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历史信息转化主动公开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26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俞亮鑫、李珺、潘向黎、马红雯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开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陕西北路(新闸路—巨鹿路段),旧称“西摩路”,建成于1914年,全长1000米,路幅宽9.2米。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四至范围为西起西康路,东至江宁路、茂名北路,北抵新闸路,南到巨鹿路,面积为63.3公顷,其间共有里弄近20处,户籍人口1万人,名人旧居、经典建筑、革命遗迹等文化景观21处。2013年,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工作开展伊始,区委书记安路生前往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进行调研,并在新静安区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将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服务升级开放列为重要的文化项目加以推进。在收到你们提案的第一时间,安路生书记即批示“此件建议组成专门班子强力推进,年内要见效”。为此静安区拟建立“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性开发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由文化、规划、房管等多部门协同推进,提出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将其列为2016年静安区政府重点工作分步实施。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针对提案中“加大陕西北路历史文化景点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营造整体历史文化氛围”建议的答复
一是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寻求专业指导。市文物局、市规土局均表示拟将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列入市级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十三五”工作规划中,从市级部门层面推动以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平台的城市更新项目。二是与相关学校合作开展名街历史拓展课程。七一中学(崇德女中旧址)、民立中学、市西中学等将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人文故事与学校教学计划相结合,自2016年3月起通过名街探访巡游、知识问答、课题调研、弄堂游戏体验等活动增强名街的文化影响力,特别是七一中学与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合作在双休日开展弄堂文化体验活动,打开校门让市民边参观、边做游戏,感受名街的文化魅力。三是与上海社科院等机构合作,年内计划编辑出版《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图录》、《陕西北路人文历史故事连环画》等,以此来深入宣传、传承新静安独有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
(二)针对提案中“对21处历史遗址进行全面盘点和清理,积极转变功能,实行有条件地逐步对外开放并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建议的答复
由于陕西北路上的各历史建筑多为市属单位企业办公或居民居住,产权情况复杂,我区在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的工作中困难重重,但我们还是以最大的耐心和信心来积极协调这一工作。一是寻求重点区域突破,形成示范效应。对陕西北路上的历史建筑进行资源梳理,通过区属资源“区属单位带头开放、率先整合”、市属资源“市属单位合作开放、共同开发”、其他社会资源“购租并举、业态升级”等多种模式,实现陕西北路保护性开发开放的新突破。二是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国际旅游节、黄金周及节假日等节点,积极协调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上的宋家老宅、西摩会堂、何东公馆、七一中学、太平花园、怀恩堂、马勒别墅等重点历史建筑,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有组织的对市民团队开放。
(三)针对提案中“建立早期共产党人在上海大学遗址这一“红色学府”的雕塑群和纪念墙”建议的答复
结合建党95周年开展纪念宣传活动,我们将推动陕西北路上的上海大学遗址与市六十中学(原闸北青云路)上海大学红色记忆主题墙进行联动,通过乘坐地铁红色巡游的方式向市民讲述“红色基因、光荣城区”的主题故事。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