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姚磊
职务:区商务委主任
主讲人:胡慧芬
职务:区文化旅游局局长
主讲人:黄蓓华
职务: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
本期“静安区委办局一把手讲政策”由区商务委主任姚磊,围绕“静安区‘首发经济’政策”,从“加强政策保障”“强化制度创新”“完善要素支撑”三个方面,对政策进行剖析与解读。
跟着静宝一起看看今年静安区“首发经济”政策中有哪些具体的扶持举措和亮点、看点吧
作为上海首批“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和“首发经济”的领跑者之一,近年来,静安区紧紧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推动“首发经济”提质增效,“首发经济”的综合效应不断显现。
2024年,静安引进各类首店234家,数量规模居全市第一。今年1—8月,新引进首店144家,其中包括全球唯一的LV“巨轮”路易号概念店,4家亚洲首店,27家全国首店,数量全市第一。相当于平均每两天就有1家新首店在静安落地。
今年1—8月,已有160余场高能级首发活动密集登陆静安。今年3月16日,由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年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静安张园举办,进一步放大首发活动的IP效应和首发集聚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模式,在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静安区一直以来积极布局,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全力推动“首发经济”蓬勃发展。
加强政策保障
去年,静安区推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鼓励做强做优“首发经济”,进一步深化静安“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
吸引高能级首店落地鼓励具有引领性的国内外企业和品牌开设亚洲及以上级别的首店,经专家评审确认通过后,按照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支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按照活动的新品能级、参与人数、活动效益、媒体宣传等维度进行评价。经专家评审确认通过后,按照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鼓励“首发经济”联动发展支持首发活动与文旅商体展创新融合,鼓励打造特色消费地标、消费场景,推出多元联动促消费活动,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梯度奖补扶持。产业政策申报于每年上半年启动,企业可在“上海静安”门户网站查询相关申报指南。
此外,上海市“首发上海3.0版”政策,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开设的,一次性奖励提升至120万元;
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最高补贴提升至120万元;
对专业机构开展全国首创性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球传播推介等相关项目,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消费展会上,举办全球首发新品活动,最高给予50万元的补贴。在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最高补贴提升至60万元。
企业可在上海市商务委官方网站查询相关申报指南。
强化制度创新
静安率先设立上海首个商业核心区域专用型保税仓。2024年,张园成功落地专用型“保税仓+保税展示交易”复合平台功能,为国际顶奢及珠宝等品牌开展“前店后仓”全球新品首发业务提供了便利服务和制度保障。
未来,张园专用型保税仓库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逐步辐射南京西路商圈乃至整个静安区,吸引更多全球高端品牌前来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为“国际静安”建设和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推动落实“上海海关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工作。针对首发消费品进口企业对快速通关与无损检验的实际诉求,开展“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的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模式。申请试点企业可以向注册地的区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由商务主管部门初步确认。试点申请周期为每季度一次,申请截止日为当季首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自政策施行以来,静安区已帮助十余个首发品牌企业申请试点,大幅提升了新品通关效率、缩短了首发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的周期。
完善要素支撑
静安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首个优化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从多维度支持打造首发地标、推动品牌集聚、激发商业活力,为“首发经济”提供制度红利和创新环境的综合支撑。
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通过跨前服务沟通、加大对接频率、施行并联审批等方式,最大程度优化首发项目落地流程。未来,静安区还将试点在张园、嘉里中心、恒隆广场等几个优质地标性场景下,探索建立重大商业活动“白名单”制度,进一步提升高能级商业项目落地的便利化程度。
下一步静安区将充分发挥消费场景丰富、高端要素集聚、配套保障完善等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持续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以“首发经济”内涵式发展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不断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曾文娟、贾芳(挂职)图片:区商务委、区融媒中心资料库视频:魏宇涵、鲍闻捷编辑:陈攻资料:区商务委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为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见效,今年,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携手静安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静安区委办局一把手讲政策”系列短视频,聚焦企业群众关心的重要营商环境政策,邀请区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化身“政策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直观的短视频方式解读惠企惠民政策,解答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政策热点问题,让政策干货听得懂、监督反馈看得见、产业扶持更精准。
本期“静安区委办局一把手讲政策”由区文化旅游局局长胡慧芬,围绕“静安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聚焦产业发展领域、文化事业领域以及人才扶持等方面,对政策进行剖析与解读。
跟着静宝一起看看
今年新推出的
静安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
有哪些具体的扶持举措和亮点吧!
