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讲话精神,静安区将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全面部署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全区上下协同发力,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物业投诉“削峰斩尾”,持续探索高校学生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数字赋能、能力提升、司法赋能等创新性举措,奋力推动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走在前列。
即日起,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推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行时】栏目。将全面展现静安区在显著增强组织引领力、稳步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突破治理难题、巩固深化共治格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您呈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治理的“静安路径”。
中山北路,车流不息。金甸大楼矗立在这条主干道旁,这座1997年建成的商住两用建筑,见证了城市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然而,岁月留下的不只是记忆,还有日益严峻的维护压力。由于小区房龄较长,历经多轮改造工程后,维修资金账户余额已低于50%。2025年,经排查发现大楼面临着一个关乎安全的紧迫问题——消防设施亟须全面更新,这让维修资金账户面临更大压力。
资金告急:一个老旧小区的现实困境
走进金甸大楼,1层商铺熙熙攘攘,2—9层办公区域人来人往,10—20层住宅区则充满着生活气息。楼内现有企业21家,居民60户,是城市多元化生活的缩影。
“虽然金甸大楼每年有约11万元的公益性收入补充,但由于房龄较长,历经多轮改造后,维修资金账户余额已低于50%。”芷江西路街道协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艺珺介绍道,“维修资金是住宅小区的‘养老钱’和‘保命钱’,当余额亮起红灯时,就需要启动续筹机制,否则遇到紧急情况将无钱可用。”
党建引领: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芷享宜学综合网格将金甸大楼工作作为攻坚任务。协和居民区党总支扛起主体责任,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全面分析资金缺口、消防隐患与居民意愿;街道城运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律师等积极提供法律政策指导。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在金甸大楼,”张艺珺回忆道,“白天走访居民,开会研究方案,还要组织答疑会。”
经过与居民的反复沟通,最终确定采用“物业费在现有基础上每月涨价0.1元/月/平方米,同时根据每户维修资金账户余额情况,低于30%的收取0.2元/月/平方米,高于30%的收取0.1元/月/平方米用于补充维修资金”的方案。
这一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既避免了业主一次性大额支出的压力,又通过小幅月度分摊实现了维修资金的持续性补充,同步推动小区物业服务质价相符。
信任累积:过往成效成关键
方案确定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居民区党总支迅速组建以党员骨干、居委会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和楼组长为主的“政策宣传队”。他们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开展分层沟通。
“针对商户,我们结合经营实际强调消防安全的经营保障意义;针对老年住户,我们采用更通俗的方式讲解方案;针对租户,我们通过电话、微信和线下约谈联系房东说明。”一位党员志愿者介绍道。
期间,宣传队累计上门70余次,线上沟通30余次,确保宣传无死角。
对于普遍存在的政策疑问,党总支召开4次社区“1+5+X”联席会议和2场面向全体居民的专题答疑会。在会上,专业人士明确表示,消防改造费用依法应从维修资金中列支,且当前余额已接近预警线,若不及时续筹将影响物业服务正常开展,有效提升业主对续筹紧迫性的认知。
这种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2023年以来,金甸大楼小区通过更换物业公司,推动物业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本届业委会在任期内曾使用维修资金推进多项改造,包括电梯更换、水管更新、路面修整、泵房改造和监控系统升级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本次续筹方案赢得了民心。
一位工作人员指着大楼新安装的监控摄像头说:“居民们看到维修资金用在了刀刃上,自然更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
谈及此次维修资金续筹方案,居民表示:“一开始确实有顾虑,但想到业委会之前用维修资金推进的电梯改造、水管更新等项目都很成功,小区环境确实有了很大提升,所以最终投了赞成票。”
与此同时,小区健全了“6+N”信息公开机制,开展住宅小区年度审计,实现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公开率100%,审计覆盖率达到100%,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使用的透明度大幅提升。
“现在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清清楚楚,我们交钱也交得放心。”居民刘阿婆说。
多元探索:维修资金续筹的街道实践
金甸大楼的维修资金续筹方案,是芷江西路街道多元化探索的一部分。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聚龙大厦,我们试点推动维修资金续筹至首次归集金额的50%;在三兴大楼,将政府补偿的公益性收入纳入维修资金账户;在金甸大楼则通过物业费调价实现持续补充。”
街道还计划与区房管局研究住房公积金补充维修资金的可行路径,为老旧小区维修资金问题寻找更多解决方案。
“社区治理没有捷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精准施策,才能实现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
金甸大楼的维修资金续筹过程,是一场生动的基层民主实践。从最初的疑虑重重,到逐渐理解,再到最终支持,居民们通过这一过程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场成功的“资金突围”,不仅为金甸大楼赢得了安全的居住环境,更为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10-13 09:26
