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静安工会2023年1月刊
P. 17
TREND 潮文化 · 15
文化宫内。 了一场危机,并在吴坚、李志放等人 良性循环,生生不息。在静安区工人
的推荐下,正式被吸收进“茉莉花” 文化宫的支持下,目前静安区职工民
乐团换了一根“指挥棒” 的大家庭,成为了茉莉花民乐团的第 乐团 41 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下降到了
2020 年,吴正奎因病去世,让已 一个区域分团。 35 岁,年轻人占比 60% 到 70%。
经走上正轨的民乐团出现了建团以来 李志放为静安区职工民乐团度身
的最大危机。 期待恢复排练和演出 创 作 了《 南 泥 湾 随 想》。2021 年,
在民乐团最困难的时候,静安区 作为唯一一个受到邀请的基层团队,
工人文化宫一直在为他们协调着场 李志放担纲指挥后,主要在两个 静安区职工民乐团在上交音乐厅参加
地、人员和经费,成为乐团最坚强的 方面发力。 “茉香国风”专场音乐会,演出的就
支撑。在静安区工人文化宫的联系下, 其一,是鼓励。“我们是业余团队, 是这一作品。上海市总工会原定于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民乐团和静 是群众文艺的代表,错了一个音,有 2022 年 12 月 28 日在邮电俱乐部举行
安区职工民乐团开展了深度合作。茉 什么关系,如果太严厉,职工会担惊 新年音乐会,这次把静安区职工民乐
莉花艺术团总监吴坚多次到静安区工 受怕,反而会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积 团的《浦江行》选了进去,作为代表
人文化宫的排练厅做指导,一起到场 极性。”在李志放的鼓励下,成员们 上海市级水准的 5 个职工民乐作品之
的还有茉莉花民乐团的团长李志放, 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调动。一 一。不过,受疫情影响,新年音乐会
在排练中,他拿起了指挥棒。 位名叫秦闻佳的成员日前自费 4 万元 被推迟了。
因为此前经常合作演出,大家熟 购买了一个琵琶,秦闻佳对李志放说, “职工朋友们肯定会在现场听到
悉并敬重李志放。李志放也接受了静 这是她业余时间为出版社做翻译的劳 《浦江行》的,”李志放说,静安区
安区工人文化宫的邀请,成为了民乐 务费,正好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工人文化宫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疫
团新的“指挥棒”。 其二,是年轻化。李志放为自己 情过去后,正常演出恢复,民乐团的
李志放曾是一名工会主席,业余 买了假发,这样看起来可以年轻一些。 排练和演出都将恢复正常,“到时候,
时间在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民乐团 曾经有一次演出,场上平均年龄超过 我们就要到基层去,把精彩的节目送
“服役”长达 40 多年。李志放经历 60 岁,场下观众笑称这是退休职工民 到职工中去。我想,通过我们的各种
过上海职工民乐团在各区县和大型国 乐团。这成了李志放的心结,他觉得 尝试和努力,民乐团一定能够更上一
企百花齐放的辉煌,也经历过因为产 文艺团队以职工为名,就应该团结带 层楼。”
业结构调整,叠加市政动迁因素,职 领更多的年轻职工来参与,这样才能 (徐进)
工大量流失,民乐团名存实亡的遗憾。
多年的经验,让李志放找到了“经
营”业余团队的办法:不仅要找到合
适的曲目,更要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大家都是业余时间来演出的,完全是
出于兴趣爱好,那么,就要花点心思,
把兴趣爱好保护好、维持好。此外,
指挥和乐团之间有一个互相适应的过
程,才能形成鱼水相融的默契,李志
放并不急于创作新的作品,而是找几
位核心团员聊聊天,增进友谊。
就这样,静安区职工民乐团避免 民乐团为职工带来喜闻乐见的作品
࣡ν۽߶ ୍ ᄅ़ JOEE
࣡ν۽߶ ୍ ᄅ़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