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闸房管发[2015]2号 签发人:陈必华
关于印发《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科室、部门:
现将《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科室、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二○一五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总结 安排 通知
抄报: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政府办公室
抄送:区建设交通委
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办公室 2015年3月16日印发
(共印38份)
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一、二○一四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我局坚持牢牢把握“两聚焦三确保”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保障房建设筹措供应有序开展
廉租房“应保尽保”。廉租租金配租新增受益家庭715户,累计配租8161户,累计发放资金2.76亿元。完成廉租住房复核家庭的审核工作。公租房加大建设供应力度。新增建设筹措公租房251套,竣工937套、可供应842套。市筹公租房项目累计发放资格确认书590户;区筹公租房已入住185户。征收安置房加快建设。桥东二期、339街坊北上海8号地块、321凯林特地块一期等项目竣工交付,可提供房源5170套。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供应平稳开展。2013年共有产权保障房受理供应已完成;2014年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工作启动,共受理2760户。各类保障房受理、供应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供后管理得到加强。
(二)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发展
继续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房产调控政策。定期制作各类报表,保持对市场运行的动态分析。加强预销售业务指导,及时掌握销售情况,规范销售行为。全年商品房登记销售18.75万平方米,登记金额68.56亿元。存量房买卖登记57.28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18.08亿元。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的管理,对本区120家开发企业资质和在我区备案的122家经纪机构进行“诚信”检查。加强房屋租赁管理,建立区、街镇、小区三级工作网络,通过宣传、调查取证、劝诫、督促自行整改、强制拆除代为整改、按照规定程序处罚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群租”整治,共整治“群租”1585户,拆除违规分隔7054间,遣散“群租”人员12763人次。
(三)旧区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房屋征收(拆迁)基地联系走访制度”、“征收补偿决定工作费用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完善审理标准,形成《提高征收补偿决定(行政裁决)材料审理质量指导手册》。加强信息化建设,启用了“闸北区房屋征收补偿决策管理系统”。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司法裁定等机制破解共有产权矛盾等旧改群众工作难题,285街坊兴隆村成为闸北首个“零强迁”基地。积极探索基地收尾机制,青-12(二期)第二轮征询签约率首日突破81%,一个月完成97.5%,提前生效,刷新全市签约记录。旧区改造年度目标提前半年完成。中粮新兰(二期)、星火电影院、苏河湾2、4、6街坊等7个基地收尾,银邦、青-12(二期)、大统等历史遗留地块重启并签约生效,累计受益居民4381户。
(四)旧住房修缮改造全面推进
努力推进彭三小区四期(西块)、共和新路710弄等成套改造项目;初步梳理未来三年内的成套改造项目安排,制定了成套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探索研究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改造办法。完成30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6.5万平方米旧里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和86个小区“清洁家园”硬件设施改造。成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制定实施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老旧住房安全排查,发现疑似危房房屋9处6769平方米,严重损坏房屋21万平方米,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督促产权人(单位)落实修缮责任。配合市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做好会审公廨、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新泰仓库、上海总商会等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案制定和评估工作。
(五)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改进
开展加强和改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座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和分析了当前我区住宅物业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借鉴参考外省市和兄弟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小区综合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监管制度建设、加强业主大会/业委会规范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的对策措施,初步形成了“1+6”的调研成果。组织推进“宜居工程”,加强业委会建设,总结三个试点街道工作,初步形成“1+3+1”社区物业综合管理模式,并逐步在全区各街镇推广。开展住宅小区创卫工作顽症整治,并逐步纳入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旧公房物业服务“补贴、奖励”和小区经理绩效考核,加强行业监管。
(六)住宅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加快新建住宅建设,全年新开工18.26万平方米,竣工61.62万平方米,住宅品质创建有序推进。推进住宅配套道路建设,泽州路、粤秀路、育婴堂路、京江路等区重点工程竣工项目全面完成;区重点工程推进项目沪太支路提前竣工通车,新马路基本完成。加强配套资金管理,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749.4万元,落实市政公建投资计划资金1.1亿元,为全区公建、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推进上海滩大宁城中学等教育配套项目建设;推进彭浦十期C块二期社区菜场等项目配建,协调竣工、移交、接管工作;推进北上海8号地块社区服务助餐点、桥东二期社区配套用房等社区配套项目建设;推进市北14号地块、325地块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七)各项基础保障工作协同推进
