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讲话精神,静安区将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全面部署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全区上下协同发力,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物业投诉“削峰斩尾”,持续探索高校学生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数字赋能、能力提升、司法赋能等创新性举措,奋力推动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走在前列。
即日起,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推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行时】栏目。将全面展现静安区在显著增强组织引领力、稳步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突破治理难题、巩固深化共治格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您呈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治理的“静安路径”。
“我家楼道灯不亮,在微信群里说了一声,物业师傅很快就来修好了,比以前打热线还快!”住在芷江西路街道芷江西路123弄的陈阿姨,近来对小区物业服务的变化赞不绝口。这种“群里一说,马上就办”的便捷,正是该居民区在“百日攻坚”行动中探索出的新气象。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曾经物业工单不断的小区,在刚过去的8月和9月,竟然实现了物业投诉工单“零”的突破。
自今年夏天启动“百日攻坚”行动以来,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在党总支带领下,围绕“有效提高物业报修响应速度、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重要目标,联合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推出四项务实举措,推动小区物业服务悄然改变。
物业“进群”,服务跑在投诉前
过去,居民遇到维修、保洁等问题,往往要通过热线辗转反映。如今,物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实名加入小区微信群和楼组群,直接倾听居民声音。群里一有反映楼道堆物、公共维修、绿化损坏等问题,就立即认领、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力争“小事不出楼群”。
“以前居民报修要层层转达,现在群里直接@我们就可以。”物业经理坦言,刚开始压力很大,但效果立竿见影。无论是公共区域报修,还是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居民在群里一发,物业人员立刻“线上接单”,服务从过去的“被动接单”变成了“主动治理”,很多“小事”在楼组群里就解决了,实现了“未诉先办”。
开通直线电话,给报修装上“快捷键”
除了线上发力,线下渠道也在做“减法”。针对962121热线报修存在的流转延时问题,居民区做了一次“流程再造”。如今,在每个楼道的公告栏和各个微信群里,物业办公室的直线电话清晰醒目。简化环节后,维修响应更快,居民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我们鼓励居民遇到问题,优先打这个电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少一个中转环节,就为居民节省一段等待时间。”这条“直通车”式的报修热线,用更快捷、更直接的服务,赢得了居民们的理解和信任。
“三驾马车”齐巡查,问题隐患早发现
“你看这处松动的栏杆,就是我们上周巡查时发现的,当场就通知物业做了加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险。”一位业委会成员指着修复好的栏杆说。这种常态化的联合巡查,将大量问题消化在了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应诉”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依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合署办公的优势,小区建立起日常联合巡查机制。巡查队主动检查环境卫生、设施安全、车辆停放等问题,督促物业现场整改或限时解决,变“被动接单”为“主动治理”。
工作透明化,相互信任建在心间
物业每天干了啥?居民心里没底,就容易产生误解。为此,物业公司定期在居民群发布日常工作图文,包括维修进展、绿化养护、飞线整治等。“原来物业默默做了这么多事!”居民张先生看着群里发布的维修前后对比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种“阳光作业”的方式,既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让物业的辛勤付出被大家看见,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
四项举措推行后,物业响应速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7月以来物业类工单持续下降,8月、9月工单数甚至为零。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党总支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巩固现有成效,持续优化物业服务,努力构建党组织引领、物业落实、业委会与居民共同监督的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10-22 09:37
阅读次数: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讲话精神,静安区将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全面部署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全区上下协同发力,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物业投诉“削峰斩尾”,持续探索高校学生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数字赋能、能力提升、司法赋能等创新性举措,奋力推动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走在前列。
即日起,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推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行时】栏目。将全面展现静安区在显著增强组织引领力、稳步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突破治理难题、巩固深化共治格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您呈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治理的“静安路径”。
“我家楼道灯不亮,在微信群里说了一声,物业师傅很快就来修好了,比以前打热线还快!”住在芷江西路街道芷江西路123弄的陈阿姨,近来对小区物业服务的变化赞不绝口。这种“群里一说,马上就办”的便捷,正是该居民区在“百日攻坚”行动中探索出的新气象。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曾经物业工单不断的小区,在刚过去的8月和9月,竟然实现了物业投诉工单“零”的突破。
自今年夏天启动“百日攻坚”行动以来,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在党总支带领下,围绕“有效提高物业报修响应速度、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重要目标,联合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推出四项务实举措,推动小区物业服务悄然改变。
物业“进群”,服务跑在投诉前
过去,居民遇到维修、保洁等问题,往往要通过热线辗转反映。如今,物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实名加入小区微信群和楼组群,直接倾听居民声音。群里一有反映楼道堆物、公共维修、绿化损坏等问题,就立即认领、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力争“小事不出楼群”。
“以前居民报修要层层转达,现在群里直接@我们就可以。”物业经理坦言,刚开始压力很大,但效果立竿见影。无论是公共区域报修,还是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居民在群里一发,物业人员立刻“线上接单”,服务从过去的“被动接单”变成了“主动治理”,很多“小事”在楼组群里就解决了,实现了“未诉先办”。
开通直线电话,给报修装上“快捷键”
除了线上发力,线下渠道也在做“减法”。针对962121热线报修存在的流转延时问题,居民区做了一次“流程再造”。如今,在每个楼道的公告栏和各个微信群里,物业办公室的直线电话清晰醒目。简化环节后,维修响应更快,居民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我们鼓励居民遇到问题,优先打这个电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少一个中转环节,就为居民节省一段等待时间。”这条“直通车”式的报修热线,用更快捷、更直接的服务,赢得了居民们的理解和信任。
“三驾马车”齐巡查,问题隐患早发现
“你看这处松动的栏杆,就是我们上周巡查时发现的,当场就通知物业做了加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险。”一位业委会成员指着修复好的栏杆说。这种常态化的联合巡查,将大量问题消化在了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应诉”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依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合署办公的优势,小区建立起日常联合巡查机制。巡查队主动检查环境卫生、设施安全、车辆停放等问题,督促物业现场整改或限时解决,变“被动接单”为“主动治理”。
工作透明化,相互信任建在心间
物业每天干了啥?居民心里没底,就容易产生误解。为此,物业公司定期在居民群发布日常工作图文,包括维修进展、绿化养护、飞线整治等。“原来物业默默做了这么多事!”居民张先生看着群里发布的维修前后对比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种“阳光作业”的方式,既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让物业的辛勤付出被大家看见,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
四项举措推行后,物业响应速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7月以来物业类工单持续下降,8月、9月工单数甚至为零。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党总支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巩固现有成效,持续优化物业服务,努力构建党组织引领、物业落实、业委会与居民共同监督的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