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幼小科学衔接,赋能儿童健康成长——指向儿童“秩序感”培育的“大宁”行动
2022年12月21日下午1:30,静安教育学术季“深化幼小科学衔接,赋能儿童健康成长”主题专场在线上召开。活动由静安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员斯菲主持,由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和大宁国际幼儿园教育集团、上海市绿岛幼儿园共同承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教研员陈群波、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区域内小幼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学前教研员、教育局小幼衔接项目组全体成员以及静安区小幼两个学段的校园长和老师们参加了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黄瑾书记带领的研究团队也在线共同参与。
2个教育集团,7所园校,400名教师,4000名学生……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和大宁国际幼儿园教育集团、上海市绿岛幼儿园这一规模宏大的幼小衔接联盟体,通过数字故事、微报告和微论坛,讲述了他们科学衔接的故事。数字故事,从“启航”“愿景”“追溯”“认识”“行动”等五个部分,讲述了大宁社区幼小衔接联盟的渊源、儿童“秩序感”培育主题的确定和联盟成立以来的思考与探索,展现了多元协同、深度研究、双向奔赴的“大宁”行动。
微报告由大宁国际幼儿园王琳老师和大宁国际小学邵苓苓老师共同发布。大宁国际幼儿园是儿童“秩序感”培育研究的先行者,王琳围绕秩序感研究的关键问题,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个角度,介绍了“秩序感”培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和推进经验。大宁国际幼儿园是儿童“秩序感”培育研究的先行者,王琳围绕秩序感研究的关键问题,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个角度,介绍了“秩序感”培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和推进经验。邵苓苓则立足幼小衔接联盟的研究基础和行动方案,介绍了小学在学习和汲取幼儿园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关注小学学段的进阶性特征,进而形成幼小双向科学衔接的突破点,并就联盟的行动目标、研修机制及预期成果进行了发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教研员陈群波博士做专家点评。他从国家政策颁布和上海教育落实两个层面,重申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指导要点;并充分肯定静安幼小衔接工作在课题引领、区域规划、资源整合、机制落实和行动实践领域所做出的重要探索。同时,结合本次现场展示的指向儿童秩序感培育的“大宁”行动,他指出,“大宁”行动与课改趋势不谋而合,对于打破学段壁垒、打破学科边界、创新多元的协同机制,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大宁”行动不仅体现了幼小双向衔接,更体现了幼小科学衔接。陈群波博士还提出一点建议,期待能够在关注儿童核心素养衔接和学习方式衔接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课程内容的衔接。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行动研究的效能,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就后阶段的工作提出三点工作要求:第一,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及时总结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成果。第二,要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加强教研部门和学校的联动,加强学校研究和区域重大课题的对接,丰富幼小衔接的策略和路径。第三,进一步聚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加强区域层面幼小衔接教师培训课程的研发,积极创设学校为本的幼小衔接教师研学文化。
深化幼小科学衔接,赋能儿童健康成长,静安教育在行动。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