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海
  • 静安人大
  • 静安政协
无障碍浏览
繁體版
日本语
Francais
English
  • 首页
  • 静安新闻
  • 信息公开
  • 政民互动
  • 一网通办
  • 公共服务
  • 静安概览

当前位置: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新时代学习所

援疆党员干部何思哲:“引客入喀”注入新活力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0-12-21 阅读次数:】 【推荐】 【纠错】 【收藏】 【字号: 大 中 小 】 【我要打印】

今年3月,静安区第十批援疆干部一行25人,告别家人和故土,来到新疆喀什巴楚县,为静安援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25名静安“援疆人”将青春热血化作援疆路上的汗水与足印,助力巴楚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巴楚人民心中留下静安人民最深厚的情谊。

何思哲同志作为第十批上海援疆党员干部,援派到巴楚多来提巴格乡工作以来,恪尽职守,协管农业产业发展、旅游等。作为分支产品营销组成员,运用上海援疆资源,帮助巴楚农副产品进一步打开了内地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直播、订单农业、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推广销售巴楚农特产品800余吨,累计销售金额1300余万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力量,对接上海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引客入喀”,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一、吸纳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

联动各企业、学校及机关食堂,加大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特别是扶贫产品的采购,同时与蔬菜供应点配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福利的发放更多倾向于扶贫产品,引导消费扶贫模式。

二、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助推消费扶贫

拓展盒马鲜生、京东、天猫、有赞等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电商平台建设力度,建立电商平台供应商及分销市场,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利用网红直播,直播平台优势,聘请当红网络直播对巴楚特色罗布麻茶、切糕、红枣、核桃、巴楚蘑菇、巴楚留香瓜、巴尔楚克羊肉等农产品进行宣传讲解,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利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引流,特别是定向扶贫订单消费引流。利用巴楚电商县域公共品牌“蜜洲农场”,大力宣传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和推介力度,首先让消费者知道巴楚农产品,再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推广活动,让消费者看到并体验到产品,逐步建立对品牌和产品的“粘度”,拓展巴楚农产品疆外市场,帮助农户把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建立京东巴楚扶贫馆,利用主流电商平台宣传推广巴楚特色农副产品。

三、打通供应链条,解决巴楚农产品“出疆难”“出疆贵”问题

在河北沧州、山东临沂等大型红枣批发市场,对接采购商、供应商、经销商渠道,增加巴楚农副产品上行口径。在上海市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及分仓,在各大品牌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机场、车站等经营性场所和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开设巴楚县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拓宽巴楚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加强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拓展销售途径

在上海建立线下体验店、展示厅,利用对口援疆省市一线资源,充分推介巴楚特色农副产品。并设立扶贫超市和扶贫专柜,县域电商借助“双线九进”助推农产品上行品牌工作,发挥县域电商一端连接产地、一端对接市场的优势,成为“双线九进”供应链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举办“吃瓜大赛”社区展销会、“双线九进”喀什年货进上海展销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双线九进”喀什特产馆、巴楚留香瓜上海发布会、社区品鉴会、线下行为艺术展、上海大巴扎活动等多场大型推广活动。

五、加强电子商务营销,拓展销售途径

通过“双线九进”,巴楚农产品在上海全面出击,采取“线上销售,线下推广+宣传+销售”策略,有效向上海推介优质巴楚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发挥县域电商平台优势,抓住上海中老年市民习惯线下选购、年轻白领习惯线上网购的消费习惯,打出“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推广口号,采取双线联动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营销平台推广,创新宣传方式,与网络媒体开展营销合作,提前发布线上线下活动信息,以抽取幸运关注者,寄送喀什特色农产品“品鉴包”的方式,吸引市民关注和参与,信息阅读量累计超过30万+,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双提升。“九进”广泛覆盖,充分调动助力扶贫攻坚的能动性,分头对接派出单位,争取各方支持。迅速做好巴楚特色农产品“进商圈、进社区、进菜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地铁、进宾馆、进银行”活动的场地协调、展销方案、合作对接、报批流程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全面覆盖的“九进”推广模式。

六、加快“快递下乡”工程

结合农村电商综合示范项目,加强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乡镇服务站、村级合伙人的培训,发挥带头作用,利用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网上直播直销,让更多的网络受众了解到巴楚特色产品。鼓励巴楚电商企业、网商、微商设立特色农产品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结合县域电商循环,通过电子商务作为消费扶贫的重要抓手,增加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上行通道,加快各乡镇微型工厂农产品、工业品周转速度,建立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扩大扶贫产品市场。同时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消费扶贫台账,及时了解及调整供需关系。继续推进农村电商运营与配送体系,促成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多元化经营,鼓励开展农资经销、代买代购、网络充值、保险代办、普惠金融、快递代收代派、农技指导等综合服务。建立电子商务示范站点,发挥站长综合运营指导、农产品信息采集等服务能力,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完善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验证码:*
    验证码

