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18
P. 72
园区产业发展核心功能区作用,推进上海—亚 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人力资源产业链,打造
马逊 AWS 联合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展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做大做强做优新业坊
示体验中心建设。 完成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 等园区,不断集聚文化创意产业优势项目。 推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顺利运营。 支持 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 产业示范基地建
企业开展技术转让、交易,鼓励企业申报和实施 设,引导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鼓励开展技
各类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 265 家、 术创新与研发应用,推进公共信息的公开和合
新增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 项。 坚 理利用,助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持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提升众创空间 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总部经济、楼
能级,鼓励众创空间加强与海外创客基地、创客 宇经济、涉外经济是静安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团队互动交流。 完善区人才激励保障相关措 与核心竞争力。 要毫不动摇发展“三大经济”,
施,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智 推动高能级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 完善招商机
力支持。 制,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传播路演,推广静安的
(三)发挥优势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提升经 服务和环境。 落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
济质量和效益 策,引导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 加强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高端化、国际 楼宇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加速高端业态导入,
化为导向进一步集聚培育重点产业,全面提升 促进楼宇功能转型升级。 提高城区开放发展水
品质和能级,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平,打造高水准的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商务商业
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坚持发展辐射 功能。 全年计划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 家,
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落 亿元楼总量保持稳定。
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五大重点产业培育扶持 营造良好投资营商环境。 制定落实静安区
力度。 加快推进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打 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主动对接、先行先试,
响“上海购物” 品牌。 做好商圈品牌调整和能 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
级提升,推进大融城项目开业和兴业太古汇、丰 境。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夯实服务企业责任,注
盛里等项目品牌引进。 鼓励技术、服务和商业 重倾听和回应企业需求,摸清企业的“难点”
模式创新,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能级,推动老字号 “痛点”和“堵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标
商业品牌创新升级。 强化商旅文联动,举办一 准化服务流程,加强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的信息
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活动,全力推进市级 数据互通共享,突出精准、精细服务。 推进企业
“艺术商圈” 项目落地。 持续做好优质知名持 走访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加大解决问题的督查
牌金融机构引进工作,稳步推进证券、期货等优 督办力度。 强化服务企业队伍建设,提高管理
势金融行业发展,大力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创投 能力、办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不断丰富服
基金等新兴金融发展,鼓励信息安全、数据分析 务企业内涵,做好交通、就餐等公共服务。 持续
等金融后台服务发展。 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切 推动白领驿家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凝聚、服务白
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注重发挥专业服务在决 领的作用。 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
策咨询、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中的支撑和配套作 入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依托中小企
用,推动专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深 业服务联盟开展特色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入推进中国(上海)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 助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弘扬优秀
18 2018 静安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