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重点专题>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2025> 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对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6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黄卫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静安区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建议》的代表建议已收悉。您针对静安智慧养老水平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举措,其中“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标准建设和数据协同”“积极探索利用电视机屏幕作为智慧养老服务新渠道”这几项提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相当的参考价值,经深入探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静安区智慧养老服务建设扶持政策
您提到的“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当前上海市民政局出台的关于智慧养老部分的政策主要有但不限于:《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沪府办发〔2024〕8号)、《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沪民养老发〔2022〕13号)、《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沪民养老发〔2022〕22号)》、《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资助扶持本市智慧养老院建设的通知》(沪民规〔2024〕3号)。我区严格按照市级政策要求,结合区级财政情况,认真执行区内各项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的扶持工作。其中,为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我区实施对验收合格的保基本养老机构实施一次性补贴的资助扶持,列入区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即:在市级扶持补贴的基础上,区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支持费用将按照市级补贴标准1:1配比发放。后续我们也考虑进一步加大智慧养老领域的扶持和补贴力度。
二、静安区智慧养老服务应用现状
一是作为政府端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
您提到的“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静安区民政局在推进医养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搭建“五床联动”智慧养老管理平台,于2024年完成了平台(一期)的相关建设工作,初步打通了区民政局与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和区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医”“养”数据的整合互通,涵盖了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基础信息、健康档案、服务机构信息和巡诊诊疗信息等,并实现了线上床位转介闭环,从而实现“五床”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标准化服务转介。通过不断整合各方数据资源,加强数字赋能,持续优化完善服务流程,进一步推动转介服务标准化、巡诊服务精准化、医养服务便利化和健康数据一体化,实现“五床”信息互联互通。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工作,继续优化“五床联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基本完成了平台养老机构端住养老人信息的录入、导入及部署,并且正在加快推进与市民政局、区卫健委等单位的数据申请与对接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平台两级大屏内容、老人健康档案功能的整体化、全流程的效果呈现。此外,同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在线地图的界面与功能升级,探索开发家属端小程序,便于老人家属了解和参与老人医养服务的情况。
对于您提出的“相关部门深化协同机制,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在推进我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区领导高度重视智慧养老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听取智慧养老服务相关工作推进的最新情况,研讨重点难点,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重点方向改进措施。同时,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医保局等相关部门之间定期共同召开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和项目讨论会,对近期的重点工作成效进行总结,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足进行反思,商议下一步的推进规划、方案细节等内容。此外,区民政局也积极与区大数据中心、市民政局等其他各级部门单位沟通对接,共同推进我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二是作为用户端的长者智能终端设备应用。
您提到“为老年人居家和外出等不同场景,提供针对性的终端设备”,目前我区养老机构住养老人所需的服务主要由机构和社卫为他们他们提供生活照料、上门巡诊、慢病配药、医疗转介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主要通过与住宅附近的养老机构(含长照)签订“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合同,为老人上门安装一键通紧急呼叫、无感智能监测器等智慧化设备,并由护理员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身体护理、健康管理、居家康复、助餐、助洁、助购等服务。其中,“一键通”和智能水表是我区重点推广的智能终端设备服务:
1.“一键通”紧急呼叫:自2020年起我区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启动实施高龄独居老人应急呼叫项目(又称: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中安装一键通电话机,为老人7×24小时提供一键政策咨询、一键紧急救助、一键订车等服务。截至2024年底,区内已有1.3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享受“一键通”项目服务,实现高龄独居老人服务全覆盖,累计提供服务83.56万次。
2.智能水表:静安作为全市首批智能水表试点区,区民政局在市民政局、市水务局的指导下,联合区城运中心、城投水务集团等单位,以“跨前服务、无感守护”为核心,搭建起全市首家区级智能水表安全监测服务平台,建立首个三级报警工单处理机制,并组建监测服务专业队伍,形成“监测-报警-反馈-结单”服务闭环,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无接触式安全守护。2024年全区智能水表服务入户摸排潜在服务对象1140户,服务累计覆盖842户独居老人家庭,全年累计处置预警工单182件,结单率100%。
此外,关于您提到的“信投智慧养老项目”,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面整合了医疗、养老、康复、照护等各项服务内容,为老人和家属提供了更为专业、高效的服务渠道。结合我区实际,目前我区在智慧养老服务终端设备应用上还未完全实现各类综合性资源整合,在老年人终端设备种类的丰富程度上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您提到的“信投智慧养老项目”(电视机顶盒终端设备)所体现出的服务整合性和终端全面性是值得我们借鉴探索的经验,如果有条件,我们会考虑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相关宣传推送。此外,通过对该项目及外区实践经验的学习启发,未来我们也会计划逐步将“一键通”、智能水表等终端设备的服务数据整合汇集至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加强标准建设与数据协同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可及性与便利性,从而为静安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照护。
三、静安区智慧助老教育开展情况
您提到的“开展运营推广活动,帮助老年人完成相关设备安装并进行使用指导”。在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方面,区教育局积极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课堂、智慧助老课堂等活动。一方面,不断拓宽智慧助老课程范围。2024年区老年大学开设智慧助老专题课程20门,招生776人次,打造6集实用微课资源,开展“i在乐龄”公益课教学,满足老年人高阶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为推动优质的老年数字学习资源充分下沉社区。2024年全区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活动283场,覆盖14个街镇,共计培训人数5635人;“i在乐龄”公益体验课增加至6门;携手新闻晨报、静安区融媒体中心成立的“社区融媒学院”,全年授课58次,线下学习1644人次,区融媒体中心观看量达15万人次;打造“乐龄智翰墨”“乐龄智生活”“乐龄智音韵”等3个市级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多次组织专题体验学习活动。
最后,关于您提到的对智慧养老服务“定期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反馈并及时跟进调整”,以及完善针对智慧养老服务人员的“优化评估和激励机制”,我们会通过相关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十五五”周期,我区将计划出台区级智慧养老院相关运营补贴,即养老机构在通过市级智慧养老院建设评估的基础上可申请区级运营补贴。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静安区民政局
2025年4月15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