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治理的难题中,物业服务往往是矛盾最集中的一环。位于恒丰路31号的金峰大厦小区,曾同样面临服务监督乏力、居民诉求梗阻等典型困境。这一僵局如何被打破?
答案在于一个强有力的“红色业委会”的诞生与运作。2023年9月,自第六届业委会成立以来,在天目西路街道卓悦居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金峰大厦小区通过一套精准高效的治理组合拳,实现了物业服务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全面升级。
监督之变:
从“软约束”到“硬抓手”,
建立专业化监督体系
金峰大厦小区构建了以党员为核心的“红色业委会”。过去,业委会对物业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如今,金峰大厦小区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
新一届班子成员中,
5名委员中有4人为党员,
形成了具有高度凝聚力
和战斗力的监督核心。
一方面,通过机制化的监督手段,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共同搭建起“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架构,使业委会不再“孤军奋战”,让监督行为具备了组织权威和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赋能,定期学习《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消防演练,从“门外汉”转变为“内行人”,能够精准发现物业服务中的盲点与漏洞,实现从“凭感觉”监督到“按标准”监督的跨越。
响应之变:
从“踢皮球”到“闭环管理”,
打造高效诉求解决通道
创新构建“红色前哨+治理中枢”双平台驱动模式,成功打通诉求响应全链条。
业委会以前端“红色前哨”为抓手,依托物业服务接待点实行委员轮值制,动态收集居民线上线下反馈的各类问题,构建起民情信息的“集散中心”与服务短板的“预警雷达”。
后端则以“1+5+X”联席会议为核心治理机制,由居民区党总支定期召集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等多方主体,将问题集中协商、责任明确到人、限时办结到位。
通过前后端协同发力,最终形成“收集—研判—派单—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物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真正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居民满意度获得实质性提升。
成效之变:
从“基础服务”到“品质升级”,
治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物业服务好不好,最终要由居民的感受说了算。在“红色业委会”的有力推动与持续监督下,金峰大厦的物业服务实现了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跨越,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悄然重塑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安全,成为放心的底色。楼道防火门完成系统维修,防高抛摄像头科学布设,一张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安全网,正默默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安宁。
环境,成为舒心的日常。从专项环境整治到绿植持续补栽,从垃圾分类示范点到整体空间美化,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品质渗透在每一处细节中。
服务,成为暖心的陪伴。室内活动室与阅读角的焕新升级,节日文化活动的定期开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更让社区逐渐成为有温度、有记忆的共同体。
这些点滴的改变,
汇聚成居民口中
“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物业服务在提质中赢得了信任,在信任中凝聚了合力,一个“治理提升服务—服务赢得信任—信任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环,正在金峰大厦悄然形成、持续运转。
金峰大厦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党建引领下的“红色业委会”,是破解物业治理困境最有效的“钥匙”。它以制度化监督和精准化响应,推动物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根本转变,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金峰经验”。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10-28 10:16
阅读次数:
在社区治理的难题中,物业服务往往是矛盾最集中的一环。位于恒丰路31号的金峰大厦小区,曾同样面临服务监督乏力、居民诉求梗阻等典型困境。这一僵局如何被打破?
答案在于一个强有力的“红色业委会”的诞生与运作。2023年9月,自第六届业委会成立以来,在天目西路街道卓悦居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金峰大厦小区通过一套精准高效的治理组合拳,实现了物业服务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全面升级。
监督之变:
从“软约束”到“硬抓手”,
建立专业化监督体系
金峰大厦小区构建了以党员为核心的“红色业委会”。过去,业委会对物业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如今,金峰大厦小区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
新一届班子成员中,
5名委员中有4人为党员,
形成了具有高度凝聚力
和战斗力的监督核心。
一方面,通过机制化的监督手段,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共同搭建起“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架构,使业委会不再“孤军奋战”,让监督行为具备了组织权威和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赋能,定期学习《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消防演练,从“门外汉”转变为“内行人”,能够精准发现物业服务中的盲点与漏洞,实现从“凭感觉”监督到“按标准”监督的跨越。
响应之变:
从“踢皮球”到“闭环管理”,
打造高效诉求解决通道
创新构建“红色前哨+治理中枢”双平台驱动模式,成功打通诉求响应全链条。
业委会以前端“红色前哨”为抓手,依托物业服务接待点实行委员轮值制,动态收集居民线上线下反馈的各类问题,构建起民情信息的“集散中心”与服务短板的“预警雷达”。
后端则以“1+5+X”联席会议为核心治理机制,由居民区党总支定期召集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等多方主体,将问题集中协商、责任明确到人、限时办结到位。
通过前后端协同发力,最终形成“收集—研判—派单—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物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真正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居民满意度获得实质性提升。
成效之变:
从“基础服务”到“品质升级”,
治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物业服务好不好,最终要由居民的感受说了算。在“红色业委会”的有力推动与持续监督下,金峰大厦的物业服务实现了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跨越,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悄然重塑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安全,成为放心的底色。楼道防火门完成系统维修,防高抛摄像头科学布设,一张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安全网,正默默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安宁。
环境,成为舒心的日常。从专项环境整治到绿植持续补栽,从垃圾分类示范点到整体空间美化,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品质渗透在每一处细节中。
服务,成为暖心的陪伴。室内活动室与阅读角的焕新升级,节日文化活动的定期开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更让社区逐渐成为有温度、有记忆的共同体。
这些点滴的改变,
汇聚成居民口中
“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物业服务在提质中赢得了信任,在信任中凝聚了合力,一个“治理提升服务—服务赢得信任—信任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环,正在金峰大厦悄然形成、持续运转。
金峰大厦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党建引领下的“红色业委会”,是破解物业治理困境最有效的“钥匙”。它以制度化监督和精准化响应,推动物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根本转变,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金峰经验”。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