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路街道大宁路540弄居委会管辖3个小区,均是上世纪90年代的售后公房,荣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随着“美丽家园”硬件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居民区党总支聚焦社区居民老龄化特点,依托辖区资源,不断激活自治共治活力,以打造“5分钟8大幸福生活圈”为抓手,构建医、食、学、行、购、托、健、养全方位服务体系,探索出老旧小区软实力提升的新路径。
【定规】楼道里的“小圆桌”议出大民生
党建引领激发自治活力,大宁路540弄居民区通过“居民议事+多元共治”实现老旧社区蝶变。面对基础设施老旧、消防隐患突出等问题,党总支搭建“楼组议事会”“网格议事角”等平台,构建“需求自提—方案共议—项目共管”全链条自治机制。针对消防通道堵塞顽疾,居民成立“安全监督团”,制定非机动车停放公约并建成智能车棚,实现生命通道100%畅通;在加装电梯工程中,党员牵头组建“圆桌协商会”成功落地10台电梯,同步为无法加梯的楼栋安装楼层休憩椅,形成软硬件互补改造的模式。短短两年,社区便完成消防设施智慧化三级改造,建成花园式公共空间,打造适老化改造体系。
【传承】“老字号”队伍带出新力量
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四百”走访挖掘社区能人组建“社区合伙人”队伍,以“老年智库”机制重塑老龄社区治理格局。从活跃20年的社区高尔夫球队到“540银发维修队”,这些平均年龄70岁的“老法师”们不仅延续着志愿服务的传统,还以“银龄导师”的身份传授经验,带动青年组建“遛弯组”志愿队,形成代际共治生态链。像党员先锋陈伯生化身“银龄枢纽”,以智能手机学习班为切入点,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培育出30余名“银龄管家”参与矛盾调解、环境监督。不少青年志愿者也在“老法师”们的言传身教下成立楼栋自治小组参与社区治理。老年群体在这里,从“被服务对象”真正转变为“治理主力军”。
【协同】多元激活康养“新生态”
为了突破治理的资源壁垒,居民区党总支建立“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以乐龄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实现家庭医生100%进楼组群,精准对接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需求。商居联盟则围绕人群特点,进一步精准匹配资源导入、先后打造重阳敬老、爱心团圆饭、老党员庆生等特色共治项目,并通过经验总结,形成人大代表牵头、商户深度参与的长效关怀模式。
【智享】科技有了“银发温度”
居民区以自治力量驱动智慧养老创新,老年群体深度参与服务设计与管理。街道首台“反诈体验站”在此落地,并由社区志愿者主导情景模拟培训,构建老年人自我防护的“安全共同体”;居民自发组建智慧健身房自治小组,协助运营体质检测、慢性病干预等服务。同时,通过楼组议事角收集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形成“需求居民提、方案共同议、成效大家评”的自治闭环,这也逐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优品质”跃升。
从硬件焕新到服务焕心,大宁路街道大宁路540弄居民区党总支以自治力量浇灌社区治理之花。通过代际共治激活银发智慧、多元协同织密服务网络、科技赋能打通养老堵点,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将“美丽家园”硬件改造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温暖照护。这里,老年人既是治理成果的共享者,更是幸福生活的共建者,为超大城市老龄化社区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4-17 15:42
阅读次数:
大宁路街道大宁路540弄居委会管辖3个小区,均是上世纪90年代的售后公房,荣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随着“美丽家园”硬件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居民区党总支聚焦社区居民老龄化特点,依托辖区资源,不断激活自治共治活力,以打造“5分钟8大幸福生活圈”为抓手,构建医、食、学、行、购、托、健、养全方位服务体系,探索出老旧小区软实力提升的新路径。
【定规】楼道里的“小圆桌”议出大民生
党建引领激发自治活力,大宁路540弄居民区通过“居民议事+多元共治”实现老旧社区蝶变。面对基础设施老旧、消防隐患突出等问题,党总支搭建“楼组议事会”“网格议事角”等平台,构建“需求自提—方案共议—项目共管”全链条自治机制。针对消防通道堵塞顽疾,居民成立“安全监督团”,制定非机动车停放公约并建成智能车棚,实现生命通道100%畅通;在加装电梯工程中,党员牵头组建“圆桌协商会”成功落地10台电梯,同步为无法加梯的楼栋安装楼层休憩椅,形成软硬件互补改造的模式。短短两年,社区便完成消防设施智慧化三级改造,建成花园式公共空间,打造适老化改造体系。
【传承】“老字号”队伍带出新力量
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四百”走访挖掘社区能人组建“社区合伙人”队伍,以“老年智库”机制重塑老龄社区治理格局。从活跃20年的社区高尔夫球队到“540银发维修队”,这些平均年龄70岁的“老法师”们不仅延续着志愿服务的传统,还以“银龄导师”的身份传授经验,带动青年组建“遛弯组”志愿队,形成代际共治生态链。像党员先锋陈伯生化身“银龄枢纽”,以智能手机学习班为切入点,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培育出30余名“银龄管家”参与矛盾调解、环境监督。不少青年志愿者也在“老法师”们的言传身教下成立楼栋自治小组参与社区治理。老年群体在这里,从“被服务对象”真正转变为“治理主力军”。
【协同】多元激活康养“新生态”
为了突破治理的资源壁垒,居民区党总支建立“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以乐龄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实现家庭医生100%进楼组群,精准对接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需求。商居联盟则围绕人群特点,进一步精准匹配资源导入、先后打造重阳敬老、爱心团圆饭、老党员庆生等特色共治项目,并通过经验总结,形成人大代表牵头、商户深度参与的长效关怀模式。
【智享】科技有了“银发温度”
居民区以自治力量驱动智慧养老创新,老年群体深度参与服务设计与管理。街道首台“反诈体验站”在此落地,并由社区志愿者主导情景模拟培训,构建老年人自我防护的“安全共同体”;居民自发组建智慧健身房自治小组,协助运营体质检测、慢性病干预等服务。同时,通过楼组议事角收集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形成“需求居民提、方案共同议、成效大家评”的自治闭环,这也逐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优品质”跃升。
从硬件焕新到服务焕心,大宁路街道大宁路540弄居民区党总支以自治力量浇灌社区治理之花。通过代际共治激活银发智慧、多元协同织密服务网络、科技赋能打通养老堵点,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将“美丽家园”硬件改造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温暖照护。这里,老年人既是治理成果的共享者,更是幸福生活的共建者,为超大城市老龄化社区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