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对区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第03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采纳
刘颖委员:
您提出的《融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促青少年防沉迷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学校主阵地建设
(一)开展主题课程
进一步发挥学校班主任、导师、德育骨干教师、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的力量,通过班、队会课和团课,开设主题课程,培育和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网络观念;结合时事热点,利用“时政大课堂”等校园讲座形式,对积极的上网观念进一步开展宣传。
(二)完善班集体建设
通过班主任建班育人渠道,加强对安全使用网络的教育,充分利用班级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场域,建设温馨班集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与艺术创作,积极投身学校与班级服务工作,开展劳动教育,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健康、快乐、有序、温馨的学习氛围,利用好学习小组、雏鹰假日小队、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建设“学习共同体”,采用各种形式帮助青少年更关注和参与外部现实世界的活动,采用伙伴互助形式帮助青少年缓解沉迷游戏的情况。
(三)加强导师沟通
利用全员导师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加强师生沟通,通过谈心谈话,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正面引导学生开展网络社交。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认知素养,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发挥心理教师作用
发挥心理教师的作用,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引导学生适度游戏、合理上网。一是充分关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思想;二是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引导到学习成长,避免沉迷网络等不良爱好的产生;三是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情绪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四是对重点学生加以关注,及时与科任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调整沟通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
(五)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来规范家长学校课程、家庭教育指导校本课程,并配备教材、讲义、指导手册或视频等课程资源。改善家长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家长学会合理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六)发挥“两大”中心作用
发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家教中心的作用指导家庭网络健康教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和突破对家长和孩子指导上时间、空间、内容限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用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专栏,宣传教育政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理念、进行方法指导等;做好区家庭教育慕课平台建设工作将学校、区域的教育资源进行高度共享,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多元化、高品质的教育资源。
二、协同多方力量,构建“防沉迷”壁垒
(一)指导企业建立机制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将指导辖区互联网企业建立健全涉及暴力、低俗、色情等不良信息发现处置机制,提醒从事互联网游戏、社交、短视频的公司做到“一司一策”,切实采取技术手段预防青少年沉迷,加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二)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检查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围绕寒假、暑假期间,开展互联网线上平台监管工作,结合“净网”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指引》要求,以身份信息识别、防沉迷设置、内容监管等为重点,加强短视频、游戏、网络出版物等网络企业巡查,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聚焦网吧、游艺场所等,通过日巡夜查,查看是否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情况,并督促市场主体提高责任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
依托“护苗”工作,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持续为全区中小学校提供菜单式、定制化送法,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托区、街镇两级微信公众号做好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工作、案例宣传工作。与各基层“护苗”工作站开展合作,落实“护苗”行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校园,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静安区教育局
2023年3月23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