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2 - 2021静安年鉴
P. 462
环境建设、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等领域共 61 个 区”通过复查评审。 全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
项目任务。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至年底,全 能耗逐年下降,提前完成市下达目标。 (吴滨)
面稳定消除河道黑臭及丧失使用功能(劣于 V
类)的水体,6 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全部 【空气污染防治】 年内,制订《静安区 2020 年
达标。 2020 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 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梳理并全面完
比 2017 年上升 8.5 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 成 42 项重点任务。 推进生活源治理,结合“绿
平均浓度下降 18.4%,均达到计划指标要求。 盾通”手机应用软件(APP) 试点运用,与街镇
[注:2019 年起,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执行《环境空 共同推进餐饮闭环管理,完成餐饮专项执法
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修改单,2017 年环 57 家次,现场巡查 650 余家( 次)。 落实源头
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修正为 80.8%,细 减排,组织 30 余家企业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
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修正为每立方米 38 微 清单编制工作;启动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攻
克。]城区生态品质切实改善。 聚焦补短板强弱 坚治理,完成 5 家企业综合治理“ 一厂一方案
项,围绕“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有力有序推 (2.0 版)” 编制和技术评估工作;完成秋冬季
进“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城区人居环境 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制订秋冬季分级管控名录
品质显著改善,环境面貌“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 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每月和交警支
变化”,至年底绿化覆盖率达 24.63%;生活垃圾 队开展联合执法,深化移动源和非道路移动机
分类 减 量 基 本 实 现 全 覆 盖, 无 害 化 处 理 率 械管理。 深化扬尘污染防治,会同区建设管理
100%。 成立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区 委、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工地扬尘联合执法,每
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生 月对全区近 60 家工地进行现场巡查管理,对
态环境保护统筹协同能级能力不断提升。 修订 1 家工地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情况依法查处。
完善《静安区生态文明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梳 推进油品质量管理,开展黑加油点和油品质量
理明晰各部门职责,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核导 专项执法,推进完成 16 家加油站尾气回收装
向。 制订《静安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置在线监测安装和联网。 (吴滨)
实施方案》,启动处理全区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
偿案件。 以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枢纽, 【水污染防治】 年内,研究制订《静安区水污
建立健全城区精细化管理机制,城市运行精细 染防治行动计划 2020 年工作方案》 和项目清
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运用科技成果助力治污 单,完善协调联络机制,推进完成 22 个重点项
攻坚,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在扬尘、餐饮油烟、 目。 加强对河道地面及河面巡查跟踪管理,监
河流水质等方面强化智能监测,实现精准溯源、 测数据每周分析研判,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开
精细管控。 聚焦“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着力提 展河道现场巡查 268 次,出具水质监测周报 51
升功能区绿色生态品质。 南京西路集聚带高端 次,协调处置在线监测黑臭预警 110 次。 推进
商务商业形象和地位突出,绿色节能成效显著, 完成防汛泵站污染物排放监管能力提升项目,
兴业太古汇获评商务部 2019 年“绿色商场”。 开展部分泵站现场踏勘和水质模型研究,建成
苏州河两岸努力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推动绿色 24 座泵站基础数据库。 开展工业园区污水处
低碳发展实施意见。 中环两翼加快转型升级,市 理设施专项整治。 配合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环
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中央水资金项
412 静安年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