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河湾功能区“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关于《苏河湾功能区“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区高质量推进“一轴三带”发展战略,构建“国际静安、卓越城区”,不断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竞争力的关键时期。
苏河湾集团围绕《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以及我区《进一步深化“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的工作要点》《静安区“十四五”规划思路框架》等文件精神,按照《静安区“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方案》《静安区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具体要求,高标准高要求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是静安区高质量推进“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奋力迈向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决定性五年,也是苏河湾区域承前启后,建设高标准载体、营造高品质环境、导入高能级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推进功能形态双升级的关键阶段。编制本规划,以实现“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建设目标,持续提升苏河湾区域经济密度、开放高度、创新浓度和辐射强度。
三、《规划》编制的特点
围绕建设“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发展目标,高质量推进“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着力完善苏河湾城区形态和功能,提升产业规模和能级,推动苏河湾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
坚持国际视野,促进开放发展。主动适应市情、区情变化,以国际视野审视区域发展的新方位,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区域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以开放带动发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汇聚全球城市精华,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繁荣盛景。
坚持高端引领,促进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苏河湾地区地处上海东西发展主轴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高品质商务楼宇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专业服务为产业重点,推进创新创业、制度改革,集聚高端要素资源,促进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质量。
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宜居宜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城市更新、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建设,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性化空间,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智慧低碳、安全便捷的宜居城区。
坚持统筹联动,促进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苏州河两岸整体开发的新机制,突破发展制约,加快推动区域内苏州河两岸文化、交通、经济、人才、产业等资源要素的统筹整合,建立互利互惠、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由3大部分、5篇章、16小节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内容,简要回顾苏河湾区域“十三五”期间主要成绩与发展瓶颈,以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第二部分,包括第3-4章内容,主要阐述苏河湾功能区“十四五”期间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及“十四五”时期在提升产业发展规模能级、推进城区功能形态升级、推动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包括第5章内容,分别阐述区域党建引领、组织领导协调、区域品牌宣传、招商引资集聚、产城深度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