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教育局对区政协一届六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A
江海雄委员:
您提出的《建设高质量的普惠性幼师队伍任重而道远》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保障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得到满足,整体提升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公平、科学、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静安区凝心聚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目前各类幼儿园有专任教师计1974人,持教师资格证及上岗证比例达100%;专任教师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99.8%,有88.3%已达本科以上学历。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1540人,其中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1288人,占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83.6%;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3人,中级职称的647人。公办幼儿园及非公办幼儿园中的保育员、营养员、保健员,分别为990人与257人,持证上岗率均达100%。我们正在形成一支由4名上海市正高级、特级校(园)长、教师领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在执行教职工配备标准中,我们按照一个班级配备“两师一保”的标准配足保教力量,但由于入园幼儿高峰的因素,从师生比的角度,略低于1:7~1:9的标准,我们也在积极招聘教师,2017-2019年分别招聘教师136名、117名、208名,进一步配足师资力量。
2018年学前教育财政补助收入用于幼儿园项目实施的专项经费总额为9009.64万元,区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2800元。2018年与2015年相比,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人均增额34000元。经费投入加大,吸引并稳定高水平专业教师任教,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高质量。
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工作,提升各园所办园质量,加大学前教育教师绩效奖励力度,提高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2019年结合“2016年-2018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区教育局对各幼儿园进行专项考核测评,根据考核测评结果,使用教育局绩效工资统筹经费对幼儿园教职工给予专项奖励,激励教职工凝心聚力为推进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2019年绩效工资收入增长为全系统各学段最高。
在培训经费的使用中,符合区政府及区财政局关于培训经费使用办法的用途区教育局均予以支持。但由于受财政经费政策的约束,区教育局无法向民办幼儿园拨付培训经费。在今年疫情期间,根据人社局、财政局文件精神,对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参加相关培训给予专项补贴。
为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及三大员的素质,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一、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建立新入职教师思想品德核查和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学前教师准入的首要条件。围绕《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进一步深化师德内涵,将师德作为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行为,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形成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团队。
二、做好幼教教师的培养培训
1、我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梯队和对应的培养项目,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优秀教师发展序列。
我们以需求为导向,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见习期、职初期、发展期、成熟期、拔尖期”等不同时期,构建了“三级五层”的教师培养体系,“三级”是指国家、市、区;“五层”是指“见习期教师规范化培训”、“职初期教师菁英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区学科带头人”、“区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等五个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对教师队伍实施分层分类的培养,以增强满足教师在不同职业生涯时期的专业能力提升需求的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提升区域教师整体专业素养和能力。
健全教师培育机制。通过职后培训、履职考核、绩效激励等措施的实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专任教师的培训率达到100%。开设职称评审培训辅导班,对有想法缺信心的幼教中级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辅导,理清职称评审的准备思路,指导论文写作修改,帮助学前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评上高级职称的人数逐年上升,2018年评上10人,2019年评上14人。目前,区级骨干人数达到504名,区学科带头人16名,4名名师获评正高级职称,领先全市。
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集团内部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2015年成立了大宁国际幼儿教育集团,永和教育集团,永兴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延长路幼儿园教育集团等四个学前教育集团。集团内园所定期开展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专题研究,形成教研共建。集团内相关的专业学习和资源都通过各类方式(资源平台、现场教研、专业研修等)进行共享。尤其是重点项目的推进,带着做;重要评审的筹备,帮着做。
三、建立“三大员”发展模式,提升学前教育保育人员专业能力
积极拓宽卫生保健教师入职渠道,加速培养双师型卫生保健教师。保育员与营养员队伍的建设采用政府招标与园所自行用工双轨并行模式,通过幼儿园保教人员社会招聘、待遇保障、“服务明星”评比等激励机制,吸引并稳定和优化保育人员队伍,缓解保教人员短缺矛盾。
完善保育人员专业培育机制。坚持“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组建多方共育的保育人员学习共同体。围绕保育人员的“职业认同”和“操作体验”两大模块,开展与幼儿园的保教实际相结合,与保育人员的保教行为改变相结合,与保育人员内在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专项培训。
“三大员”的培训率达到100%。通过保、教、管人员的联合培训,促进保教结合,保障规范落实;通过技能练兵、操作竞赛、实地指导、专项评析等多元化的培训稳步提升保育专业水准,促使保育队伍紧跟幼儿园教养结合的发展步伐,确保各园保育工作质量。
静安区将幼师队伍建设放到重要地位,今后初步打算:
1、2020年下半年,区教育局将制定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以及相关工作的一体化设计和推进。
2、严格按照国家《幼儿园教职员工配备标准》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增加10%。
3、着力提升教师素养,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80%;每所公办幼儿园力争有1名高级教师;中级和高级教师比例达30%;每10所幼儿园中有1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园;建立一支经多渠道培训的专业化“三大员”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卓越教师、名师、名园长。完善第三方购买服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稳定保育员、营养员等的队伍发展,提升幼儿园保育服务质量。构建一支敬业、专业的保教人员队伍。
4、创新培训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创新“五层”培养模式。完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在区域教育优良传统的浸润下不断规范教育行为;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推进“职初菁英”发展培养项目,打造一批具有教育主张的青年教师;探索“中青年教师”团队发展项目,开设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努力形成一批在教育教学方面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实施“骨干教师”浸润式培养项目,培养一批在学前教育领域有较高专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区学科带头人”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构建新静安区教育人才高地、加速形成各学科领军人才的需要。做好学科带头人履职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学科带头人积极进行师德示范(爱心学校、结对困难学生)、参与教科研(主持课题、发表论文、开发校本课程)、发挥学科示范辐射作用(开课、带教)提升该学科的区域整体水平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本人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进一步改进“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遵循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原则,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和专家型研究群体。进一步优化园长培养机制,根据静安教育实际,制定园长分层培养的个性化举措,有针对性地实施园长培训。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逐步纳入全区教师区级培训序列,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园本培训的指导。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干部、教师专业发展需
求,梯度性培养一批享有较高声誉的学前教育教科研专家、名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以达到建设一支满足静安高品质学前教育需求的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精进的保教队伍的目标。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静安区教育局
2020年4月20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