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乐高式”社会动员体系 提升老旧小区的韧性与活力
——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
背景和起因
共和新路街道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是街道辖区内最大型的居民区,辖区面积11.9万平方米,共有118栋居民楼,常住居民2716户、5700余人。居民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在册党员263名,骨干社区志愿者126名。由于属大型老旧住宅区,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外来人口多且情况复杂等特点,面临着诸多如房屋老化、商户占道经营、毁绿占绿等治理难题。
为进一步打破老旧小区的治理困境,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凝聚“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单位、社区“双报到”在职党员、年轻志愿者等群体,以提升“乐高式”社会动员力为切入点,从“搭网格、拼合力、接清单”入手,通过多样化社区营造行动,充分挖掘、整合围墙内外资源,凝聚起如便民服务、社区管理、应急保障等多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推动环境美化、社区微更新、校舍联动、平急转换等项目落地,真正打造美好、有温度的“熟人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长久生命力。
做法与经过
“搭”网格,让社区合伙人“身份化”
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进一步深化“街道总网格—街区网格—居民区网格—楼群微网格—楼组网格”的基层治理架构,将居民区划分为7个楼群微网格,由7位党支部书记以及相对应的居委社工块长牵头按块负责,全面落实“1名社工联系1个支部块,1个支部带动1片楼群,1个楼管组服务1栋楼”的工作职责。支部党员及志愿者骨干化身基层治理的“微网格长”、“第二楼组长”,通过日常走访巡查,及时汇总居民困难和小区治理问题,党总支牵头“三驾马车”、共建单位等,共同商议寻求解决方案。
在居民区内,有一副“乐高式动员网格图”,以楼群微网格为治理单元,用不同颜色作为区分,在每个网格区域都会找到一块“包干指示牌”,注明网格长、带块社工等。党总支将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共建单位志愿者、机关联络员等编入“聚力志愿服务队”,划分工作组,实现需求清单式认领,每位志愿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化身为社区治理“合伙人”。
此外,洛川中路1100弄的“成长”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专家团队的“问诊搭脉”和“精准赋能”,专家“会诊”后开出处方,街道多次实地调研排摸,听取居民意见,制定了《“美好社区先锋行动”乐高式社会动员项目赋能方案》,全面落实“1支社区合伙人队伍、1个全龄会客厅、1个和谐社区场景、1个共享门卫室、1套平急转换机制”“5个1”工作目标。居民区党总支开展了一系列如“美好社区便民市集”志愿者服务活动、“花儿朵朵向阳开”退役军人与青少年交流活动、“致敬守护‘她’力量”妇女关爱活动、非遗体验制作活动等参与式活动,以及群众身边触目可及的社区微更新项目。
其中,在居民区门卫处新设立的“志愿者共享空间站”尤其受到欢迎,共享空间站可供小区网格长、志愿者们轮值排班、协商议事、互通信息、洽谈休憩,同时设有医疗箱、读书角等服务设施,将其变成一个传递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交流站,有身份、有阵地,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整个社区焕发出新动能。
“拼”合力,让治理外援“多元化”
自推动“乐高式动员”工作网格建设以来,居民区党总支充分认识到拓展社区治理外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区域优势,充分联动周边共建单位、街区事务会、区“双结对”单位、以及人大代表、在职党员等,发挥组织凝聚作用,助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做实项目化运作模式,不断赋能基层治理。
前期,针对“公交地铁两不沾”的居民出行难题,借助人大“共和新有约”议事平台,在区人大代表、上海交运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汤源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次调研会商,最终选定在公交702路沿线增设“普善路柳营路”站点,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让社区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小区中心花园年久失修的现状,在静安区残联、各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开展花园整修项目,小区居民看到后,主动众筹各类盆栽帮助美化。中心花园由此更名为“聚力小花园”,还竖起了一面共建风采展示栏,成为居民倍受青睐的共享“会客厅”。
此外,依托街区“善治朋友圈”资源优势,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法官工作室”基层服务点的支持以及居民律师的自发组织下,党总支面向居民开设了“壹仟壹”法律咨询渠道,零距离为居民答疑解惑。通过线上“小巷律师”专栏、线下“普法小课堂”,就居民关注的赡养老人等热点问题,从法律视角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让“法律走进日常生活”。丰富的社会资源同时充实了“美好社区便民集市”社区开放日活动,不仅提供了磨刀、理发、修钟表、测血糖、量血压等常规性便民服务,还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吃住行游购需求,引入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健康关爱、惠民售卖、安家服务等项目,深受居民欢迎。
“接”清单,让平急动员“高效化”
具备韧性的社区,在平时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并着力提升社区管理软实力及社区资源硬实力;急时能够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从突发事件中快速恢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紧盯老旧小区治理短板,紧密严实做好平急转换,形成资源需求快速匹配、难点问题闭环销号机制。
做好平时管理,居民区党总支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意愿、特长、时间等信息,设立“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卫生组、治安保卫组、物资供应组、生活安置组、老年保障组”7个小组,通过“三定一群”工作机制,即“一定支委、二定岗位、三定职责、建微信群”,以支部为引领,细化应急处置流程、科学化分工职责,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同时,邀请街道专业科室部门给志愿者开展教育演练、应急知识培训,通过日常学习不断提高志愿者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排查,例如老旧小区首当其冲的消防安全隐患,对各自网格内居民楼的灭火器的规范配置、合理放置、使用年限等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同步做好居民的安全意识宣传。针对相邻彭越浦河存在的垂钓、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联合下沉一线的街道包保领导、机关干部,召集在职党员群体,对居民区公共区域、沿河步道等环境进行重点清洁和常态化志愿巡查监督,并通过加装河堤护栏杜绝野钓,加强河岸步道管理。
