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门禁构筑的“铜墙铁壁”下,社区工作者如何叩开居民的心门?面对青年白领“996”作息与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双重夹击,基层服务如何精准触达?大宁路街道云荣居民区党总支以一场精心准备的“敲门行动”给出了答案。
走访前
绘制“走访分析图”
打好“敲门时间差”
动态更新的“走访分析图”
走进云荣居委会的办公室,一面巨大的“走访分析图”便映入眼帘。图上不仅细化到楼栋和室号,还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颜色的标签,标注青年家庭、老年群体、租户等分类标签,锁定重点走访对象。通过这张分析图,社区工作者得以更细致地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如贴有“关爱”标签的就需要加大走访频次;分析居民出入高峰期,针对全职妈妈、老年人等群体标注“白天走访区”,对双职工家庭划定“晚间+周末走访区”,提升入户效率。
灵活高效的“预约触达”机制
结合社区居住结构年轻化特征,面对白天大门紧闭的情况,云荣居民区党总支创新工作方法,采用“预约上门”机制,借助电话沟通、微信等多元渠道,与居民约定一个最合适的“见面时间”,确保每次沟通都能实现“面对面”交流。对于无法预约的住户,通过张贴走访预告、微信公众号推文宣传等,让居民知晓近期走访事项、联系信息,实现100%触达提醒。
走访中
需求采集+治理协同
叩开“连心门”
多元方式精准问需
拉家常式沟通:了解家庭情况、生活需求,现场解答问题;
结构化问卷辅助:设计《“四百”入户大走访调查问卷》(涵盖基本信息、服务评价、意见建议等4大类20余项),重点收集家政服务、育儿困惑、社区融入等20余条需求;
专项调研联动:结合业委会筹建,设计《业主委员会组建民意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意见表700余份,为业委会组建提供数据支撑。
宣传与共建双推进
“5分钟微课堂”:同步开展反诈骗、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宣传;
“社区地图”推广:制作便民地图,标注社区服务场地、便民信息,帮助居民快速熟悉社区资源。
走访后
需求导向+精准服务
激活“治理力”
青年群体“红绿配·双色青春”自治项目
根据“四百”走访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云荣居民区党总支进行了分类、归纳,首当其冲的便是青年群体关心的育儿教育、亲子服务。以党建带团建,推出职业体验、亲子手工、科普课堂等活动,孵化“红领巾护林队”“云荣青年理事会”等团队,既解决育儿教育需求,又撬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
全龄文娱
共享空间“动静相宜”
面对社区的文娱需求,云荣居民区党总支最大化利用西部党群服务中心共享空间资源,合唱队、舞蹈队、沪剧队、乒乓球队、布艺团队轮番上阵,手工类、唱跳类动静相宜,多维度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便民生活
升级“双场次”果蔬集市
此外,针对社区买菜难问题,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协调各方资源,深化党建联建共建,充分考虑居民作息、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在现有周三便民果蔬集市的基础上,新增周六上午的场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实惠的果蔬产品。
大宁路街道云荣居民区党总支通过“铁脚板”丈量民情、“数据云”洞察需求,将“敲不开的门”转化为“民情直达的窗”,推动高端商品房社区从“陌生人社会”向“治理共同体”转型。这种有智慧的温情、有逻辑的共情,不仅提升了云荣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更是为同类型社区提供了“需求在走访中发现、服务在互动中落地”的治理启示。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6-18 09:29
阅读次数:
在智能门禁构筑的“铜墙铁壁”下,社区工作者如何叩开居民的心门?面对青年白领“996”作息与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双重夹击,基层服务如何精准触达?大宁路街道云荣居民区党总支以一场精心准备的“敲门行动”给出了答案。
走访前
绘制“走访分析图”
打好“敲门时间差”
动态更新的“走访分析图”
走进云荣居委会的办公室,一面巨大的“走访分析图”便映入眼帘。图上不仅细化到楼栋和室号,还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颜色的标签,标注青年家庭、老年群体、租户等分类标签,锁定重点走访对象。通过这张分析图,社区工作者得以更细致地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如贴有“关爱”标签的就需要加大走访频次;分析居民出入高峰期,针对全职妈妈、老年人等群体标注“白天走访区”,对双职工家庭划定“晚间+周末走访区”,提升入户效率。
灵活高效的“预约触达”机制
结合社区居住结构年轻化特征,面对白天大门紧闭的情况,云荣居民区党总支创新工作方法,采用“预约上门”机制,借助电话沟通、微信等多元渠道,与居民约定一个最合适的“见面时间”,确保每次沟通都能实现“面对面”交流。对于无法预约的住户,通过张贴走访预告、微信公众号推文宣传等,让居民知晓近期走访事项、联系信息,实现100%触达提醒。
走访中
需求采集+治理协同
叩开“连心门”
多元方式精准问需
拉家常式沟通:了解家庭情况、生活需求,现场解答问题;
结构化问卷辅助:设计《“四百”入户大走访调查问卷》(涵盖基本信息、服务评价、意见建议等4大类20余项),重点收集家政服务、育儿困惑、社区融入等20余条需求;
专项调研联动:结合业委会筹建,设计《业主委员会组建民意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意见表700余份,为业委会组建提供数据支撑。
宣传与共建双推进
“5分钟微课堂”:同步开展反诈骗、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宣传;
“社区地图”推广:制作便民地图,标注社区服务场地、便民信息,帮助居民快速熟悉社区资源。
走访后
需求导向+精准服务
激活“治理力”
青年群体“红绿配·双色青春”自治项目
根据“四百”走访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云荣居民区党总支进行了分类、归纳,首当其冲的便是青年群体关心的育儿教育、亲子服务。以党建带团建,推出职业体验、亲子手工、科普课堂等活动,孵化“红领巾护林队”“云荣青年理事会”等团队,既解决育儿教育需求,又撬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
全龄文娱
共享空间“动静相宜”
面对社区的文娱需求,云荣居民区党总支最大化利用西部党群服务中心共享空间资源,合唱队、舞蹈队、沪剧队、乒乓球队、布艺团队轮番上阵,手工类、唱跳类动静相宜,多维度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便民生活
升级“双场次”果蔬集市
此外,针对社区买菜难问题,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协调各方资源,深化党建联建共建,充分考虑居民作息、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在现有周三便民果蔬集市的基础上,新增周六上午的场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实惠的果蔬产品。
大宁路街道云荣居民区党总支通过“铁脚板”丈量民情、“数据云”洞察需求,将“敲不开的门”转化为“民情直达的窗”,推动高端商品房社区从“陌生人社会”向“治理共同体”转型。这种有智慧的温情、有逻辑的共情,不仅提升了云荣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更是为同类型社区提供了“需求在走访中发现、服务在互动中落地”的治理启示。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