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意见》精神,根据《上海市基层治理骨干专项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部署要求,以提升居民区后备队伍为民服务、组织动员、议事协商、群众工作等核心能力为目的,做好“两委”换届准备工作,静安区举办居民区后备队伍“青蓝接力”培力营。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的多元培育模式。围绕社区治理、群众工作、创新实践等内容,特邀高校专家、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社区规划和营造师现场授课。在业务赋能的同时,注重理论教学和思政教育,培训特别设置《红色宝山路》党课,促使学员在感悟红色根脉中实现政治素养与治理能力的双向转化,真正把精神伟力转化为社区治理创新动能。
另外,课程设置沉浸式教学环节,带领学员前往黄浦区五里桥党群服务中心、长宁区新泾镇虹桥人才公寓等地实地观摩,切身感受“零距离家园”和“新型居住社区”的治理智慧。培训通过多维赋能体系,促进居民区后备队伍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矛盾调处能力和社区营造能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近日,“青蓝接力”培力营圆满收官。居民区后备干部代表谈了自己的感受:
石门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此次学习参观让我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深体会。无论是“零距离家园”,还是人才公寓,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社区治理各环节,特别是集党群、政务、生活、文化等综合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社区实际,在“多格”聚力,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融,架起党群连心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践行初心使命。
静安寺街道海园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在“在地幸福与社区治理的N种可能”共学会中,我们深度体验了多性格协同的社区杂志共创项目。当理性思维与感性视角在资源重组中产生化学反应时,我感受到: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不仅要完善党建引领的协同治理架构,更要通过文化赋能让居民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芷江西路街道中兴路1233弄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必须紧扣居民需求清单精准发力。作为居民区党组织干部,既要善于通过党建联建整合区域资源,更要运用“绣花功夫”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单元。未来工作中,我将持续强化项目思维,以可落地的方案和看得见的改变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静安区将持续跟踪居民区后备队伍的成长路径,着眼居民区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持续深化后备队伍梯队建设,为基层治理现代化锻造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生力军。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4-28 16:24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意见》精神,根据《上海市基层治理骨干专项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部署要求,以提升居民区后备队伍为民服务、组织动员、议事协商、群众工作等核心能力为目的,做好“两委”换届准备工作,静安区举办居民区后备队伍“青蓝接力”培力营。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的多元培育模式。围绕社区治理、群众工作、创新实践等内容,特邀高校专家、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社区规划和营造师现场授课。在业务赋能的同时,注重理论教学和思政教育,培训特别设置《红色宝山路》党课,促使学员在感悟红色根脉中实现政治素养与治理能力的双向转化,真正把精神伟力转化为社区治理创新动能。
另外,课程设置沉浸式教学环节,带领学员前往黄浦区五里桥党群服务中心、长宁区新泾镇虹桥人才公寓等地实地观摩,切身感受“零距离家园”和“新型居住社区”的治理智慧。培训通过多维赋能体系,促进居民区后备队伍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矛盾调处能力和社区营造能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近日,“青蓝接力”培力营圆满收官。居民区后备干部代表谈了自己的感受:
石门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此次学习参观让我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深体会。无论是“零距离家园”,还是人才公寓,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社区治理各环节,特别是集党群、政务、生活、文化等综合功能的“一站式”服务,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社区实际,在“多格”聚力,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融,架起党群连心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践行初心使命。
静安寺街道海园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在“在地幸福与社区治理的N种可能”共学会中,我们深度体验了多性格协同的社区杂志共创项目。当理性思维与感性视角在资源重组中产生化学反应时,我感受到: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不仅要完善党建引领的协同治理架构,更要通过文化赋能让居民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芷江西路街道中兴路1233弄居民区社区工作者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必须紧扣居民需求清单精准发力。作为居民区党组织干部,既要善于通过党建联建整合区域资源,更要运用“绣花功夫”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单元。未来工作中,我将持续强化项目思维,以可落地的方案和看得见的改变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静安区将持续跟踪居民区后备队伍的成长路径,着眼居民区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持续深化后备队伍梯队建设,为基层治理现代化锻造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生力军。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