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专题> 原闸北信息公开> 规划计划> 专项规划

北站街道实施《闸北区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方案

成文日期:2015-07-23文号:  索取号:GD5203000-2015-001发布机构:北站街道载体类型: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来源:  发稿时间:2015-07-23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收藏】 【字号: 【我要打印】

“十二五”时期,北站街道作为闸北区发展战略重点“南高中繁北产业”的南高核心区域之一,瞄准苏河湾高端定位,借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等三块金字招牌、财税14条新政及北站街道独有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人文渊源,发扬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彰显高端,勇做龙头的进取精神,卯足干劲,将北站街道打造成集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休闲娱乐一体的绿色生态宜居社区。

“十二五“期间,北站街道妇儿工委将一如既往整合社区力量,创建适于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推进《两个规划》实施,着力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创新服务模式,在对接多元需求中扩大影响,并在引领妇女参与社会管理中增强组织活力。

一、 实施《闸北区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妇女发展为本,坚持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确保妇女享有获得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平等机会,优化妇女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推动妇女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为构建和谐新北站而共同努力。

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上海市实施办法,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努力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努力促进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将保障就业、促进参与、提升素质、优化生活与加强维权等方面作为“十二五”期间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总体目标:以推进社区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总目标,促进妇女就业,保障劳动权益,进一步发挥妇女在闸北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加大参与力度,提升决策能力,进一步扩大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妇女的文化、科学、心理和健康素质,进一步增强妇女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妇女生活质量;保障妇女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进一步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外来女性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使她们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至2015年,使北站社区妇女的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区妇女发展平均水平。

(二)主要目标

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主要目标:

1、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街道劳动科)

2、拓展就此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大力促进失业妇女再就业。加强职业指导,鼓励和扶持妇女自主创业,进一步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中女性比重控制在40%左右,登记失业青年中女性比重有所下降。(街道劳动科、总工会、团工委、妇联、)

3、加强女性人才岗位培训,进一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使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比重保持在40%以上。(街道劳动科、妇联)

4、发挥高端领域女性的引领作用,吸纳优秀女性人才为北站经济发展服务,保持女性人员占招录人数的5 0%左右。促进高技术女性人才的培养,力争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女性的比重达到50%左右。注重女性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探索建立名师名家工作室,集聚女性拔尖人才。(街道劳动科、经济科、组织科)

5、加强女性特殊权益劳动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街道劳动科、总工会、妇联)

加大参与力度,提升决策能力,逐步扩大妇女参与决策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目标:

1、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和结构更趋合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中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比例要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区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领衔提出的议案数、书面意见数和提案数占总数的比例与女代表、女委员的比例相当。(各成员单位)

2,增强妇女参与意识,鼓励各界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培育女性社会团体,并提高团体女性负责人的比例。(街道妇联、民政科)

3、提高街道、居民区等各级决策层中女性的比例。担任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女干部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所增加,比例有所提高。(街道组织科)

4、女干部占街道干部总数不少于50%,确保女性科级领导干部占部门科级领导干部总数1/3以上,中共党员以及民主党派中女性比例稳中有升。(街道组织科)

5、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女代表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匹配(或略高于女职工所占比例)。(街道总工会)

提高妇女素质,关注妇女健康,进一步提升妇女生活质量。

主要目标:

1、依法维护妇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倡导终生教育的理念,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质。(街道文教科、妇联)

2、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积极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创造条件。(街道文教科)

3、提高妇女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关注妇女心理健康,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网络。(街道妇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保障妇女生命、健康权益,完善妇幼保健网络,推进信息化建设,规范服务管理,继续使孕产妇死亡率保持低位,控制在15/10万以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办)

保障合法权益,提高法制意识,不断完善妇女权益保护的救助网络。

主要目标:

1、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普及率,增强妇女法制意识。促进妇女在学法、用法、守法中实现自我保护。(街道司法所、妇联)

2、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侵害妇女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子女抚养、居住权等各类案件的受理。减少家庭暴力发生数,降低妇女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受理率达到100%,婚姻家庭咨询率达到100%。(街道派出所、综治办、妇联)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女性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力争达到100%;完善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妇女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制度。(街道劳动科)

4、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街道计生办)

5、迸一步加强对外来流动妇女生存、教育、健康等合法权益保护。(街道派出所、综治办、妇联、人口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积极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

主要目标:

1、加大宣传力度,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成员单位、)

2、加强文明家庭和和谐社区建设,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成员单位)

3、加强综合治理,完善法制建设,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各成员单位)

