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假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镇)、教育系统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寒假中积极参与各类实践体验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一个安全、快乐、健康、有益的寒假。现将2020年静安区未成年人寒假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实践体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各单位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中体验感悟,修身养德,提升综合素养。
持续推进“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各街镇、各学校要持续深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巡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革命纪念设施,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好“上海六千年”之旅实践活动,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结合区内99处重要革命遗址组织开展“领巾心向党,小小追梦人”——2020红色印迹寻访活动,引导学生在行走中知上海文化根基、育爱国主义情怀、问模范公民之道、铸理想信念之魂。区校外联办要加强对区域内资源的统筹和运行,充分挖掘利用好市、区各个场馆、基地等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积极为中小学生提供社会考察、职业体验和社区服务的内容、项目及岗位。要利用好《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版图》、《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护照(家庭版)》,引导中小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社团活动、亲子游等形式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开展各类研学旅行、社会调查、爱心公益、文明礼仪、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主题鲜明的假期活动;充分利用已认定市、区两级志愿服务岗位(项目),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把学雷锋和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区教育局、各街道(镇)要充分发挥区域内中职校开放实训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劳动技能大比拼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深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单位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营造热烈、温馨、祥和的节日气氛,引导未成年人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节日小报、讲故事等活动,了解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中国年文化,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引导未成年人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组织开展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感受道德的力量,从小树立“学好人 做好事”的价值导向。要深入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孤寡老人等送上新年真挚的关心和祝福,自觉承担中华孝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引导未成年人观看“超级家长会”栏目特别节目《我和梦想面对面——上海荧屏冬令营》,开展“走进名著”亲子阅读活动,增加亲子互动。要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节俭习惯的培养,指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压岁钱,倡导理性、文明、健康的消费观。
二、以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为导向,加强科学指导,促进未成年人阳光快乐成长
寒假生活是中小学生调节身心,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的有利时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加强指导, 帮助未成年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加强寒假生活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要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家访,设计寒假作业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指导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要联合家长共同指导未成年人制定好个人寒假学习生活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劳动、锻炼、休息和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要积极提倡未成年人开展家庭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增强身体素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开展家庭亲子劳动,使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的家校合力。要引导家长科学对待课外辅导,克服从众心态,不攀比报班,不额外给学生加压,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高效的学习习惯。要对未成年人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和远离网络有害身心发展的内容。
加强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各学校要做好未成年人假期健康和安全的教育宣传工作,放假前集中进行一次健康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及技能,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六大安全”意识和能力,即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娱乐安全、旅行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依托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尤其要关注考试后、开学前学生的心理变化。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建立完善假期值班制,及时认真做好家长、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各单位要形成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安全防范工作体系,开展安全检查整治工作,制定安全预案,杜绝安全隐患,做好值守应急工作,严防各类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三、以强化协同育人为保障,整合各方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单位要成立寒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学校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保障”的工作机制,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为原则,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合力,强化寒假活动的实效性。各成员单位以及各学校在寒假期间要上报1-2则寒假活动简讯至假期工作办公室(地址:胶州路15号A204,邮编:200040,电话:62532272,Email:jajqbgs@163.com)。各学校要及时做好寒假工作小结,并于2月21日(周五)前以电子稿和打印稿形式报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和田路195号219室,邮箱jingandaketang@126.com)。
学校要扎实细致地开展好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特别是大病重病孩子、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寒假生活,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寒假,温馨的新年。有住宿的学校,要安排好留校师生特别是内地民族班学生留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确保伙食供应、供水供电供暖等基本生活设施正常,解决假期留校师生的后顾之忧。区文明办、教育局、校外联办要主动协调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社区学生实践指导站、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街镇企业、社区学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学校少年宫等资源,开设一批“爱心看护点”,并做到“五个有”,即有时段、有地点、有人员、有活动、有保障,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实际需求。寒假期间,严禁学校上新课或进行大面积补课,严禁延迟放假或提前开学。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要设立并公开监督电话、电子信箱等,主动接受公众、家长和媒体的监督,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减轻未成年人的学业负担。
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安全防范工作体系,重点加强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游艺娱乐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规范未成年人娱乐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校园安全责任人制度、假期值班制度。开展安全检查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无火灾、盗窃、治安事件等责任事故发生。遇到重大问题和紧急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在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要事先制定安全预案,杜绝安全隐患,严防各类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寒假中,学校可结合学校实情安排2次返校,返校时间及返校活动内容自定。
静安区青少年学生假期工作领导小组
静安区教育局
2020年1月6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