文化创意产业是静安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影视电竞、广告传媒、时尚创意是静安文创产业的优势领域,且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十多年来,静安区以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核心区、“全球电竞之都”核心区为目标,通过产业引育、政策支持、综合服务等多措并举,逐步形成了成熟雄厚的影视电竞产业基础,众多头部企业、知名导演、演员、编剧汇聚于此,使静安成为影视行业的“创意摇篮”;集聚了拳头游戏、腾竞体育等一批重点企业,成立了“中国电竞产业研究院”,产业资源整合和行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支持举办了上海国际设计节、中国时尚产业盛典等品牌活动,时尚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当前,静安区将重点发展超高清视听产业,目标到“十五五”末实现产业规模2000亿元,内容产出超10000小时。
为加快推动静安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发展领域,静安区出台了影视传媒、游戏电竞以及文创产业等专项政策。对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给予精准的扶持,对在静安投资建设的各类载体平台、各类优秀影视剧视听作品、游戏开发运营等可给予最高1000万的资金支持。
比如,支持了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中心、宏慧视界BOX影视电竞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项目;支持《奇迹·笨小孩》《无名》《狗阵》《繁花》等一批优质的影视剧精品佳作;支持《英雄联盟手游》《蜡笔小新家庭派对》等一批原创游戏的研发和运营;鼓励《消失的法老》《苍兰诀》,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优质文化IP衍生开发及文旅新消费场景的打造;支持《无畏契约》公开赛、坦克世界WCI国际冠军赛、上海国际设计节等重要行业节展赛事;支持“上海时尚出品”出海、百雀羚产品创新等一批文创赋能商贸零售、时尚消费等转型升级的项目。
在文化事业领域,静安区出台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为富有创意的文化项目和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予不超过审定决算的50%,且单个不超过80万的资金支持。
比如,支持“一平米博物馆”等科普教育研学成为青少年美育的新载体,富图格雅(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策划的高品质艺术展览成为文化空间创新融合的新样本,中国旅行社总社(上海)等企业打造的创意项目是文旅融合的新形式。
此外,静安区也非常注重行业优秀人才的引育和支持,对经认定为静安区重点行业人才的,可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人才引进支持和各类综合性服务保障。
下一步,静安区将持续围绕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核心区、“全球电竞之都”核心区建设目标,聚力实施“8大重点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推动内容创制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一是将重点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在大宁功能区内、市北功能区内将推出“元空间”“π空间”等数万平方米的成熟办公展陈空间。此外,还将建立产业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咨询、企业落地、人才服务、媒体资源等综合服务。
二是将重点支持载体平台建设。静安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灵石路一带为核心,以鼓风机厂、市北老厂房、新华园、新业坊等为重点空间载体,打造电竞PARK项目。
三是将重点支持技术能级提升。鼓励企业将AI、VR、AR、8K超高清等前沿技术融入影视创作、电竞体验,推动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四是将重点支持内容创作能力提升。静安区将与SMG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举办第二届上海影视创制大会,持续吸引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等集聚静安,支持SMG孵化培育优秀内容创作者。
五是将重点支持游戏产品创作和运营。举办行业投融资“创投大会”,为初创类、成长期的游戏企业或团队提供金融对接服务。
六是将重点支持IP的衍生开发。静安区将推动影视、电竞、动漫等优质IP与文旅、商业等跨界融合。在苏河湾区域,围绕“大悦城”超级IP首发地,推动“二次元文化”年轻力消费建设,探索推进新体验、新产品,打造“二次元”特色区域。
七是将重点支持举办行业重大活动。静安区将继续支持举办好全球电竞大会、中国游戏创新大赛、电竞上海大师赛、中国时尚产业盛典、游戏嘉年华、超高清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行业重大活动,吸引头部企业参与,不断提升静安产业品牌的影响力。
八是将重点支持文旅消费融合发展。静安区将构建全周期企业培育体系,推动优质文化内容与商业综合体、消费空间等联动,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提升区域文旅消费能级。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静安区将持续聚焦文化创意领域企业的发展需求,始终以热情高效的专业服务、便捷完善的政策保障,为大家营造一个筑梦圆梦、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记者:曾文娟
图片:区文化旅游局、图虫创意
视频:魏宇涵、鲍闻捷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为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见效,今年,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携手静安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静安区委办局一把手讲政策”系列短视频,聚焦企业群众关心的重要营商环境政策,邀请区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化身“政策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直观的短视频方式解读惠企惠民政策,解答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政策热点问题,让政策干货听得懂、监督反馈看得见、产业扶持更精准。
本期“静安区委办局一把手讲政策”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黄蓓华,围绕“静安区‘1+5+N’人才政策体系”,聚焦“打造静安人才矩阵”“彰显国际化导向”“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营造优质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政策进行剖析与解读。
跟着静宝一起看看
今年新推出的
静安区“1+5+N”人才政策体系
有哪些具体的扶持举措和亮点吧!
