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教育局对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016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
民进区委:
贵委提出的《守护“睛”彩世界——关于静安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有效防控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情况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八部门关于印发《上海市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以及《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具体如下:
(一)建设防近工作体系
为落实责任主体,夯实防控网络,我区成立近视防控领导小组,在卫健委专业部门的指导下,与疾控眼防、妇幼保健所共同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科学研究,制定静安区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建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到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根据《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的要求,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发挥家委会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定期研讨,通报情况,开展亲子体验式互动。通过落实近视防控的干预措施,深入推进学校卫生、体育等工作,全面推进本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身心健康促进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落实防近具体工作
1、加强防近健康教育。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到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根据《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的要求,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专业用眼指导,提高幼儿家长、监护人、日常照料者的视力保护意识。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2、确保教学合理有序。严格落实中小学年度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和科目。严格教学纪律,确保学生课间休息,不得占用课间、午休等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以年级组等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的数量、时间和内容。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
3、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至少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4、强化户外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课、课余训练及家庭体育作业等措施,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努力使每年运动时间不少于365个小时。小学从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始,确保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初中、高中逐步增加课时);初中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高中在没有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的当天妥善安排学生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同时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布置寒暑假“运动处方”。加强学校阳光体育与运动联盟、校外体育活动与社会联动。实施青少年运动等级技能标准测试,推进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工作。通过“上天入地”“全天候智能操场”“可移动操场”“体育设施开放智能化系统”等建设,构建学校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社会类体育场馆有效补充的资源共享互惠模式,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元的体育运动条件,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5、科学使用电子产品。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严格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6、医教联动防控近视。完善儿童青少年屈光筛查与建档管理。严格落实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屈光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开展4-18岁儿童青少年一年一次全覆盖屈光发育建档工作,筛查数据实现100%电子化采集。分级分类实施全程防控。基于学校监测和屈光发育档案,按照不同年龄、屈光发育和近视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和促进、视力和屈光筛查、规范诊疗、随访干预等。加强近视防控科学研究。创新健康宣教方法和模式,提高近视防治科普覆盖面和效果。推进自动化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适宜技术和模式的成本-效益评估。开发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电子产品使用和光环境检测等近视影响因素的量化评估和监测智能工具。
二、进一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开展视力屈光监测并做好视力不良学生的跟踪,提高建档率。
2、进一步加强防近健康教育,开展家校活动,营造良好的爱眼护眼氛围,拓展并探索健康教育新形式。
3、进一步强化考核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先进防近工作经验,结合学校特色,创新户外干预形式和内容,努力降低我区学生的近视率。
衷心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22年6月20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