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5 - 2021静安年鉴
P. 505
二十三、卫生和健康
约式医养结合模式。 做好长护险服务工作,促 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 4 月正式获批并投入
进长护险制度规范发展。 强化家庭医生为老服 运行,成 为 全 市 首 家 实 体 社 区 互 联 网 医 院。
务工作,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 “后疫情时代社区互联网医院建设” 获评创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区卫生健康委以 服务与管理模式优秀案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引导,以深化区 年底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 推动互联网医院
域医联体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深化 “云药房” 系统,承接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实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 现线上处方前置审核,为慢性病长期用药病人
效初显。 2020 年静安区获“国家级公立医院综 提供线上续方配药。
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荣誉。 社区卫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区卫生健康
生服务综合改革稳健有序。 彭浦新村社区卫生 委调整标化工作量的标化值,引入质量结果系
服务中心、南京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临汾 数,完善薪酬制度。 加强与区域性医疗中心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首批“全国百强社区卫 工协作,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加大对签约居民资
生服务中心”。 “十三五” 规划期间,各项任务 源支持力度。 以“上海健康云” 和“健康静安”
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为载体,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
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区卫生健康 索符合静安区特色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
委推进闸中心和精卫中心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 制度、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 促进家庭医生
度市级试点。 聚焦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服务模式转变,改善群众签约服务感受。 推进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医院议事决策制度, 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年底,全区所有社区卫生
理顺医院改革与发展运行机制,推进医院管理 服务中心均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全区 15 家社
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管 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完成家庭医生“1+1+1”签约
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 352439 人, 签 约 率 35. 70%; 重 点 人 群 签 约
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医疗费用监测,医药费用 227226 人,签约率 58.55%;开具“ 延伸处方”
增长控制在 8%以内。 78085 张,处方金额 1927.336 万千元。 签约居
强化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 区卫生健康委 民在“1 + 1 + 1” 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
按照上海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比照三 64.34%,签约居民在签约社区就诊占 42.90%,
级医院临床诊治能力建设要求,从学科发展规 签约居民社区就诊依从性 73.6%。
划、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更新、科研教学专项投入 加强疾病预防体系建设。 区卫生健康委推
等方面,打造静安区区域性医疗中心。 静安区 进区域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制订《静安区加
中心医院作为静安区区域性医疗中心首批建设 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单位,晋级三级乙等医院。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 及硬件建设、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 3 个配套文
院和市北医院对照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标 件。 拓宽传染病监测。 加强流感样病例(ILI)、
准及新一轮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审工作标准,加 腹泻病综合、发热伴皮疹、出血等症候群监测。
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成胸痛中心建设评估, 持续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全年无甲类传染病
并纳入第二批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和考 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 9 种 1009 例,每 10 万人
评认定。 发病率为 95.39。 推进免疫规划管理。 共接种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 疫苗 344130 剂 ( 次 ), 其 中 免 疫 规 划 疫 苗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