阅读次数: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讲话精神,静安区将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全面部署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全区上下协同发力,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物业投诉“削峰斩尾”,持续探索高校学生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数字赋能、能力提升、司法赋能等创新性举措,奋力推动静安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走在前列。
即日起,为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推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行时】栏目。将全面展现静安区在显著增强组织引领力、稳步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突破治理难题、巩固深化共治格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您呈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治理的“静安路径”。
中山北路,车流不息。金甸大楼矗立在这条主干道旁,这座1997年建成的商住两用建筑,见证了城市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然而,岁月留下的不只是记忆,还有日益严峻的维护压力。由于小区房龄较长,历经多轮改造工程后,维修资金账户余额已低于50%。2025年,经排查发现大楼面临着一个关乎安全的紧迫问题——消防设施亟须全面更新,这让维修资金账户面临更大压力。
资金告急:一个老旧小区的现实困境
走进金甸大楼,1层商铺熙熙攘攘,2—9层办公区域人来人往,10—20层住宅区则充满着生活气息。楼内现有企业21家,居民60户,是城市多元化生活的缩影。
“虽然金甸大楼每年有约11万元的公益性收入补充,但由于房龄较长,历经多轮改造后,维修资金账户余额已低于50%。”芷江西路街道协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艺珺介绍道,“维修资金是住宅小区的‘养老钱’和‘保命钱’,当余额亮起红灯时,就需要启动续筹机制,否则遇到紧急情况将无钱可用。”
党建引领: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芷享宜学综合网格将金甸大楼工作作为攻坚任务。协和居民区党总支扛起主体责任,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全面分析资金缺口、消防隐患与居民意愿;街道城运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律师等积极提供法律政策指导。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在金甸大楼,”张艺珺回忆道,“白天走访居民,开会研究方案,还要组织答疑会。”
经过与居民的反复沟通,最终确定采用“物业费在现有基础上每月涨价0.1元/月/平方米,同时根据每户维修资金账户余额情况,低于30%的收取0.2元/月/平方米,高于30%的收取0.1元/月/平方米用于补充维修资金”的方案。
这一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既避免了业主一次性大额支出的压力,又通过小幅月度分摊实现了维修资金的持续性补充,同步推动小区物业服务质价相符。
信任累积:过往成效成关键
方案确定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居民区党总支迅速组建以党员骨干、居委会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和楼组长为主的“政策宣传队”。他们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开展分层沟通。
“针对商户,我们结合经营实际强调消防安全的经营保障意义;针对老年住户,我们采用更通俗的方式讲解方案;针对租户,我们通过电话、微信和线下约谈联系房东说明。”一位党员志愿者介绍道。
期间,宣传队累计上门70余次,线上沟通30余次,确保宣传无死角。
对于普遍存在的政策疑问,党总支召开4次社区“1+5+X”联席会议和2场面向全体居民的专题答疑会。在会上,专业人士明确表示,消防改造费用依法应从维修资金中列支,且当前余额已接近预警线,若不及时续筹将影响物业服务正常开展,有效提升业主对续筹紧迫性的认知。
这种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2023年以来,金甸大楼小区通过更换物业公司,推动物业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本届业委会在任期内曾使用维修资金推进多项改造,包括电梯更换、水管更新、路面修整、泵房改造和监控系统升级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本次续筹方案赢得了民心。
一位工作人员指着大楼新安装的监控摄像头说:“居民们看到维修资金用在了刀刃上,自然更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
谈及此次维修资金续筹方案,居民表示:“一开始确实有顾虑,但想到业委会之前用维修资金推进的电梯改造、水管更新等项目都很成功,小区环境确实有了很大提升,所以最终投了赞成票。”
与此同时,小区健全了“6+N”信息公开机制,开展住宅小区年度审计,实现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公开率100%,审计覆盖率达到100%,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使用的透明度大幅提升。
“现在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清清楚楚,我们交钱也交得放心。”居民刘阿婆说。
多元探索:维修资金续筹的街道实践
金甸大楼的维修资金续筹方案,是芷江西路街道多元化探索的一部分。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聚龙大厦,我们试点推动维修资金续筹至首次归集金额的50%;在三兴大楼,将政府补偿的公益性收入纳入维修资金账户;在金甸大楼则通过物业费调价实现持续补充。”
街道还计划与区房管局研究住房公积金补充维修资金的可行路径,为老旧小区维修资金问题寻找更多解决方案。
“社区治理没有捷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精准施策,才能实现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
金甸大楼的维修资金续筹过程,是一场生动的基层民主实践。从最初的疑虑重重,到逐渐理解,再到最终支持,居民们通过这一过程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场成功的“资金突围”,不仅为金甸大楼赢得了安全的居住环境,更为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