加大信访矛盾化解力度,全年受理信访总量1786件。调委会受理咨询和调解房屋权利纠纷416件,调解成功率约85%。完成54件行政复议、48件行政诉讼的应诉和答辩工作。继续慎重、稳妥地做好私房落政矛盾化解和补偿款发放工作,发放3户家庭私房落政款,金额约390万元,发放9户家庭私房落政通知,落政房屋面积7521平方米。完成16件区人大书面意见办理、26件区政协提案办理,完成37件区人大对区级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回头看”和“跟踪办理”(2012-2014年),落实33件党代表联系社区意见建议和5件党代表团组提议。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和日常管理。完成局门户网站迁移工作,进一步推进OA系统建设。整体规划全局信息化建设,做好全局网络及计算机日常维护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核查。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79件,办结率100%。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处置工作并及时更新知识库,累计承办区级转办工单1499件、市级督办单1317件、回访复核单24件,按期办结率100%。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住宅小区安全监管和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日常监管。开展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编制研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房管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一是经济下行,房地产业进入阶段性调整,保增长压力较大。二是民生保障任务繁重,改善居住条件、养老服务等需求强烈,及时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尚需提升。三是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物业综合治理创新仍需加大力度,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二○一五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1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届市委七次全会、九届区委九次全会的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服务于建设“活力闸北、平安闸北、和谐闸北”的奋斗目标和“南高中繁北产业”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两聚焦三确保”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以赴推进旧区改造,继续深化住宅小区物业综合治理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居住民生,全面加强依法行政,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开创房管工作新局面。
全年主要预期指标是:旧区改造受益居民5000户,完成5个结转基地收尾;继续推进彭三小区四期、谈家桥等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完成15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15万平方米旧公房安装楼梯扶手、40万平方米旧公房小区综合整治、5万平方米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和18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筹措和分配供应,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实施物业综合治理,完善市场运作和保障托底相结合的物业服务格局;加强新建住宅建设,协调推进市政配套道路和公建配套建设。
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一)规范推进住房保障
一是积极拓展保障房源。根据市局廉租房源下达情况,及时督促区公租房公司启动收购工作。推进廉租住房和公租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分类使用的政策实施,将已筹措的廉租房源产权归并至区公租房公司。加快推进490套廉租房源的装修,争取及时投入使用。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好保障性住房配建工作。
二是全面优化供应分配。继续做好廉租租金配租受理审核及配租。尽快完成2013年实物配租意向家庭的摇号选房等工作。认真做好2014年批次共有产权保障房两级审核、两次公示及摇号、选房、签约工作。优化保障房分配供应机制。提高公租房分配供应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分配公平、监管有力、退出有序的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加快受理审核、配售配租,提高保障房分配效率。
三是有效加强供后管理。加强共有产权保障房供后管理,加大政府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共有产权保障房转租、违规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是协调商品房项目及时上市。制定全年上市楼盘预测表,指导房产开发企业细化上市时间,合理安排上市节奏。坚持定期到施工现场了解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督促符合上市条件的楼盘及时办理预售手续,确保市场供应。
二是加强市场运行分析。继续保持与兄弟部门定期对表联系、沟通的制度,每月制作预售许可发放情况表、可售情况表、在售楼盘销售情况表、上市楼盘预测情况表和月报、季报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三是强化销售监管和服务。对即将上市预售的楼盘,进行销售前的政策和业务指导,规范商品房预销售行为。在新开楼盘开盘当天,派专员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和指导开发企业做好现场销售秩序的维稳工作。继续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诚信”检查,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的年检及日常管理。加强与市房管局的联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状况,确保我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稳定。
(三)全力以赴推进旧改征收
一是加快结转基地收尾。进一步加大收尾基地的补偿决定及行政裁决推进力度,在2014年基本完成晋元基地补偿决定及民德基地行政裁决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2015年上半年5街坊和青-12基地全部受理进入行政裁决阶段。完成晋元、大统、银邦等5个结转基地收尾。
