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邻宜谊”是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依邻宜谊”取自1011的谐音,寓意为睦邻友好、和谐互助的社区美好愿景。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和悦安邻坊”“绿色家园绘”“活力乐治帆”“幸福民生港”“健康守护圈”五大委员会服务内容,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壮大社区治理“主力军”,促进社区多元力量互通共融,合力打造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家园。
中青年群体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下辖4个自然小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居民区在培育发展“依邻宜谊”应急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鼓励中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事务,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这支中青年志愿服务力量,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积极参与居委会下属各委员会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活动+”“赋能+”“培育+”4大志愿服务模块,从“守护家园”蝶变为“共创家园”,用“青年志愿+”焕新小区治理新活力,共同建设“安全、文明、自治、共治”的幸福家园。
聚焦“服务+”,守好社区平安“防护线”
在党建引领下,应急志愿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巡逻”“专项整治”等社区重要任务,守好社区平安“防护线”。队伍中大部分志愿者是在职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志愿者们仍在节假日与居委会、物业共同进行夜间巡逻工作。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到“电瓶车安全整治行动”中,穿梭在社区各个角落,排查飞线充电等用电安全隐患,并与居委会、物业等工作人员进行联合整治。不仅如此,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志愿者们也主动请缨,与居委会、物业共同开展社区安全防护工作。在强台风“贝碧嘉”来临时,志愿者冒雨与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物业一起进行安全巡查,提醒居民关闭楼道窗户,将花盆、晾衣杆等易落物品及时收回,用实际行动传播着正能量,守护社区家园。
聚力“活动+”,打造多元参与“治理线”
除了“平安防护员”,志愿者们还是社区动员、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为了进一步激发社区亲子家庭、中青年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发挥自身所长,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社区亲子活动。尤其在寒暑假,科普讲座、创意手工、体育运动、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在1011弄居民区轮番展开。尹老师是志愿队伍的一员,也是一名宝妈,同时她也是创意手工的讲师,她表示:“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认真,感觉很有价值。”志愿者唐老师,是一名银行职员,在他的牵线下,银行与社区形成联动,为居民开展防诈骗、识假钞等金融知识讲座。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更多的社区力量被撬动起来,共同参与,自治共治,为社区建设筹谋划策。
做优“赋能+”,搭建志愿服务“保障线”
志愿队伍的赋能激励也是志愿服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居民区党总支结合志愿者们的爱好以及需求,组织开展以志愿群体为主要参与对象的社区足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提升志愿者们的归属感。在志愿队伍与居民们的共同参与和青训中心的场地支持下,以“礼遇志愿者,让爱双循环”为主题的第二届羽毛球赛在居民区拉开帷幕。通过开展体育赛事,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回馈了长期以来为社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许多年轻志愿者表示,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爱,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为社区服务的决心。
助力“培育+”,共织志愿精神“传承线”
在志愿服务开展的同时,居民区还积极挖掘和培育志愿力量,结合志愿者家庭情况,广泛动员志愿者家中的孩子参与,培育“志二代、志三代”,做好志愿精神的发扬与传承。在项目活动中,志愿者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出家门,充当“小助教”。每到寒暑假,他们都会主动到居委会报到,协助居民区完成每一届“依邻宜谊”寒暑期系列活动。无论是在职的志愿者还是“小小志愿者”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社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守护社区安全到参与社区治理,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行动温暖了社区每一个角落。目前,居民区已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志愿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策划更多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吸引更多热心居民的加入,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4-28 16:23
阅读次数:
“依邻宜谊”是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依邻宜谊”取自1011的谐音,寓意为睦邻友好、和谐互助的社区美好愿景。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和悦安邻坊”“绿色家园绘”“活力乐治帆”“幸福民生港”“健康守护圈”五大委员会服务内容,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壮大社区治理“主力军”,促进社区多元力量互通共融,合力打造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家园。
中青年群体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下辖4个自然小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居民区在培育发展“依邻宜谊”应急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鼓励中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事务,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这支中青年志愿服务力量,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积极参与居委会下属各委员会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活动+”“赋能+”“培育+”4大志愿服务模块,从“守护家园”蝶变为“共创家园”,用“青年志愿+”焕新小区治理新活力,共同建设“安全、文明、自治、共治”的幸福家园。
聚焦“服务+”,守好社区平安“防护线”
在党建引领下,应急志愿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巡逻”“专项整治”等社区重要任务,守好社区平安“防护线”。队伍中大部分志愿者是在职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志愿者们仍在节假日与居委会、物业共同进行夜间巡逻工作。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到“电瓶车安全整治行动”中,穿梭在社区各个角落,排查飞线充电等用电安全隐患,并与居委会、物业等工作人员进行联合整治。不仅如此,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志愿者们也主动请缨,与居委会、物业共同开展社区安全防护工作。在强台风“贝碧嘉”来临时,志愿者冒雨与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物业一起进行安全巡查,提醒居民关闭楼道窗户,将花盆、晾衣杆等易落物品及时收回,用实际行动传播着正能量,守护社区家园。
聚力“活动+”,打造多元参与“治理线”
除了“平安防护员”,志愿者们还是社区动员、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为了进一步激发社区亲子家庭、中青年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发挥自身所长,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社区亲子活动。尤其在寒暑假,科普讲座、创意手工、体育运动、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在1011弄居民区轮番展开。尹老师是志愿队伍的一员,也是一名宝妈,同时她也是创意手工的讲师,她表示:“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认真,感觉很有价值。”志愿者唐老师,是一名银行职员,在他的牵线下,银行与社区形成联动,为居民开展防诈骗、识假钞等金融知识讲座。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更多的社区力量被撬动起来,共同参与,自治共治,为社区建设筹谋划策。
做优“赋能+”,搭建志愿服务“保障线”
志愿队伍的赋能激励也是志愿服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居民区党总支结合志愿者们的爱好以及需求,组织开展以志愿群体为主要参与对象的社区足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提升志愿者们的归属感。在志愿队伍与居民们的共同参与和青训中心的场地支持下,以“礼遇志愿者,让爱双循环”为主题的第二届羽毛球赛在居民区拉开帷幕。通过开展体育赛事,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回馈了长期以来为社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许多年轻志愿者表示,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爱,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为社区服务的决心。
助力“培育+”,共织志愿精神“传承线”
在志愿服务开展的同时,居民区还积极挖掘和培育志愿力量,结合志愿者家庭情况,广泛动员志愿者家中的孩子参与,培育“志二代、志三代”,做好志愿精神的发扬与传承。在项目活动中,志愿者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出家门,充当“小助教”。每到寒暑假,他们都会主动到居委会报到,协助居民区完成每一届“依邻宜谊”寒暑期系列活动。无论是在职的志愿者还是“小小志愿者”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社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守护社区安全到参与社区治理,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行动温暖了社区每一个角落。目前,居民区已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志愿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策划更多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吸引更多热心居民的加入,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