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教育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磅发布“1+3”行动计划
4月30日,静安区召开教育大会,发布《静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3”系列文件》。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出席会议并讲话,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区政协主席丁宝定、区委副书记徐静、副区长龙婉丽等领导参会。
会上,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教育强区建设,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扎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钟晓咏提出五个“牢牢把握”:一是牢牢把握根本遵循,坚持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教育强区建设;二是牢牢把握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三是牢牢把握根本支撑,扎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四是牢牢把握根本追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牢牢把握根本依靠,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静安区将持续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教育强区建设静安篇章。
深刻把握教育强区战略意义,多维度推进教育发展
会议指出,建设教育强区意义重大。在政治属性上,静安作为中心城区,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确保教育领域为党的坚强阵地。从人民属性出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战略属性层面,要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代表上海水平的卓越城区。
为达成目标,会议提出多方面要求。要紧扣立德树人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级,办好家门口学校,将优质资源向“一老一小”延伸;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让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拓宽教育视野,开门办教育,加大国际合作,凝聚社会共识,守护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强化党的领导,健全教育领导体制,加大宣传,凝聚教育强区建设合力。
沈炜指出,静安作为教育高地,需发挥优势。要以系统思维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深化“五育并举”;以创新驱动激发教育动能,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数字转型重塑教育范式,打造“智慧教育静安模式”。他表示,市教卫党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静安区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政策创新、资源配置、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发布“1+3”行动计划,明确教育发展路径
副区长龙婉丽发布并介绍了《静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3”系列文件》。该文件立足静安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打造教育强区样本。
其中,《静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打造与国际静安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和现代化为动力,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目标是到2027年,提升教育质效,增强创新活力和治理效能,形成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为实现目标,制定了六项重点任务,包括党建引领、五育并举、质量精进、改革攻坚、人才强基和资源优化,并配有保障措施与时间表、路线图。
三个专项实施方案亮点突出。《静安区“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5—2027)》提出用三年时间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以市级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依托静安106处红色资源,打造覆盖静安基础教育全学段的思政课程群,培育100门区级“中国系列”课程、1000节思政精品课。《静安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5—2027)》把握教育人才新要求,坚持人才优先,通过构建专业发展图谱、优化能力提升体系、搭建辐射平台、强化支持关爱体系,提升人才队伍水平。《静安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项实施方案(2025—2027)》发挥科学教育基础性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一体两翼”实践图景,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育三项工程,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会上,区委副书记、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静传达了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区教育党工委、区规划资源局、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作交流发言,还成立了静安区教育系统首批专家智库,为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及区相关部门、街镇、教育系统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