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海
  • 静安人大
  • 静安政协
无障碍浏览
繁體版
日本语
Francais
English
  • 首页
  • 静安新闻
  • 信息公开
  • 政民互动
  • 一网通办
  • 公共服务
  • 静安概览

当前位置: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城市基层党建

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 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推动基层减负增能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3-04-24 阅读次数:】 【推荐】 【纠错】 【收藏】 【字号: 大 中 小 】 【我要打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化代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继4月12日下午,临汾路街道前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何雪松院长以及学院多位专家教授进行座谈和研讨后,21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来到临汾路街道实地调研。华东理工调研组深入居民小区,查看加梯工作,体验数字小屋,了解临汾“就近办”工作,观摩街道民情日志,探讨基层治理赋能的抓手。


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一行来到临汾路380弄居民区“数字小屋”,询问并体验了“网上图书馆”、共享打印机、水电煤缴费一体机、“一分钟诊所”“一网通办”自助机等“家门口”的数字化服务设备。

团队现场观摩了社区工作的数字化运用,沉浸式体验了数字化转型在硬件改造、垃圾分类、电梯加装等公共议题协商方面的应用以及无纸化审批等减负增能领域的运用情况等。

团队一行还参观了临汾路街道家庭文明建设指导站数字化居家养老样板间。通过样板间适老化改造细节,充分感受临汾路街道坚持数字善治、数字惠民,围绕新基建、新空间、新形态、新模式、新体验等“五新”,着力打造数字社区标杆示范点,构建家庭、小区、社区相互交融的生活数字化转型模式。

团队还参观了街道“民情日志”智能系统3.0版本——“数字驾驶舱”。该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为一体,汇集了千万条民生数据信息,成为了街道“站在数字上治理社区”的有力抓手,该数字化集成系统获得了赋能团队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在交流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交流。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忠怀表示:我们更多地要去思考、总结如何从政府角度,通过技术手段,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拓宽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的空间,同时打造“社区级平台”概念。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琳表示:“减负”不仅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还要勇于打破职权边界,减少社区干部的压力。同时我们还要让数据跑起来,通过数据、平台、人员充分“使能”。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连彬表示:今天的参观对思考探索如何将数字化设备应用场景与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很有启发。

针对专家学者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切实运用到基层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街道召开数字化转型减负增能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黛静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融合型阵地”与“数字化平台”并举——线下集聚资源、线上汇集民意,全面拓展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家门口”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渠道。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海斌表示:感谢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专家为我们进一步打通数字化和社区有效治理的通道提供专业化新思路。期待通过专家团队的指导,临汾路街道在党建引领数字化减负增能方面有所突破,探索打造出数字化的“汇民意”的基层民主平台、“聚民力”的各方参与平台和“暖民心”的社区服务平台。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波表示,政府部门、学术部门的跨界合作,区域化党建引领各方形成工作合力,为基层赋权增能。专家们和街道携手从基层实践中凝练总结好的做法经验,提出操作性强的社区治理创新方法。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与高校、研究院所携手,研究社区治理创新方法,并在街道进行试点应用,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临汾样板。

临汾路街道将继续做好社区治理赋权增能的“加法”、减负减压的“减法”,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将善治惠民作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社区建设贡献“临汾力量”和“临汾智慧”。



分享到: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验证码:*
    验证码

004009009003 > 首页>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城市基层党建 >新闻详情

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 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推动基层减负增能

朗读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3-04-24 14:24

阅读次数:

打印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化代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继4月12日下午,临汾路街道前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何雪松院长以及学院多位专家教授进行座谈和研讨后,21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来到临汾路街道实地调研。华东理工调研组深入居民小区,查看加梯工作,体验数字小屋,了解临汾“就近办”工作,观摩街道民情日志,探讨基层治理赋能的抓手。


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一行来到临汾路380弄居民区“数字小屋”,询问并体验了“网上图书馆”、共享打印机、水电煤缴费一体机、“一分钟诊所”“一网通办”自助机等“家门口”的数字化服务设备。

团队现场观摩了社区工作的数字化运用,沉浸式体验了数字化转型在硬件改造、垃圾分类、电梯加装等公共议题协商方面的应用以及无纸化审批等减负增能领域的运用情况等。

团队一行还参观了临汾路街道家庭文明建设指导站数字化居家养老样板间。通过样板间适老化改造细节,充分感受临汾路街道坚持数字善治、数字惠民,围绕新基建、新空间、新形态、新模式、新体验等“五新”,着力打造数字社区标杆示范点,构建家庭、小区、社区相互交融的生活数字化转型模式。

团队还参观了街道“民情日志”智能系统3.0版本——“数字驾驶舱”。该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为一体,汇集了千万条民生数据信息,成为了街道“站在数字上治理社区”的有力抓手,该数字化集成系统获得了赋能团队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在交流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交流。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忠怀表示:我们更多地要去思考、总结如何从政府角度,通过技术手段,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拓宽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的空间,同时打造“社区级平台”概念。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琳表示:“减负”不仅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还要勇于打破职权边界,减少社区干部的压力。同时我们还要让数据跑起来,通过数据、平台、人员充分“使能”。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连彬表示:今天的参观对思考探索如何将数字化设备应用场景与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很有启发。

针对专家学者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切实运用到基层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街道召开数字化转型减负增能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数字化转型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黛静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融合型阵地”与“数字化平台”并举——线下集聚资源、线上汇集民意,全面拓展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家门口”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渠道。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海斌表示:感谢华东理工大学赋能团队专家为我们进一步打通数字化和社区有效治理的通道提供专业化新思路。期待通过专家团队的指导,临汾路街道在党建引领数字化减负增能方面有所突破,探索打造出数字化的“汇民意”的基层民主平台、“聚民力”的各方参与平台和“暖民心”的社区服务平台。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波表示,政府部门、学术部门的跨界合作,区域化党建引领各方形成工作合力,为基层赋权增能。专家们和街道携手从基层实践中凝练总结好的做法经验,提出操作性强的社区治理创新方法。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与高校、研究院所携手,研究社区治理创新方法,并在街道进行试点应用,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临汾样板。

临汾路街道将继续做好社区治理赋权增能的“加法”、减负减压的“减法”,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将善治惠民作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社区建设贡献“临汾力量”和“临汾智慧”。



专业词注释:

返回顶部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
网站地图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