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市街镇党群服务中心发展力质量评估开展以来,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始终排名全市前列,在2024年度排名中以70.56分位列全市第四、中心城区第二、全区第一,全年累计接待服务人次超27万,开展活动7千余场。今年中心更重点聚焦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分层构建“1+3+6+16+X”党群服务阵地链,强化三大核心功能,不断提升阵地体系的“圈粉力”,绘就基层党建的“同心圆”。
内外兼修,有“颜值”更有“内涵”
强化红色阵地政治引领功能
每年学思践悟“孺子牛”精神初心展厅都会迎来一批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党员们,他们在重温总书记“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的温暖故事,探寻“孺子牛”精神的发展和延伸的同时,也通过一张张鲜活实景、一件件旧时物件,感受着江宁社区的发展和变迁,从而进一步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此外,展厅兼具组织生活室、党员宣誓厅、展览展示馆等多重功能设置,成为“孺子牛”讲堂、“孺子牛”社区治理学院等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的“步入式”课堂,2024年累计参观人次超1万人。
坐落于百年林荫大道昌平路,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转隅拾景,质蕴深涵。今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全新打造了口袋公园带,中心门口的颜值也更高了。在兼具艺术感和功能性的孺子牛公共椅上小憩片刻,耳畔不仅是婉转鸟语,更有先辈呐喊、奋进足音,中心整合资源为党员群众,尤其是新就业群体打造了身临其境的红色教育园地,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学习。
老少咸宜,对“老龄”更对“全龄”
共聚其乐融融的友好空间
在每年接近30万人次的人流量中,中老年群体可谓是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忠实粉丝”。为满足社区长者的多元康养需求,今年中心共邀约医疗专家开展专题讲座36场,对接都市频道提供生活服务指导6次,举办戏剧戏曲类文艺展演34场,放映公益电影117部,银鸽艺术团的19支精品文化团队在各项文艺赛事中屡屡斩获殊荣,社区学校成为中老年居民学习的芳草地,中老年群体在温暖温馨的空间里,畅享各类综合惠老资源,安享在江宁的“金色年华”。
宝宝屋全年累计为社区宝宝提供便捷科学的集中照护5600余次;20多位“星星的孩子”参与到“爱课堂”日间专项学习中;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们走进中心升级打造的“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参与到中国福利少年宫江宁教学点、爱心暑托班的融合课程和“宁好少年创变者”实践大赛、“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教育等各项特色活动中;社区工作的青年群体则参与到“乐宁加油站”每天“午间幸福一小时”的活动中,还有“市民夜校”开设位列全区之“最”的课程品类,“最”大程度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近悦远来,在“中心”更在“身边”
着力构建党群服务阵地矩阵
可充电运动、可沐浴更衣、可休憩学习,这里不是高级商业服务综合体,而是今年着力打造的“宁聚·暖心驿站”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一个让快递小哥“转角遇到爱”的“幸福家”。
实现“围墙内外”全覆盖
今年中心重点聚焦“1+3+6+16+X”党群服务阵地矩阵建设,融网定格、科学规划三个网格主阵地,推动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社区党建等不同党建力量和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围墙内外”全覆盖。
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1”个核心
根据“5+1”要求进行空间重塑和功能重构,突出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让组织运转更有实体承载和对应保障。
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3”个网格主阵地坚持“应融尽融”建设原则,有效利用现有阵地场地资源,其中昌化网格主阵地便设置在“宁聚·暖心驿站”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中,既实现网格的“块上管理”又形成对辖区范围内新就业群体的“条上支撑”。
一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都被称为资源聚集的“中央库房”,通过对市、区和街道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加工,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心逐渐成为“送货上门”的“中央厨房”。围绕“6”个楼宇党群服务站、“16”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和“X”个各类“新心驿站”的实际需求,形成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向各党群服务站进行精准配送,全年共开展理论宣讲25次,配送党纪学习教育等理论书籍500余册。多措并举全方位拉“近”同社区的距离,把服务送到居民“心中”。
暖心“宁”聚,有“服务”更有“治理”
推动“善治江宁”共同体建设
中心以服务促凝聚,将红色阵地的政治引领和党群服务功能有机融合,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多元参与,满足群众共性需求
中心每月开展商业服务进社区和“便民集市日”活动,提供便民理发、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健康理疗等各类生活服务,公益志愿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让居民群众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有“实”感。
双向互动,广泛搭建参与平台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4场,征集新就业群体“微心愿”127条,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开展“午间议事”和“民情夜话”活动,倾听群众心声的同时,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延伸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互联互通,架设服务群众“暖心桥”
