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安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四五”的意见征集与采纳情况
在静安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起草过程中,规划制定领导小组率起草组与规划内容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以书面沟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分别征询听取了区发改委等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区人大代表、家长和社会各界等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区十四五规划研讨会(社会民生专场)和市教委赴静安专题调研会上进行了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区委区府对教育专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高要求,区发改委对教育专项规划制定的思路、关键指标的确立、重大项目的确立等方面给予了切实的指导,各方代表提出了良好的建议。简要归纳如下:
一、区委区府领导指明了“十四五”静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区委区府领导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着力打造静安精品教育品牌,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均衡的教育,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明确了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二、专家的建议进一步丰富了“十四五”静安教育发展的内涵
在区十四五规划研讨会(社会民生专场)上,专家建议打造具有静安特点的高质量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继续提高区域间教育的优质均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做强静安的高质量教育。这些建议进一步丰富了静安教育发展的内涵,在各项主要任务和举措中得到了体现。
三、区有关部门就“十四五”教育关键指标确立和重大项目安排予以了指导和沟通
区教育局共向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各街道镇等36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1.区发改委以书面形式就关键指标的确立进行了切实指导。其中提出的“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和“公办义务教育生师比”指标没有采纳。
没有采纳“优秀学科教师团队”指标,主要原因是“优秀学科教师团队”的内涵不易进行清晰界定,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目前全国、市、区层面没有相关的评定或者认定。
没有采纳“公办义务教育生师比”指标,主要原因是,根据公布的近年教育数据统计,静安区义务教育生师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中位。在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意义上来看,生师比的进一步降低并不能同时说明或导致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而且囿于编制、招聘、人口变化等因素,上升空间已然有限。随着二胎政策的推行,学生数逐步增长,生师比还有可能出现上升。
2.区有关部门就十四五重大项目和布局的安排进行了多次协调沟通,达成了“基础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不少于11项”的目标共识。
其中:
竣工项目6个:上海棋院实验小学迁建工程、久隆模范中学扩建工程、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明德校扩建工程、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新建工程、市北园区22号地块配套小学新建工程、汶水路400号幼儿园新建工程。
开工项目5个:静安区闸北一中心小学新建工程、苏河湾地区完全中学新建工程、静安区实验中学新建工程、市北初级中学新建工程(洪南山宅)、永兴路二小扩建工程。
3. 区司法局建议在主要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增加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采纳该意见。
在规划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第一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增加第七条“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为: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区财政局建议删除“保障措施”第四点中“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内容。采纳该意见。
四、各方代表对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体现的理念、主要内容等予以了肯定,并主要就具体举措提出了建议
在各座谈会上,各方代表认为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关键指标等体现了对国家要求、时代特征和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主要任务和重大事项明确,体现了静安的区域特点,遵循了静安一以贯之的办高品质教育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令人鼓舞和期待。
各方代表主要就完成任务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建议,均已反映在规划文本之中。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各级各类教育要高品质发展,需要加强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联动,促进不同学段不同学校差异性地协同发展,集团化办学机制需要优化。采纳为规划文本第三大点主要任务的第二点“坚持优质与均衡,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品质发展”之中,如“深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惠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探索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二是建议要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评价导向,处理好评价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纳为第三大点主要任务的第三项任务“坚持守正与创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如“持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如“启动区域共享课程平台建设”,如“不断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保障体系”。三是认为要进一步强调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要加强教师队伍分层分类培养的设计,要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采纳为规划文本第三大点主要任务的第五项任务“坚持专业卓越与动力内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的各个方面,如“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人才梯队培养力度”“优化教师编制配备”“加强教育学院建设,成分发挥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持功能” “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使好学校、好教师、好校长成为静安教育的活力之源。” 四是建议要使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更好地落地,应体现在促进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面向未来的学习力提升等方面。体现在规划文本“继续深化区域教育个性化项目”“面向未来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面向未来的发达城区学生关键品质培养”等项目设计之中。五是建议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在“面向现代化的发达城区教育治理变革”“加快建设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等项目之中。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