成效与反响
党建引领,赋能一线,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支撑点”。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与居民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接触最广泛,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关键是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紧更实地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把党的领导传导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推进中,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始终以党总支为基础点,围绕“美好”与“参与”两个关键点,在各方力量参与中营造“美好社区”,构建全龄居民“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担当治理先锋”的良好氛围,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
深入诊断,问需于民,以切实为民服务为“着力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根本使命,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键是要问需于民。每个小区都有不一样的特点,盲目照搬只是缘木求鱼。只有通过对小区现状与居民诉求的深入诊断、对症下药,才能辨证施治,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心聚力,多元参与,以推进协调联动为“突破点”。在街道“善治街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汇集墙内外资源,通过共同行动,形成发展主体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共治共赢的善治网络工作新格局。并依托“乐高式”社会动员机制的构建,形成平急转换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挖掘辖区资源,通过各方力量的“搭”“拼”“接”,多种途径促进社区与多元社会主体间的团结、信任、互助、协同,增强队伍凝聚力,汇集众人智慧,建功社区治理服务。
经验与启示
“不断加码居民的幸福生活”是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搭建“乐高式”社会动员工作机制的真正目的,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无限可能。共和新路街道以1100弄居民区“乐高式”社会动员助推基层善治为样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以点带面,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新格局。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4-04-17 13:57
阅读次数:
搭建“乐高式”社会动员体系 提升老旧小区的韧性与活力
——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
背景和起因
共和新路街道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是街道辖区内最大型的居民区,辖区面积11.9万平方米,共有118栋居民楼,常住居民2716户、5700余人。居民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在册党员263名,骨干社区志愿者126名。由于属大型老旧住宅区,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外来人口多且情况复杂等特点,面临着诸多如房屋老化、商户占道经营、毁绿占绿等治理难题。
为进一步打破老旧小区的治理困境,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凝聚“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单位、社区“双报到”在职党员、年轻志愿者等群体,以提升“乐高式”社会动员力为切入点,从“搭网格、拼合力、接清单”入手,通过多样化社区营造行动,充分挖掘、整合围墙内外资源,凝聚起如便民服务、社区管理、应急保障等多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推动环境美化、社区微更新、校舍联动、平急转换等项目落地,真正打造美好、有温度的“熟人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长久生命力。
做法与经过
“搭”网格,让社区合伙人“身份化”
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进一步深化“街道总网格—街区网格—居民区网格—楼群微网格—楼组网格”的基层治理架构,将居民区划分为7个楼群微网格,由7位党支部书记以及相对应的居委社工块长牵头按块负责,全面落实“1名社工联系1个支部块,1个支部带动1片楼群,1个楼管组服务1栋楼”的工作职责。支部党员及志愿者骨干化身基层治理的“微网格长”、“第二楼组长”,通过日常走访巡查,及时汇总居民困难和小区治理问题,党总支牵头“三驾马车”、共建单位等,共同商议寻求解决方案。
在居民区内,有一副“乐高式动员网格图”,以楼群微网格为治理单元,用不同颜色作为区分,在每个网格区域都会找到一块“包干指示牌”,注明网格长、带块社工等。党总支将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共建单位志愿者、机关联络员等编入“聚力志愿服务队”,划分工作组,实现需求清单式认领,每位志愿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化身为社区治理“合伙人”。
此外,洛川中路1100弄的“成长”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专家团队的“问诊搭脉”和“精准赋能”,专家“会诊”后开出处方,街道多次实地调研排摸,听取居民意见,制定了《“美好社区先锋行动”乐高式社会动员项目赋能方案》,全面落实“1支社区合伙人队伍、1个全龄会客厅、1个和谐社区场景、1个共享门卫室、1套平急转换机制”“5个1”工作目标。居民区党总支开展了一系列如“美好社区便民市集”志愿者服务活动、“花儿朵朵向阳开”退役军人与青少年交流活动、“致敬守护‘她’力量”妇女关爱活动、非遗体验制作活动等参与式活动,以及群众身边触目可及的社区微更新项目。
其中,在居民区门卫处新设立的“志愿者共享空间站”尤其受到欢迎,共享空间站可供小区网格长、志愿者们轮值排班、协商议事、互通信息、洽谈休憩,同时设有医疗箱、读书角等服务设施,将其变成一个传递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交流站,有身份、有阵地,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整个社区焕发出新动能。