近年来,静安区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扶持政策,深度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搭建各类人才交流平台,努力提升各类人才服务保障。以更开放的姿态,构筑人才强磁场,凝聚发展原动力。
紧紧围绕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任务,锚定新时代静安人才工作发展趋势,2025年,静安区制定推出了“1+5+N”人才政策体系,包括1个总领性文件《静安区关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5个区级层面综合性文件、8个重点领域人才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大引才、聚才、用才、爱才力度,加速推进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建设。内容聚焦四个方面。
制定推出静安“1+5+N”人才政策体系
一、聚焦高度和厚度,打造静安人才矩阵
深入实施“静英”人才计划,创新遴选方式,形成“5+1”“静英”人才矩阵;提升引才质效,鼓励多渠道引才,给予各类“静英”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次性资助和重大项目扶持;加大培养力度,各部门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激励举措。
例如,对新引进认定的“静英”人才,可给予一次性资助。
“静英”顶尖人才:一般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资助,特殊情况“一事一议”;
“静英”卓越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资助;
“静英”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资助;
“静英”重点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资助;
“静英”专业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一次性资助。
形成“5+1”“静英”人才矩阵
二、聚焦广度和幅度,彰显国际化导向
发挥“全球服务商计划”双向赋能作用,扩大静安专业服务影响力;实施“静英全球伙伴计划”,发挥头部人才服务机构引才聚才效应;拓展国际人才合作交流渠道,构建“1+N”人才服务阵地,打造静安国际会客厅,人才全周期服务社区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例如,鼓励多方力量广泛参与高层次人才延揽,积极发挥“市场引才”和“以才引才”效用。
“市场引才”:积极落实本市人力资源“伯乐”奖励计划,1:1配套市级奖励,给予获奖机构每年最高100万元区级奖励。对于为静安成功引才落地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以才引才”:“静英”人才成功引进一名“静英”顶尖人才,给予个人最高50万元奖励;成功引进一名“静英”卓越人才,给予个人最高30万元奖励;成功引进一名“静英”高端人才,给予个人最高10万元奖励。
(*上述各项奖励不重复享受)
依托“全球服务商计划”,重点关注并培养集聚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实施“静英全球伙伴”计划,面向全球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聚焦速度和深度,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点单式”服务;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给予创业团队扶持补贴;加速科创人才汇聚,支持科创企业引进青年科技人才。
例如,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的科技成果完成人,以转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为目的创办企业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同时可纳入“静英”高层次人才序列。
发挥市北高新园区、上大科技园等“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引领作用,为人才提供项目孵化、创业发展等“管家式”全周期服务
依托“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积极搭建项目与区域重点产业园区的对接纽带,形成“赛事引流、政策赋能、落地转化”的服务链条闭环
四、聚焦温度和精度,营造优质生态环境
及时响应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发挥静安区位优势,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服务;健全区人才服务工作机制,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打造多维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例如,优化人才安居保障,分层分类给予“静英”人才租房补贴:
“静英”顶尖人才:一般提供每月最高3万元租房补贴,特殊情况“一事一议”;
“静英”卓越人才、“静英”高端人才:提供每月最高5000元租房补贴;
“静英”重点人才、“静英”专业人才:提供每月最高3000元租房补贴;
“静英”青年人才:提供每月最高1500元租房补贴。
静安区首家市级人才公寓——“供合家”人才公寓,聚焦青年人才群体需求,致力于打造高端青年居住社区
目前,“静英”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已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相关申报指南可在“一网通办”静安人才政策及服务专区及“静安人才”微信公众号查询。
相关链接:
“一网通办”静安人才政策及服务专区
https://zwdt.sh.gov.cn/qykj/shell_oc_ja/talent-services
一图读懂丨“静英”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https://mp.weixin.qq.com/s/eFxkZeS56I7zIYN3ox5JUA
“静英”人才计划申报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o3byjr0b-_dvXLIAGMo4sw
未来
静安将继续锚定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区这一总目标,深化打造“静英”“上静”两大人才工作品牌,推出更高能效政策机制,打造更高能级发展平台,提供更高品质服务保障,将静安区建设为国际人才宜居宜业的热土、科创精英创新发展的高地、专业之士大展宏图的舞台、青年才俊心之所向的家园。
静悦远来,安聚英才。
静安,欢迎天下英才竞相汇聚!
记者:曾文娟
图片:区人才工作局
视频:魏宇涵、鲍闻捷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