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教育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静安区教育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情况报告
静安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法治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治理服务水平。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重视依法行政
教育局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由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担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副组长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教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主管领导具体抓,法治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各部门依照考核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基本做到了机构落实、人员到位、分工明确、任务具体,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紧抓法治学习,强化法治观念
1.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
教育局积极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制定了《2022年度静安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安排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其中,八月,安排公务员参加“2022年上海市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线上培训”;九月,邀请上海大学陶倩教授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学习辅导报告;十一月,区教育工作党委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
2. 多渠道开展教职工普法
在系统内做到关键部门集中学习,重点岗位专题学习,全体教职工专项学习。指导基层学校认真做好教职工普法宣传,在党员组织生活、教工大会中通过开展专题法治报告、师德承诺活动、教师法治论坛等活动弘扬法治精神,提升教职工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静安区教育系统学法用法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加强重点岗位和新入职教师普法
教育局推荐新提拔校级干部、《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参加“2022年上海市法治校长与骨干教师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线上培训班”, “国培计划(2022)”——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等培训,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到静安区中小幼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通识培训内容。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校级领导依法治校的能力,中小学法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新教师学法用法守法的能力,充分发挥“关键岗位”带动“绝大多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校园法治建设和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
(三)用好权威平台,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
一是通过静安教育官网及时公示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二是根据区审改部门统一工作部署,对“一网通办”效能四大指标进行挖潜提升,对网办深度、办理方式、办理流程等进行信息进行更新与完善。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流程,减少办事时限,力争更多事项实现审批“不见面”、群众“少跑路”,在“随申办”静安旗舰店上线2个全程网办事项,有效提升教育局全程网办率。积极推动网上政务服务范围从行政权力事项向公共服务事项拓展,完成5个区自管公共服务事项新增上线的工作。
(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今年,教育局将“巩固双减成效”、“落实安全与防疫措施”等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了《静安区培训机构培训指引》。利用大数据统计、网格化日常检查以及重点抽查等形式,做好恢复线下培训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检查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在晚上、双休日、节假日开展随机抽查,对培训机构违规培训开展专项巡查;对个别群众、媒体报道或社会举报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现象,逐一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对各培训机构的最新情况进行滚动排摸,对确有风险的机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维护社会面稳定。全面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联合消防等部门对机构开展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立即停业整改。本年度,教育局共年检、综合检查198家机构,恢复线下培训检查88家,夜晚、周末节假日抽查1767家次机构,落实“双减”和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持续巩固校外培训综合治理成效。
教育局配套制定了事前承诺机制和守信优惠政策。事前承诺机制方面,教育局要求教育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时需递交《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从业人员招用合法性承诺书》、《合法收费承诺书》、以及《依法办学承诺书》,通过相关信用平台核实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坚持“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存在虚假材料,立即终止审批程序,同时,对违规办学的行为,严肃查处。“黑白名单”制度方面,教育局通过年检、综合检查、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并向社会通报。根据年检、督查、巡查的情况及时更新“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相关信息。守信优惠政策方面,在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中,坚持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相结合。对日常巡查中未发现违法违规办学的机构实行免检制,为诚信依法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提供便利服务。
(五)加大普法力度,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1. 积极推进新一轮“法治进校园”活动
为积极推进“八五”普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区教育局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法院、公安民警、常年法律顾问等力量,将在静安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新一轮“法治进校园”活动。活动从暑期开始策划和准备,九月中旬邀请相关讲课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法治进校园”课程录制,课程内容重点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等方面,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上网习惯,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上网风尚。
2. 启动2022年“百校百讲普法行——上海法院青少年法治讲师团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静安区教育局与市高级法院、静安区法院联合开展“百校百讲普法行——上海法院青少年法治讲师团进校园”活动。活动于9月至11月持续开展,涵盖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等11所学校,面向不同年龄段学生,一系列针对性强、贴近学生、内容新颖的法治专题教育活动走进校园,培养青少年懂法守法,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3. 开展教育系统“宪法宣传周”活动
教育局充分利用重大时间节点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将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全区师生参与教育部“晨读宪法”直播活动。利用校园各类宣传阵地和平台开展宪法宣传,通过利用学校电子大屏幕等适合宣传的场所,统一播放宪法日公益广告等,形成全区教育系统宪法宣传的亮丽风景。期间,教育局重点启动新一轮“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全区学生分学段分年龄段收看“法治进校园”空中课堂,根据青少年学龄特点,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教育。
4. 丰富校园普法活动形式
一是将“宪法卫士”作为全体青少年普法的重要抓手,下发通知指导学校做好网上学习、答题等相关工作,确保中小学生享受到教育部提供的宪法知识教育服务;二是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手绘画廊征集活动,来自全区十余所中小学校学生用手中的画笔,通过“云描绘”的形式开展“以法之名,保护少年的你”绘画展示活动,共有4幅作品入选最高检未成年人法治手绘画廊优秀作品;三是积极组织动员学校参与市教卫工委等单位举办的2022年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并邀请专家进行赛事指导工作;四是开展静安区青少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征文活动,结合青马工程,选拔高中、职校的优秀团员参与,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推选优秀征文参与2022年“尚法杯”全市中学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征文活动。
二、重要成效
(一)注重左右联动,法治教育协同发展
三月,为深入了解学校法治需求,积极推进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教育局结合《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静安区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情况调研并形成相关报告,为后续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提供了信息和依据。结合《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指导学校联系法治副校长开展教职工法治宣传,指导、帮助《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师开展法治教育;拓宽学校与相关司法部门合作的内容、形式,全面提升依法治校能力与文化氛围。此外,法治副校长以其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指导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和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对校园突发事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建议,助力学校法治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政务公开质量,进一步满足群众需要
一是做好教育局政府信息的上网发布工作。截止至2022年12月1日,本年度共制发公文类信息62个,其中主动公开49个,免于公开信息13个,无依申请公开公文。除公文类信息以外,我局还利用“静安教育”热点专题发布教育动态30条,非公文政府信息97条。我局及时、规范公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各类学校办学规模与设施、公办学校对口招生区域范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招生结果等信息;并对办理流程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做好中考招生信息的公开工作和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转发本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招生政策等相关信息,做好特殊类型考生及加分资格考生的公示工作。
二是动态调整静安区教育局政务公开标准化目录。2022年,我局根据市区两级政府要求,及时更新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发布了2021年政务公开年报。在“上海静安”官方网站与“静安教育”热点专题设置并动态调整静安区教育局《政务公开标准化目录》和《义务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三是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工作。截止至2022年12月1日,我局共收到4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其中申请人主动撤销2个,无法提供2个(咨询答复)。无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存在不足
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水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之间仍有差距,学校领导班子自觉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22年11月30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