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人社局各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寻访红色印记”“廉政文化教育”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案例式”廉政教育、“体验式”红色研学,推动党员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激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红色传承筑根基,初心使命勇担当
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近日,静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组织17名党员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行走的党课+实践的课堂”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静安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
党支部精心设计“溯源铸魂”学习路线,以四大红色地标构建起立体教育矩阵,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展的关键节点,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首个公开机构,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浮雕、复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推动工人阶级觉醒和团结的峥嵘岁月,让党员同志们深刻领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涵,感悟新时代仲裁工作服务群众的使命传承。在中共淞浦特委办公旧址的石库门前,斑驳的砖墙仿佛诉说着张秋人、王一飞等革命先烈在此秘密工作的岁月。党员们实地感受革命先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穿过静安雕塑公园,党员们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纪念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遗址。春风拂过镌刻着革命事迹的碑文,大家不禁感慨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当下的盛世繁华,深切体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党支部书记姚必文在总结时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诠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深刻内涵。党员们表示,要以“党的诞生地”的红色基因滋养仲裁事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营造静安良好的法治环境。
廉政教育筑防线,清风正气促发展
三月春光,玉兰吐蕊,垂柳叠烟,煦日与清风相映。近日,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党支部与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7人来到闵行廉政文化馆,共赴一场吐故纳新、激浊扬清的廉政之约。
循着展馆讲解节奏,党员同志们在“三馆一廊一亭”中层层深入地接受着沉浸式廉政文化教育。正气馆内,闵行历代廉政名士的匾额碑刻与优秀共产党员事迹跨越时光书写传承,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初心。学习馆中,大家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展板前驻足凝思,再次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校准行为标尺。警示馆里,“龙局长落马记”等鲜活案例化警示教育于生动图文中,对一桩桩贪腐案件的剖析不断提示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世箴言。
随后,党员干部们观看了廉政教育警示片《饭局陷阱》,“不吃公款”“热情招待”“错峰出行”“活动基金”“分批办酒”五个案例小处着眼、细致刻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的批判“辣”味十足,让党员同志们再次深刻认识到一岗双责、四责协同,防微杜渐规范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作用,领悟严守纪律红线、未雨绸缪抵制“四风”的现实必要。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连着“国之大者”,系着百姓民生。劳动就业服务的贴心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保基金安全的有效监管,每一项都紧扣群众的福祉,每一项都需“廉”字当头。区人社局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心怀敬畏,以百姓心为心,以民生事为大,将“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
红色寻访强党性,赓续血脉启新程
17个人,2.3公里,90分钟,10000步数……这不是一次城市打卡的“特种兵”行动,而是一场红色印记“寻访者”活动。
近日,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养,静安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赓续血脉 凝心奋进”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寻访城市红色印记,在盎然春意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怀革命初心,焕发精神动能。
“红色堡垒”里的隐蔽战线
走进武定路930弄这条狭长的弄堂,时光仿佛倒流至1927年的上海,那些凝固在清水红砖间的红色密码,给党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震撼与思想启迪。“开辟第一条地下交通线、研制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建立第一座中央级秘密档案库、成立第一个打入敌人‘心脏’的工作小组……”透过泛黄的会议纪要、老式发报机等文物展品,讲解员所讲述的“四个第一”愈发生动立体起来,全息影像中的英雄故事,展示屏幕里的英雄名字,使党员们直观感受到隐蔽战线工作者在至暗时刻的智慧与担当、英勇与无畏。
“红色印记”中的历史脉络
从武定路出发,党员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探访聂耳故居、吴克坚故居、刘长胜故居、刘晓故居以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机关遗址。无论是居民社区内的标志牌,还是闹市街区处的纪念碑,党员们都会深情驻足,用手机拍摄、搜索资料,彼此之间畅谈红色文化、交流寻访感悟。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织辉映,幻化成时光交叠的密码,传递着跨越时空的红色讯息。
历史从未褪色,初心始终如磐。此次红色印记寻访活动,让党员们在斑驳砖墙间聆听历史回响,于建筑缝隙中触摸光明信仰。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将持续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推动精神薪火在新时代转化为“精准服务、倾情保障”的担当与行动。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3-28 14:44
