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假期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街道(镇)、教育系统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深化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了解近五年来的改革发展成就,感悟新时代美好生活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主题:弘扬城市精神 争当时代新人
二、工作重点
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立足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线,开展各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文明风尚培育,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暑假是广大未成年人放松身心,充实自我的重要时段,是开展校外教育的有利时机,要按照线上云游为主,线下小型多样、增进亲子关系,社区实践友好、活动空间安全的原则,更加注重协同育人,活动育人。要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毫不懈怠巩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成果,切实保障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让广大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平安、充实的假期。
1.云访红色印迹,厚植家国情怀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抗疫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设计开展适合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的线上“四史”教育体验活动,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云游”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场馆,通过“云”宣讲、“云”寻访、“云”集结等途径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组织开展“云行走在校园的角落”2022静安区青少年学生美丽校园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对校园的了解,增强主人翁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红色建筑”2022静安区青少年学生绘画征集活动,用画笔绘制身边的红色建筑,传递红色的城市文脉;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百年辅德里 奋进新时代”——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和首部党章诞生100周年系列活动通知》精神,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少年强则国强”的重要内涵,激发广大未成年人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畅游实践乐园,体验劳动之美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倡导以线上活动、亲子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结合实际,有序参加社区、郊野公园、农场田间等区域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和生产劳动。各类科普教育基地、艺术教育基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社区创新屋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充分运用云端资源,做好线上实践活动资源的征集、开发、共享,引导未成年人在云参观、云创意、云展示、云演出等活动中增强科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继续加强劳动教育,鼓励未成年人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感悟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家教,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唱响“我是未来劳动者”的价值认同。
3.倡导健康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要充分利用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通过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校园网、微信等多种途径,加强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在认真开展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对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未成年人,要重点加强心理干预和关爱帮扶。要重点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和远离网络有害身心发展的内容。要指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劳逸结合,切实减轻未成年人的学业负担。鼓励未成年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印发《告家长书》、组织参加网上“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提示低龄学生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子女的监管,提示考生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有合理的预期,不施加过重压力。
4.加强防疫措施,提升防护意识
在暑假期间,各学校师生员工离沪要报备,原则上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离沪前应了解离沪与目的地的相关防疫要求,做好路途个人防护并严格遵守当地疫情规定。中小幼师生员工及中职校教职工开学前14天开始在沪开展自我健康管理,返沪返校师生员工严格按照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执行。各学校要特别提醒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接触和流动,尽量不参加非必要的聚会等活动,少去商场、剧院、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或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外出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或参加人群聚集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严格按照本市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检测异常要及时报告学校与社区。
三、工作要求
1.夯实责任主体,优化成长环境
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充分发挥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区青少年学生假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强化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切实加强暑期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和检查。学校要结合全员导师制,协同相关力量,全覆盖开展家访或家校沟通,对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外来务工子女等重点群体要关爱、关怀、关心。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新媒体等途径,加大对未成年人暑期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优秀活动项目的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做好资源统筹,精心服务学生
要进一步完善暑期工作监管机制,区相关部门、各街镇、各学校要不断净化、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要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在本学期结束前开展一次暑期安全专门教育,重点加强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预防溺水、交通事故、防灾防火、治安防卫等教育和专项检查,提高未成年人自救自护能力。各街道镇、社区要积极开展关心关爱工作,对家庭监护缺失、患病或家庭有重大变故学生要及时关心关爱,提供必要帮助。要对未成年人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和远离网络有害内容。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防范的力度,重点加强对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网络视听节目、网络游戏等的管理,严肃处理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沉迷网络等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3.完善协调机制,做好校外培训治理
要充分利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就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做好谋划部署工作。确保正确育人方向和价值导向,要严查隐形变异,严厉打击“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及时更新机构“黑名单”。要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要加强非学科培训监管,强化教育与行业主管部门共治,强化督导检查,加强价格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机构门卫保安管理和安全巡逻制度,严防培训机构发生学生伤害案件。开放活动的培训机构要在暑期前至少开展1次安全自查,全面整改安全隐患,维护学生健康和安全。
4.具体工作安排
各校于7月15日前报暑期工作计划表(电子稿发送至jingandaketang@126.com),并于8月30日前报暑期工作总结(2000字以内,可附图片),打印稿送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和田路195号219室),电子稿发至邮箱:jingandaketang@126.com。各单位暑期活动简讯投稿发至jajqbgs@163.com。
各中小学、活动中心、少年宫、各街镇必须建立相应的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情况及时上报制度。在活动中如发生学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于第一时间报区教育行政部门。
附件:1. 2022年静安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计划表
2. 2022年静安区未成年人暑假活动菜单
3. 2022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
静安区青少年学生假期工作领导小组
静 安 区 教 育 局
2022年6月28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