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对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089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
徐可则委员:
您提出的《深化小学阶段教学与评价改革,夯实初中再加强成果,推进高中分类协同发展》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是短板,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近40次提到“质量”一词,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牢牢把住质量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您提出的四个“关注”,我们将认真研究,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依托区域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机制,优化职教集团结构,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区教育局将利用静安区拥有、上海独特、政府全额拨款的高职学院的优势,充分发挥高职的引领作用,支持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提质培优计划工程。不断优化区域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发挥平台聚合效能。如继续开展“双导师卓越技师计划”,推行校企合作的创新机制;同时积极调研集团内中高职学生需求,整合专业资源,建立学生创新活动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拓展资源共享的渠道和范围,主动服务师生高质量发展。
2. 加强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的衔接,大力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整体谋划指导区域和学校专业布局,实现静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2022年静安区中职校贯通培养专业(即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和中本贯通培养专业)规模持续增长,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拓展有力。招生数稳中有升,区域内中职校贯通培养专业共招生学生587人,较上年增加1.2%;区属中职校贯通培养专业招生240人,较上年增加10.1%。
3. 推进“普职融合”,在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开设职业教育体验课程。探索在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术课程,为普通高中生接受职业基础教育创造条件。探索开展特殊职业教育,通过在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特教班,中等职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师资等方式,为残疾学生提供职业教育机会。
4. 充分整合区域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渠道吸纳行业龙头、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如文创相关专业群依托大师工作室、学生创意作品研发基地等项目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力学生作品真正变成可销售、有市场的产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积极支持学校创设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企业轮岗实践、大学专业交流等机会,开拓教学专业视野,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充盈“双师”内涵。同时指导学校建立以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岗位能手组成的稳定特聘兼职教师队伍,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前沿,为以技能学习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提供强大支持。
5.开阔工作思路,传承优良传统,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区。我区在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学科德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且卓有成效的机制和举措。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通过在《静安报》中设置专栏、印刷“心理讲座菜单”、举办暑假学生心理体验营活动、热线电话、网络咨询和面询的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同时,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医教结合、生涯辅导、性别教育、生命教育、情绪辅导等区域特色品牌项目,取得了重点突破。如2016年《区域中小学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的研究》获上海学校德育“德尚”系列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此外,我们引进优质培训资源与自培相结合,每年面向全区开展各项培训。目前,区域所有学校通过了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7所、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4所、区心理中心成为第一批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心理中心。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今后一个发展阶段的主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围绕这一主题。未来,静安教育将继续秉承先哲“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脚踏实地办教育的作风,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静安区教育局
2023年3月20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