“拼”合力,让治理外援“多元化”
自推动“乐高式动员”工作网格建设以来,居民区党总支充分认识到拓展社区治理外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区域优势,充分联动周边共建单位、街区事务会、区“双结对”单位、以及人大代表、在职党员等,发挥组织凝聚作用,助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做实项目化运作模式,不断赋能基层治理。
前期,针对“公交地铁两不沾”的居民出行难题,借助人大“共和新有约”议事平台,在区人大代表、上海交运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汤源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次调研会商,最终选定在公交702路沿线增设“普善路柳营路”站点,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让社区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小区中心花园年久失修的现状,在静安区残联、各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开展花园整修项目,小区居民看到后,主动众筹各类盆栽帮助美化。中心花园由此更名为“聚力小花园”,还竖起了一面共建风采展示栏,成为居民倍受青睐的共享“会客厅”。
此外,依托街区“善治朋友圈”资源优势,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法官工作室”基层服务点的支持以及居民律师的自发组织下,党总支面向居民开设了“壹仟壹”法律咨询渠道,零距离为居民答疑解惑。通过线上“小巷律师”专栏、线下“普法小课堂”,就居民关注的赡养老人等热点问题,从法律视角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让“法律走进日常生活”。丰富的社会资源同时充实了“美好社区便民集市”社区开放日活动,不仅提供了磨刀、理发、修钟表、测血糖、量血压等常规性便民服务,还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吃住行游购需求,引入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健康关爱、惠民售卖、安家服务等项目,深受居民欢迎。
“接”清单,让平急动员“高效化”
具备韧性的社区,在平时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并着力提升社区管理软实力及社区资源硬实力;急时能够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从突发事件中快速恢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紧盯老旧小区治理短板,紧密严实做好平急转换,形成资源需求快速匹配、难点问题闭环销号机制。
做好平时管理,居民区党总支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意愿、特长、时间等信息,设立“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卫生组、治安保卫组、物资供应组、生活安置组、老年保障组”7个小组,通过“三定一群”工作机制,即“一定支委、二定岗位、三定职责、建微信群”,以支部为引领,细化应急处置流程、科学化分工职责,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同时,邀请街道专业科室部门给志愿者开展教育演练、应急知识培训,通过日常学习不断提高志愿者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排查,例如老旧小区首当其冲的消防安全隐患,对各自网格内居民楼的灭火器的规范配置、合理放置、使用年限等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同步做好居民的安全意识宣传。针对相邻彭越浦河存在的垂钓、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联合下沉一线的街道包保领导、机关干部,召集在职党员群体,对居民区公共区域、沿河步道等环境进行重点清洁和常态化志愿巡查监督,并通过加装河堤护栏杜绝野钓,加强河岸步道管理。
成效与反响
党建引领,赋能一线,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支撑点”。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与居民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接触最广泛,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关键是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紧更实地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把党的领导传导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推进中,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始终以党总支为基础点,围绕“美好”与“参与”两个关键点,在各方力量参与中营造“美好社区”,构建全龄居民“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担当治理先锋”的良好氛围,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
深入诊断,问需于民,以切实为民服务为“着力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根本使命,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键是要问需于民。每个小区都有不一样的特点,盲目照搬只是缘木求鱼。只有通过对小区现状与居民诉求的深入诊断、对症下药,才能辨证施治,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心聚力,多元参与,以推进协调联动为“突破点”。在街道“善治街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汇集墙内外资源,通过共同行动,形成发展主体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共治共赢的善治网络工作新格局。并依托“乐高式”社会动员机制的构建,形成平急转换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挖掘辖区资源,通过各方力量的“搭”“拼”“接”,多种途径促进社区与多元社会主体间的团结、信任、互助、协同,增强队伍凝聚力,汇集众人智慧,建功社区治理服务。
经验与启示
“不断加码居民的幸福生活”是洛川中路1100弄居民区党总支搭建“乐高式”社会动员工作机制的真正目的,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无限可能。共和新路街道以1100弄居民区“乐高式”社会动员助推基层善治为样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以点带面,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新格局。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