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印刷稿 静安工会2022年4月5月
P. 17
SPECIAL 特稿 · 15
和安远路的 7 天酒店。到万荣绿地的 舱医院是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 的建设和运维非常重视,在距离纺
时候,因为人员激增,酒店无法安排, 在负责医治工作。区里有关方面决定 控大楼 100 多米的江场西路 248 号
党员同志带头住在集装箱板房里。5 每两周轮换一次,等静中心的同志们 设置了方舱医院临时指挥部,静安
月 12 日,是国际护士节,临时党支 顶不住的时候,由闸北中心医院的医 区档案局局长、党史研究室主任林
部组织隔离点的护士们举办了一场联 护团队接力。刘炳祥副院长是传染病 捷成为纺控大楼方舱医院的驻点干
欢活动。有一次,一位密接者因为发 专业的专家,林宏是闸北区中心医院 部、临时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林捷是
烧,晚上 11 点半被 120 送去上海中医 质控办主任,做过呼吸科医生,也算 医学专业科班出身,多年前当过普外
医院急诊。第二天凌晨 1 点多,密接 是专业对口,医院方明确由他们带队, 科开刀医生,后来当过静安区老年医
者确诊没有问题,当他要返回隔离点 负责方舱运行。 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具有丰富的
时,却找不到一辆汽车。临时党支部 到了 4 月 1 日晚上 7 点,闸北中 医疗管理经验和老年人护理经验。得
紧急动员,最后从区里找到一辆转运 心医院接到新的通知,要求马上接手 知 9 日零点有 500 多位阳性患者要
车辆,把密接者送回了隔离点。有好 位于江场西路 200 号的纺控大楼方舱 进舱,其中 50 % 以上还是老年患者,
几次,要为半夜转运来的密接者做核 医院的医治工作。真是计划赶不上变 许多患者已经在大巴车上待了几个
酸检测,都是党员起来工作。 化。当天晚上,刘炳祥决定和林宏一 小时,情绪比较激动。林捷和林宏商
从5 月3 日 开 舱, 到6 月16 日 起去现场打探一番。一同前去的还有 量,拟定了“快速识别、快速入住”
最后一个密接者出舱,万荣绿地隔离 区卫监的张文红同志。 的原则。先是组织医护人员上车询问
点一共收治密接者 2485 人,其中转 当时,整个纺控大楼就像一个大 患者情况,然后把一张信息登记卡
阳的 421 人,年龄最大的 86 岁,年 工地,已经有一些建筑工人按照方舱 交给患者,并迅速安排年纪大的、
龄最小的 2 岁。在这些密接者中,也 医院的标准在施工。令林宏感到惊诧 有基础性疾病的住四楼五楼,这些
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有一位尼泊尔的 的是,整栋大楼尚未交付使用,没有 楼层距离医护工作站较近。男性患
密接者,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要求 正式开通煤气和供水,“这能行吗? 者住单层,女性患者住双层,避免
提供特殊的用餐;还有一些回族人, 来得及吗?”林宏悄悄地问施工人员。 不必要的尴尬。每个楼层保留 3 间
也需要清真餐;还有 2 岁的婴儿, 林宏不知道,作为施工方的静安 房间,为一些特殊家庭提供家庭房、
急需奶粉;有来了不肯下车进舱的, 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第 亲子房。第二天,再安排人员去房间
也有隔离时间到了不肯走的;也有 一次建设方舱医院,对方舱医院如何 收取房卡,详细登记患者的信息,这
全家大人阳小孩健康涉及的看护和 建设完全没有概念,从那天开始,刘 样避免了患者因为登录信息而造成
转运等等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被 炳祥和林宏天天跑现场,和施工人员 的长时间等待。尽管大家已经作了周
张文杰和他的同事们一一化解。张文 协调各种细节,包括医生工作台和护 密的安排,但整个入住时间还是花
杰说:“有些决策是有风险的,但从 士工作台的设置,清洁区原来在地下 费了近 6 个小时。林宏觉得,方舱
人性出发,我们把所有风险承担了下 车库,后来改到大楼背后的建筑工棚 医院管理难度真的很大,对自己是
来。” 等等。 一个全新的挑战。林捷说,第一天,
4 月 8 日晚上 10 点,纺控大楼方 林宏和吴瑞珅都哭了,她们的压力
闸北中心医院: 舱医院交付使用。林宏带领的 35 名 太大了。
精兵强将进方舱 医护团队正式进驻,其中带队的护士 林宏带到纺控大楼方舱医院的 35
长吴瑞珅,曾经在 2020 年援鄂,在 名医护工作者,有 7 名共产党员。林
4 月 1 日,刘炳祥和林宏接到指令,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 ICU 病房工作过, 宏把他们召集起来,成立了医疗队的
要在两个星期后接手位于汶水路静安 是一个抗疫老兵。 临时党支部。她自己被选为临时党支
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当时,这个方 静安区委、区政府对方舱医院 部书记。这样,整个纺控大楼方舱医
࣡ν۽߶ ୍ ᄅ़ JOEE
࣡ν۽߶ ୍ ᄅ़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