Page 73 - 2018
P. 73
特 载
企业家精神,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激发 全力推进“ 美丽城区” 建设。 对“ 美丽城
社会活力。 区”建设继续保持投入强度,力争通过数年的
(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美丽 努力,使静安的综合环境面貌有显著提升。 对
静安 全区 98 条道路实施综合改造提升,系统性开展
立足区域实际、聚焦群众需求,把加强精细 背街小巷综合治理。 建设公共绿地 7 万平方
化管理提升城区品质作为全区重大战略来抓, 米、立体绿化 6 万平方米,推进楔形绿地二期、
不断提升城区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努力建设更 苏河湾中央绿地等项目建设,完成东茭泾绿地
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美丽静安。 二期建设。 推进闸北公园、永和花园改造。 落
以“绣花” 的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一轴三带”景观灯光规划实施方案,重点打
开展大数据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工作试点,推 造南京西路、南北高架、苏州河沿岸、中环高架
动形成以数据自动采集、政务数据共享、商业数 等景观灯光项目。 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
据流通为基础的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在交通、健 理,全面开展“无违建先进居村(街镇) 创建”,
康医疗、食品安全、环保、公共服务五大领域,形 确保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完成率分别达到
成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在 60%、20%。 夯实河长工作职责,巩固河道水质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方面先行先 治理成果,重点做好岸上景观建设、水质改善、
试。 强化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指挥协调 雨污水分流改造、苏州河四期治理等工作。 推
功能,打造一体化的城区综合管理指挥体系,进 进滨河两岸贯通,对走马塘、西泗塘—俞泾浦、
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加强路长制与网格化管理 彭越浦等河道实施陆域景观建设。 启动第七轮
在巡查发现、问题处置、协调督办、考核评价等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
方面的融合对接,进一步实现对区域内道路的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
有效监管。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优秀历史 划。 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
建筑“一幢一册”普查和编制。 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 加强统一指挥协
不断深化“美丽家园”建设。 按照“一小区 调,严把安全关、质量关和管理关,全力配合推
一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标准、细化内容,构 进市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北横通道(静安段)、
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年内实施直管公房全 地铁 14 号线三站点、南北通道二期( 中山北
项目修缮 6 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 路—中兴路) 等项目建设。 推进昌平路桥建
100 万平方米、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 70 万平方 设,实现昌平路与东西通道的对接。 加快区域
米、雨污水分流改造 30 万平方米。 稳步推进旧 道路桥梁建设,着力推进区内断头道路打通。
住房成套改造,启动谈家桥 121 弄、155 弄、157 完成场中路(东段)等 7 条市政道路项目建设,
弄和彭三小区(五期) 等项目。 支持社区结合 启动康宁路(走马塘—汶水路) 等 5 条市政道
自身实际开展微更新、微改造,做好群众身边的 路项目建设。 实施道路大中修及缓拥堵工程等
小事、实事。 完善“美丽家园”建设成果长效化 38 项。
管理机制,进一步实现从建设到管理到自治的 确保城区安全有序运行。 严格落实安全生
转变以及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的转变。 深化 产工作职责,继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
物业一体化管理,开展物业管理达标测评和满 治理,推进“5+2”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事故
意度测评,提升物业应急处突处置速度和力度。 隐患源头预防管控。 提高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