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对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已经解决
孙彦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在静安区鼓励中小学购买社会足球俱乐部为学校“课后课”服务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静安区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工作要求,以新时代发达城区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改革再破冰、顶层再设计,积极与社会各方互动协作,推动“三段式”课后服务再升级。
一是在夯实学校主体责任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形式,整合系统外多方资源,形成涵盖“人格与修养、人文与艺术、科技与创意、运动与健康、生活与劳动”五大领域百余门优质课程的区域“快乐共享课表”,为学校提供“自助点餐”式课后服务;二是静安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与街道社区深度合作共建,共同推出“社区合作课表”,让学生的学习从校园走向社区社会,延展区域内学生的课后服务时空;三是计划发挥家长是“学生成长第一任教师”的作用,建立“亲子共育课表”,实现学生成人成才的共同愿景。
校园足球是我区校园体育运动的推进项目,也是“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至2012年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成立以来,我区从最初的17所中小学发展至今已经有36所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其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17所。
通过体教融合,区二少体及足协的免费派送专职教练,已初步形成从U7到U15的精英梯队体系;通过全国及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已培训多批校园专兼职足球师资力量;通过市、区两级足协的公益培训,推进每校至少有一名具备D级教练资质的学校足球教练。校园足球教师主要负责普及,确保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学校足球教练主要负责提高,在学校普及基础上组建校队、兴趣班、社团;专职教练主要负责提升,在各学校校队的基础上选择优秀人才,开展精英训练。同时,为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部分学校已经通过学校购买的形式与具备资质的足球俱乐部等社会团体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体验与提高。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校园足球良性发展体系,校园足球运动参与面及参与度也逐步提高,为实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培养大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战略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静安区教育局
2022年6月13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