004009009006 > 首页>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新时代学习所 >新闻详情

援疆党员干部何思哲:“引客入喀”注入新活力

朗读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0-12-21 15:05

阅读次数:

打印
分享到:

今年3月,静安区第十批援疆干部一行25人,告别家人和故土,来到新疆喀什巴楚县,为静安援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25名静安“援疆人”将青春热血化作援疆路上的汗水与足印,助力巴楚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巴楚人民心中留下静安人民最深厚的情谊。

何思哲同志作为第十批上海援疆党员干部,援派到巴楚多来提巴格乡工作以来,恪尽职守,协管农业产业发展、旅游等。作为分支产品营销组成员,运用上海援疆资源,帮助巴楚农副产品进一步打开了内地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直播、订单农业、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推广销售巴楚农特产品800余吨,累计销售金额1300余万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力量,对接上海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引客入喀”,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一、吸纳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

联动各企业、学校及机关食堂,加大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特别是扶贫产品的采购,同时与蔬菜供应点配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福利的发放更多倾向于扶贫产品,引导消费扶贫模式。

二、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助推消费扶贫

拓展盒马鲜生、京东、天猫、有赞等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电商平台建设力度,建立电商平台供应商及分销市场,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利用网红直播,直播平台优势,聘请当红网络直播对巴楚特色罗布麻茶、切糕、红枣、核桃、巴楚蘑菇、巴楚留香瓜、巴尔楚克羊肉等农产品进行宣传讲解,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利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引流,特别是定向扶贫订单消费引流。利用巴楚电商县域公共品牌“蜜洲农场”,大力宣传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和推介力度,首先让消费者知道巴楚农产品,再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推广活动,让消费者看到并体验到产品,逐步建立对品牌和产品的“粘度”,拓展巴楚农产品疆外市场,帮助农户把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建立京东巴楚扶贫馆,利用主流电商平台宣传推广巴楚特色农副产品。

三、打通供应链条,解决巴楚农产品“出疆难”“出疆贵”问题

在河北沧州、山东临沂等大型红枣批发市场,对接采购商、供应商、经销商渠道,增加巴楚农副产品上行口径。在上海市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及分仓,在各大品牌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机场、车站等经营性场所和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开设巴楚县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拓宽巴楚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加强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拓展销售途径

在上海建立线下体验店、展示厅,利用对口援疆省市一线资源,充分推介巴楚特色农副产品。并设立扶贫超市和扶贫专柜,县域电商借助“双线九进”助推农产品上行品牌工作,发挥县域电商一端连接产地、一端对接市场的优势,成为“双线九进”供应链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举办“吃瓜大赛”社区展销会、“双线九进”喀什年货进上海展销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双线九进”喀什特产馆、巴楚留香瓜上海发布会、社区品鉴会、线下行为艺术展、上海大巴扎活动等多场大型推广活动。

五、加强电子商务营销,拓展销售途径

通过“双线九进”,巴楚农产品在上海全面出击,采取“线上销售,线下推广+宣传+销售”策略,有效向上海推介优质巴楚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发挥县域电商平台优势,抓住上海中老年市民习惯线下选购、年轻白领习惯线上网购的消费习惯,打出“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推广口号,采取双线联动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营销平台推广,创新宣传方式,与网络媒体开展营销合作,提前发布线上线下活动信息,以抽取幸运关注者,寄送喀什特色农产品“品鉴包”的方式,吸引市民关注和参与,信息阅读量累计超过30万+,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双提升。“九进”广泛覆盖,充分调动助力扶贫攻坚的能动性,分头对接派出单位,争取各方支持。迅速做好巴楚特色农产品“进商圈、进社区、进菜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地铁、进宾馆、进银行”活动的场地协调、展销方案、合作对接、报批流程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全面覆盖的“九进”推广模式。

六、加快“快递下乡”工程

结合农村电商综合示范项目,加强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乡镇服务站、村级合伙人的培训,发挥带头作用,利用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网上直播直销,让更多的网络受众了解到巴楚特色产品。鼓励巴楚电商企业、网商、微商设立特色农产品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结合县域电商循环,通过电子商务作为消费扶贫的重要抓手,增加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上行通道,加快各乡镇微型工厂农产品、工业品周转速度,建立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扩大扶贫产品市场。同时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消费扶贫台账,及时了解及调整供需关系。继续推进农村电商运营与配送体系,促成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多元化经营,鼓励开展农资经销、代买代购、网络充值、保险代办、普惠金融、快递代收代派、农技指导等综合服务。建立电子商务示范站点,发挥站长综合运营指导、农产品信息采集等服务能力,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完善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专业词注释:

返回顶部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
网站地图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