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专题>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成果案例> 生活在静安
探索“区块链+全民健身”运用 释放公共体育服务和健身消费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静安区积极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融合效应,启动“静安体育公益配送”项目,向生活、工作和学习在静安的市民配送电子公益配送券。项目旨在缓解中心城区长期存在的公共体育场地供给不足与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经营压力较大的矛盾问题,一方面让健身爱好者直接得实惠,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体育场馆健身锻炼;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引入了新客流,反哺体育产业发展。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开发配套微信小程序。市民除线下参与健身活动外,其余流程均可通过“静安体育公益配送”小程序操作完成,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便利性。每天早上6点起,小程序会分时段自动发放消费满35元减20元、满50元减35元、满100元减60元、满180元减80元的通用公益配送券供市民申领。每位用户每周最多可领取5张配送券,有效期为2周,逾期将被系统收回重新投放,保障服务资源合理分配、全民共享。在小程序领券后,市民可自主选择至任意配送定点单位参与配送项目的健身消费,现场抵扣相应的配送券额度后通过微信支付。
二是构建公益配送服务定点单位联盟。“静安体育公益配送”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遵循“区域覆盖、分布均衡、项目多元”原则,鼓励全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和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加入公益配送的行列。为此我们专门制定实施办法,明确定点单位资质要求、申报及授权程序、准入准出考核等,充分保障市民能够就近就便地享受多元化、多层次、多品类的健身服务。目前,全区已有80余家场馆纳入体育公益配送定点单位名单,服务项目涵盖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游泳、击剑、射箭、健身、团操、瑜伽等16项,服务内容实现了从幼儿到中老年全年龄段覆盖。
三是制定并遵循“政府贴一点,场馆让一点,市民出一点”的原则。配送券的面额由体育局补贴金额和定点单位让利金额按约定比例组成。体育局根据平台用户用券及消费数据进行决算,每月向各定点单位划转相应配送额度,真正实现群众受惠、场馆受益、投入可控。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一笔配送到市民手里的资金都有账目明细、可追溯,保证政府资金透明使用精准投放,也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2019年、2020年共服务市民29.4万人次,带动直接体育消费1510万。2020年,上海市体育局以“静安体育公益配送”为基础推出“上海体育消费券”。
四是试点推出“居家健身”服务模块。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精神,2020年2月,静安区体育局在“静安体育公益配送”微信小程序上试点推出了“居家健身”服务模块,不同于一般视频网课教学,“居家健身”配送服务采取一对一真人实时视频授课模式,教练与学员通过手机端始终保持双向互动。“居家健身”公益配送项目将静安区各类健身培训服务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而解决传统健身培训存在的线下健身场所分布不均、高峰时段人员拥挤、私教教练资质不透明等弊端,彻底打破场地限制,真正实现了健身“零距离”,打造出“一人锻炼、带动全家”的居家健身新体验。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