二是做好新启动征收基地前期工作。做好安康苑签约启动工作,做好华兴新城、蕃瓜弄等地块启动征收决定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中兴城地块拆迁转征收的前期工作,并做好启动征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半年准备启动中兴城四期、宝丰苑等基地。
三是加强征收(动迁)队伍建设。适时配齐配强房屋征收中心,加强征收工作人员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细化基地联系走访制度,完善信息管控系统。加强对征收事务所(动迁公司)、征收(拆迁)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
(四)加快实施旧住房修缮改造
一是加大旧住房修缮改造力度。完成15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15万平方米旧公房安装楼梯扶手、40万平方米旧公房综合整治。完成18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配合实施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改造。
二是推进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整改。健全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工作制度,按照2015年、2016年底前分别完成危险房屋和严重损坏房屋处置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安全隐患处置整改。2015年计划完成5万平方米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处置。
三是强力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研究制定我区“拆除重建”改造操作办法。推进成套改造未来三年计划的项目,落实改造方案及居民一对一安置方案,成熟一个启动一个。重点推进彭三小区(四期)、谈家桥等5个项目。继续落实彭三小区24号楼、彭三小区三期的竣工备案与面积测绘,尽快落实使用与住户的办证工作,并与公租房公司沟通,协商增量房作为公租房的相关事宜。
四是做好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做好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日常巡查工作。督促各产权单位重视建筑特色部位的保护和修缮,对细节问题进行工艺论证,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同时规范使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
(五)强化住宅小区物业综合治理创新
一是实施“三类特定小区物业综合治理”。重点围绕44个未实施物业一体化管理的小区、44个物业管理水平一般的商品房小区以及44%的物业水平较差的售后房、公房小区,启动实施物业综合治理,力争实现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物业一体化管理全覆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有明显改观。
二是健全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体系。全面推广临汾街道创立“1+3+1”新模式,全面构建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的“1+5+X”新平台,全面深化“三会一代理”新机制,完善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体系。理顺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提升小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三是提升物业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完善市场运作和保障托底相结合的物业服务格局。推动重点物业企业提升规范化水平,引导凯兴等小型物业企业联合、重组、并购,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旧公房达标考核力度,继续推进旧公房物业服务“补贴、奖励”和小区经理绩效考核,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全面履职。巩固创卫成果,积极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加强小区环境整治。做好区域内应急维修工作,解决居民关心的急难愁问题。
(六)继续落实住宅配套建设
一是加强住宅建设开竣工管理。新开工5个项目,约3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25万平方米,并做好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努力完成全装修比例60%的目标。在新增土地出让住宅项目中,实现配装式住宅比例达到50%。推进“四高小区”和住宅性能认定,提升新建住宅质量。
二是加强市政配套道路建设管理。推进山西北路、七浦路、文安路、天通庵路等5条道路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开工。完成新马路建设并移交。启动长安西地块配套道路(长安路、长安西路、光复路)、绿洲雅宾利配套道路(中华新路)立项,推进前期工作。完成虬江路、交通路、沪太支路南段、高平路、平型关路等单项道路配套建设。
三是加强公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抓好住宅建设教育配套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经费落实;加强菜场、社区配套等项目的建设管理,积极推进三泉路菜场和闻喜华庭配套菜场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管理,做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认定及移交接管。
(七)努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创新基层信访工作方法,提高信访工作效能。组织信访实务培训和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职工的信访处理能力。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行政执法专项培训,推行阳光执法工作。做好房屋权利和物业纠纷调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应诉答辩等工作。继续做好私房落政工作。加强档案日常安全管理,开展共有产权保障房档案的组卷扫描。初步完成OA系统一期建设和物业管理系统建设。继续做好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采购报废等管理工作。及时受理并处置“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的房管服务诉求,做好知识库的维护和更新。加快建立健全各方面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以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和建筑工地安全为重点,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聚焦市、区“十三五”规划总要求和总目标, 进一步深化各业务领域专项研究,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