4、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各类污染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保护妇女生存发展环境。(街道市容所)

二、北站街道实施《闸北区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满足儿童发展需求为本,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不断营造儿童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探索有利于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社区儿童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儿童发展全局,切实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大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将保障儿童权益,重视儿童主体意识和参与权,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优化几童成长环境等方面作为“十二五”期间儿童发展的优先领域,促进社区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总体目标:以推进社区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为总目标,完善健康保健网络,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优化教育资源,确保儿童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保障儿童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权利;关注外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教育、权益保障,优化儿童的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社区儿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注重儿童道德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至2015年,使北站社区儿童的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区儿童发展平均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完善妇幼保健服务和监测网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使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6%,6个月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80%,1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6%,儿童龋齿充填构成比达到40%以上,15岁儿童牙周健康人数百分比≥65%。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婴儿死亡率<7‰。加强儿童传染病控制,使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8%以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办)

2、完善儿童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注重儿童生命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倡导科学的育儿理念,使新婚夫妇、孕妇、0-18岁儿童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达到90%以上,重视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街道文教科、计生办、妇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保障儿童的各项权益,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权利。

完善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儿童的各项权益,是政府和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神圣职责。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的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街道文教科、团工委、妇联、综治办)

2)关注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建立帮扶机制,为困境儿童提供助学。(各成员单位)

4、进一步优化儿童的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制环境。加大对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交通和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净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治安环境。满足儿童文化需求,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街道派出所、工商所、市容所)

2)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治办、司法所、妇联、计生办)

三、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监测评估

(一)组织实施

1、注重妇儿工委组织建设,提升承办妇女儿童事务能力

完善组织架构,配强配实妇儿工委。凡涉及妇女儿童各个主要领域的单位和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部吸纳进入班子,有效促进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

2、推行履约述职制,实施规划目标管理。

街道妇儿工委制定《北站街道实施闸北区<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规划》方案、目标任务分解表, 成员单位与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和规划要求签署目标任务书,与部门单位整体工作挂钩,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年内监测,年终述职考核。

3、整合社会资源 创新工作载体建设。

积极发挥北站社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北站汇英女性沙龙、北站莲馨姐妹之家等载体,通过营造资源共享环境,引领文明共建,和谐发展。

(二)保障措施

1、队伍建设。街道妇儿工委办公室除办公室主任外,拟配备1名专(兼)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

2、经费保障。街道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将本规划实施所需的经费纳入年度街道财政预算。并根据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按社区区儿童人均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社区妇女人均不低于2.50元的标准,专款专用。街道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经费,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财政支出政策,由各街道办事处参照区级标准列支,实行专款专用。

3、激励机制。每五年表彰、奖励对本规划实施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儿童发展理论的科研成果,通过评选表彰,倡导为妇女儿童发展办实事。

(三)监测评估

1、建立评估体系,发挥社会各界对本规划实施状况的评议监督作用。

2、加强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评估、反馈和交流工作,准确反映儿童发展的状况和变化,为预测发展趋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如期达标。

3、引进市民监测督导机制,聘请市民监测督导员,参与与妇女儿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的日常监测,建立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反馈,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4、完善年中分析制度。建立健全委员会议定期研究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规划实施中重难点指标的分析,开展调查研究,立足社区实际,研究瓶颈,寻找对策,协同攻关,力求破解难点。

5、建立自查、自评制度,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统计评估机制。

四、实事项目

1、借力社区人才资源,建“杨国胜心理咨询工作室”;构建社区心理健康干预网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儿童自我心理疏导和抗挫能力,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调适能力,促家庭和谐。(街道妇联、司法所)

2、借力社会组织,实施“白玉兰开心家园知心妈妈 ”项目,运用心理疏导等专业技术化解上访老户(女性)心结,促社区稳定。(街道信访办、妇联)

3、借助社会力量,探索监护人缺位家庭等特困家庭儿童的成长扶持方式,如北站五矿跆拳道队,通过每周二次的跆拳道训练课,辅之以心理学家拟定的帮困助学、感恩回报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困境儿童在强身健体同时,构筑正常伙伴交往空间,促其健康成长。(街道总工会、妇联)

4、承接并实施公益项目“北站社区向日葵宝宝书友会”,通过为社区婴幼儿家庭提优秀儿童读物,帮助婴幼儿养成阅读习惯,进而帮助家庭建构健康亲子关系。(街道妇联、计生办)

5、继续有序推进政府实事项目—退休女职工和贫困家庭妇女两病筛查(街道妇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工会、计生办、民政科)。

分享到: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验证码:*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