阅读次数:
静安区人社局各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寻访红色印记”“廉政文化教育”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案例式”廉政教育、“体验式”红色研学,推动党员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激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红色传承筑根基,初心使命勇担当
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近日,静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组织17名党员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行走的党课+实践的课堂”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静安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
党支部精心设计“溯源铸魂”学习路线,以四大红色地标构建起立体教育矩阵,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展的关键节点,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首个公开机构,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浮雕、复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推动工人阶级觉醒和团结的峥嵘岁月,让党员同志们深刻领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涵,感悟新时代仲裁工作服务群众的使命传承。在中共淞浦特委办公旧址的石库门前,斑驳的砖墙仿佛诉说着张秋人、王一飞等革命先烈在此秘密工作的岁月。党员们实地感受革命先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穿过静安雕塑公园,党员们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纪念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遗址。春风拂过镌刻着革命事迹的碑文,大家不禁感慨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当下的盛世繁华,深切体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党支部书记姚必文在总结时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诠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深刻内涵。党员们表示,要以“党的诞生地”的红色基因滋养仲裁事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营造静安良好的法治环境。
廉政教育筑防线,清风正气促发展
三月春光,玉兰吐蕊,垂柳叠烟,煦日与清风相映。近日,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党支部与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7人来到闵行廉政文化馆,共赴一场吐故纳新、激浊扬清的廉政之约。
循着展馆讲解节奏,党员同志们在“三馆一廊一亭”中层层深入地接受着沉浸式廉政文化教育。正气馆内,闵行历代廉政名士的匾额碑刻与优秀共产党员事迹跨越时光书写传承,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初心。学习馆中,大家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展板前驻足凝思,再次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校准行为标尺。警示馆里,“龙局长落马记”等鲜活案例化警示教育于生动图文中,对一桩桩贪腐案件的剖析不断提示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世箴言。
随后,党员干部们观看了廉政教育警示片《饭局陷阱》,“不吃公款”“热情招待”“错峰出行”“活动基金”“分批办酒”五个案例小处着眼、细致刻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的批判“辣”味十足,让党员同志们再次深刻认识到一岗双责、四责协同,防微杜渐规范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作用,领悟严守纪律红线、未雨绸缪抵制“四风”的现实必要。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连着“国之大者”,系着百姓民生。劳动就业服务的贴心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保基金安全的有效监管,每一项都紧扣群众的福祉,每一项都需“廉”字当头。区人社局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心怀敬畏,以百姓心为心,以民生事为大,将“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
红色寻访强党性,赓续血脉启新程
17个人,2.3公里,90分钟,10000步数……这不是一次城市打卡的“特种兵”行动,而是一场红色印记“寻访者”活动。
近日,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养,静安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赓续血脉 凝心奋进”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寻访城市红色印记,在盎然春意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怀革命初心,焕发精神动能。
“红色堡垒”里的隐蔽战线
走进武定路930弄这条狭长的弄堂,时光仿佛倒流至1927年的上海,那些凝固在清水红砖间的红色密码,给党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震撼与思想启迪。“开辟第一条地下交通线、研制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建立第一座中央级秘密档案库、成立第一个打入敌人‘心脏’的工作小组……”透过泛黄的会议纪要、老式发报机等文物展品,讲解员所讲述的“四个第一”愈发生动立体起来,全息影像中的英雄故事,展示屏幕里的英雄名字,使党员们直观感受到隐蔽战线工作者在至暗时刻的智慧与担当、英勇与无畏。
“红色印记”中的历史脉络
从武定路出发,党员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探访聂耳故居、吴克坚故居、刘长胜故居、刘晓故居以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机关遗址。无论是居民社区内的标志牌,还是闹市街区处的纪念碑,党员们都会深情驻足,用手机拍摄、搜索资料,彼此之间畅谈红色文化、交流寻访感悟。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织辉映,幻化成时光交叠的密码,传递着跨越时空的红色讯息。
历史从未褪色,初心始终如磐。此次红色印记寻访活动,让党员们在斑驳砖墙间聆听历史回响,于建筑缝隙中触摸光明信仰。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将持续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推动精神薪火在新时代转化为“精准服务、倾情保障”的担当与行动。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