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4 - 2021静安年鉴
P. 494
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 2 人,入选教 学校已经与 36 个国家和地区,151 个高校和机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东方学者 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年内,二工大成立新
特聘教授 2 人,浦江计划入选者 3 人,曙光学者 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各条线工作专班,
4 人,上海高校教学名师 4 人。 人才培养覆盖 建立疫情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先后制
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 6 个 订“一策、两案、十制” 等管理文件。 调整优化
学科门类、24 个专业类别。 学校有 2 个专业硕 教育教学安排、确保在线教育质量,针对 1800
士研究生学位点(资源与环境服务行业特需项 多门次课程设计“一课一案”,研究并制订就业
目、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46 个本科专业、21 工作方案;以 60 周年校庆为契机,通过校庆宣
个高职专业。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 传片、校史馆改造、校庆画册、校史整理编写等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为载体,深入挖掘二工大 60 年来的办学传统、
培养计划专业 2 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 精神文化,凝聚广大校友和师生力量。 9 月 28
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上 日,举办以“传承、融合、创新” 为主题建校 60
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10 个,上海市 周年系列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市政府
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8 个,上海高校全英语 副秘书长虞丽娟出席并在系列活动之一“未来
规划专业备案项目 2 个。 学校有中本贯通专业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论坛上讲话。
4 个,中高贯通专业 6 个,高本贯通专业 1 个。 4 月,上海市学位办印发通知,确认学校正式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申请被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 学校 1 个学 位授予权。 6 月,学校与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
科参与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建设,1 个学科承 签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加强校所双方
担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建设,获批上海市高校 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
一流学科建设 B 类(培育)1 个,第五期上海教 才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共建合作。 10 月,完成
委重点学科建设 3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 1 新一轮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资源与环境、材料
个。 “十三五” 规划期间建设校级重点学科 5 与化工、国际商务、艺术、翻译等 5 个专业学位
个、培育学科 11 个。 学科建设对硕士培育点的 点通过公示。 7 月 28 日,副市长陈群到校视察
支撑覆盖率 100%,对本科专业类别的支撑覆 并宣布学校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正式开工。 二
盖率 100%。 承担国家“863”项目 2 项,国家重 工大确定“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硕士
点研发计划项目 10 项(其中 7 项参与),国家自 研究生教育,做精国际化高职教育,构建高水平
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学校发展路线图。 坚
项目 81 项(其中 10 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 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走产教融合的特色发
学基金项目 6 项。 100 万元及以上企业横向项 展之路,以重点领域突破提升,带动学校整体发
目 33 项(2009 年以来)。 2020 年,学校作为第 展。 学校“十四五”规划分为 1+8+N 的三段式
一单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上海市 分层结构,即 1 个主规划、8 个专项规划、N 个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 二级教学科研单位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人
奖 1 项。 拥有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1 个,上海 才培养、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 联合共建工信部重点 教育对外开放、校园基本建设、信息化、校园文
实验室 1 个,联合共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1 个。 化建设等方面。
444 静安年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