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充分发挥“乐邻家事议、乐邻爱健康、乐邻青春季、乐邻助老荟、乐邻靓家园”五大专业委员会项目作用,努力打造“爱乐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激发居民主体意识,促进社区“为我做事”转变为“让我做主”,促进社区内外合力联动,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自治共建、共促发展”新模式。
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1号楼,一梯四户,共24户,是小区第一栋错层成功加装电梯的楼组。在加梯过程中,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了以楼组长毕阿姨等人为代表的楼组“自管小组”,活跃在楼组建设中,带领楼组逐渐形成“问题共议、难题共解、居民共建”的自治氛围。在此基础上,汾西路260弄居民区持续以“自管小组”为载体,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进一步推进楼组治理效能辐射整个社区。
排摸楼组“金点子”让居民有“信心”
在完成汾西路260弄1号楼加梯改造的过程中,楼组“自管小组”作为邻里沟通的重要“枢纽”,搭建了居民协商共议的平台,动员楼组居民共同参与,一起解决问题。电梯的成功加装也激发了楼组自治的新动力,居民们对新装电梯的楼道都非常爱护,希望对楼道进行改造装饰,让楼道变得更加和谐美观。于是,“自管小组”对楼组需求再次进行排摸和汇总,进一步优化楼组更新方案,努力让大家的“金点子”真正落地,让居民心中更有信心。
楼组空间“微更新”让居民更“舒心”
方案确定后,在“自管小组”的带领下,居民们齐心协力对楼组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后的一楼楼道入口成为了楼组的“宣传角”,墙面上挂有小黑板、贴着居民公约、还设置了社区风采展示区,不定时展示志愿风采、活动精彩瞬间等,记录楼组的日常生活;电梯连廊门厅区域变成了居民“议事角”,在这里放有舒适的桌椅,让居民们闲暇时能坐下休憩谈心,共议社区“大小”事;电梯旁则摆满了绿植花卉,楼道内裸露的水管也“穿上新衣”,让来往居民更加“舒心”。
共议共管共治让邻里更“连心”
在美化楼组环境的过程中,居民区党总支以“自管小组”为核心,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与居民们协商共议,共同为楼组建设出谋划策。在楼道“微更新”后,居民们再次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楼道的日常管理维护,由骨干志愿者带头,居民们纷纷踊跃参与,最终形成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定期进行楼组巡逻、绿植养护、电梯清扫的日常管理机制,并约定及时上报楼道公共区域内乱停放、乱堆物等问题,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创美丽楼组。
“编织有爱”活动让社区更“暖心”
在楼组“微更新”的同时,汾西路260弄老年活动室里,充满温馨与创意的手工编织活动也热烈展开。由于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长凳是居民们日常休憩的重要场所。然而,受天气多变的影响,露天长凳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在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居民区党总支发动社区编织小队,组织开展“编织有爱,暖心邻里”活动,手工编织坐垫,让大家可以安心享受在长凳上的畅聊时光。编织活动现场,不少热爱针织的志愿者阿姨们齐聚一堂,彼此交流心得,钻研技法,邻里们因“编织”而集聚,共同为社区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楼组不仅成为居民们彼此交流、互助互享的社交“平台”,也变成了居民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实践地”。居民们在这里分享日常,不断传递正能量。未来,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民区党总支将持续深入开展楼组建设,激发更多的“微更新”创意,点燃社区细微之处的新活力,凝聚你我力量,共创美丽家园。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4-25 16:43
阅读次数:
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充分发挥“乐邻家事议、乐邻爱健康、乐邻青春季、乐邻助老荟、乐邻靓家园”五大专业委员会项目作用,努力打造“爱乐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激发居民主体意识,促进社区“为我做事”转变为“让我做主”,促进社区内外合力联动,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自治共建、共促发展”新模式。
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1号楼,一梯四户,共24户,是小区第一栋错层成功加装电梯的楼组。在加梯过程中,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了以楼组长毕阿姨等人为代表的楼组“自管小组”,活跃在楼组建设中,带领楼组逐渐形成“问题共议、难题共解、居民共建”的自治氛围。在此基础上,汾西路260弄居民区持续以“自管小组”为载体,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进一步推进楼组治理效能辐射整个社区。
排摸楼组“金点子”让居民有“信心”
在完成汾西路260弄1号楼加梯改造的过程中,楼组“自管小组”作为邻里沟通的重要“枢纽”,搭建了居民协商共议的平台,动员楼组居民共同参与,一起解决问题。电梯的成功加装也激发了楼组自治的新动力,居民们对新装电梯的楼道都非常爱护,希望对楼道进行改造装饰,让楼道变得更加和谐美观。于是,“自管小组”对楼组需求再次进行排摸和汇总,进一步优化楼组更新方案,努力让大家的“金点子”真正落地,让居民心中更有信心。
楼组空间“微更新”让居民更“舒心”
方案确定后,在“自管小组”的带领下,居民们齐心协力对楼组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后的一楼楼道入口成为了楼组的“宣传角”,墙面上挂有小黑板、贴着居民公约、还设置了社区风采展示区,不定时展示志愿风采、活动精彩瞬间等,记录楼组的日常生活;电梯连廊门厅区域变成了居民“议事角”,在这里放有舒适的桌椅,让居民们闲暇时能坐下休憩谈心,共议社区“大小”事;电梯旁则摆满了绿植花卉,楼道内裸露的水管也“穿上新衣”,让来往居民更加“舒心”。
共议共管共治让邻里更“连心”
在美化楼组环境的过程中,居民区党总支以“自管小组”为核心,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与居民们协商共议,共同为楼组建设出谋划策。在楼道“微更新”后,居民们再次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楼道的日常管理维护,由骨干志愿者带头,居民们纷纷踊跃参与,最终形成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定期进行楼组巡逻、绿植养护、电梯清扫的日常管理机制,并约定及时上报楼道公共区域内乱停放、乱堆物等问题,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创美丽楼组。
“编织有爱”活动让社区更“暖心”
在楼组“微更新”的同时,汾西路260弄老年活动室里,充满温馨与创意的手工编织活动也热烈展开。由于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长凳是居民们日常休憩的重要场所。然而,受天气多变的影响,露天长凳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在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居民区党总支发动社区编织小队,组织开展“编织有爱,暖心邻里”活动,手工编织坐垫,让大家可以安心享受在长凳上的畅聊时光。编织活动现场,不少热爱针织的志愿者阿姨们齐聚一堂,彼此交流心得,钻研技法,邻里们因“编织”而集聚,共同为社区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楼组不仅成为居民们彼此交流、互助互享的社交“平台”,也变成了居民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实践地”。居民们在这里分享日常,不断传递正能量。未来,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民区党总支将持续深入开展楼组建设,激发更多的“微更新”创意,点燃社区细微之处的新活力,凝聚你我力量,共创美丽家园。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