依托“宁聚·民情驿站”,配合各条线举办各类协商议事活动225场,在今年的“宁聚·人人”昌平路善治街区建设和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建设过程中,中心搭建的共商共议、双向奔赴的平台,成为推动“金点子”结成“金果子”的关键环节。
善治协同,织密党建治理网格
因地制宜落实“一网格一阵地”布局,建立常德、昌平、昌化三个网格主阵地作为党建枢纽节点,整合“三区”资源,逐步推进实施网格党建治理项目,成为“网格善治”的根据地、供给地和实践地。
接下来,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还将继续敞开怀抱,引入创新思维,融合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孺子牛”品牌效能,进一步拓展政治功能、治理功能、服务功能,把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阵地建设的落脚点,营造江宁党群服务阵地的稳定“内核”和强大“磁场”。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1-10 17:36
阅读次数:
自上海市街镇党群服务中心发展力质量评估开展以来,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始终排名全市前列,在2024年度排名中以70.56分位列全市第四、中心城区第二、全区第一,全年累计接待服务人次超27万,开展活动7千余场。今年中心更重点聚焦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分层构建“1+3+6+16+X”党群服务阵地链,强化三大核心功能,不断提升阵地体系的“圈粉力”,绘就基层党建的“同心圆”。
内外兼修,有“颜值”更有“内涵”
强化红色阵地政治引领功能
每年学思践悟“孺子牛”精神初心展厅都会迎来一批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党员们,他们在重温总书记“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的温暖故事,探寻“孺子牛”精神的发展和延伸的同时,也通过一张张鲜活实景、一件件旧时物件,感受着江宁社区的发展和变迁,从而进一步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此外,展厅兼具组织生活室、党员宣誓厅、展览展示馆等多重功能设置,成为“孺子牛”讲堂、“孺子牛”社区治理学院等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的“步入式”课堂,2024年累计参观人次超1万人。
坐落于百年林荫大道昌平路,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转隅拾景,质蕴深涵。今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全新打造了口袋公园带,中心门口的颜值也更高了。在兼具艺术感和功能性的孺子牛公共椅上小憩片刻,耳畔不仅是婉转鸟语,更有先辈呐喊、奋进足音,中心整合资源为党员群众,尤其是新就业群体打造了身临其境的红色教育园地,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学习。
老少咸宜,对“老龄”更对“全龄”
共聚其乐融融的友好空间
在每年接近30万人次的人流量中,中老年群体可谓是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忠实粉丝”。为满足社区长者的多元康养需求,今年中心共邀约医疗专家开展专题讲座36场,对接都市频道提供生活服务指导6次,举办戏剧戏曲类文艺展演34场,放映公益电影117部,银鸽艺术团的19支精品文化团队在各项文艺赛事中屡屡斩获殊荣,社区学校成为中老年居民学习的芳草地,中老年群体在温暖温馨的空间里,畅享各类综合惠老资源,安享在江宁的“金色年华”。
宝宝屋全年累计为社区宝宝提供便捷科学的集中照护5600余次;20多位“星星的孩子”参与到“爱课堂”日间专项学习中;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们走进中心升级打造的“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参与到中国福利少年宫江宁教学点、爱心暑托班的融合课程和“宁好少年创变者”实践大赛、“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教育等各项特色活动中;社区工作的青年群体则参与到“乐宁加油站”每天“午间幸福一小时”的活动中,还有“市民夜校”开设位列全区之“最”的课程品类,“最”大程度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近悦远来,在“中心”更在“身边”
着力构建党群服务阵地矩阵
可充电运动、可沐浴更衣、可休憩学习,这里不是高级商业服务综合体,而是今年着力打造的“宁聚·暖心驿站”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一个让快递小哥“转角遇到爱”的“幸福家”。
实现“围墙内外”全覆盖
今年中心重点聚焦“1+3+6+16+X”党群服务阵地矩阵建设,融网定格、科学规划三个网格主阵地,推动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社区党建等不同党建力量和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围墙内外”全覆盖。
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1”个核心
根据“5+1”要求进行空间重塑和功能重构,突出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让组织运转更有实体承载和对应保障。
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3”个网格主阵地坚持“应融尽融”建设原则,有效利用现有阵地场地资源,其中昌化网格主阵地便设置在“宁聚·暖心驿站”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中,既实现网格的“块上管理”又形成对辖区范围内新就业群体的“条上支撑”。
一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都被称为资源聚集的“中央库房”,通过对市、区和街道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加工,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心逐渐成为“送货上门”的“中央厨房”。围绕“6”个楼宇党群服务站、“16”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和“X”个各类“新心驿站”的实际需求,形成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向各党群服务站进行精准配送,全年共开展理论宣讲25次,配送党纪学习教育等理论书籍500余册。多措并举全方位拉“近”同社区的距离,把服务送到居民“心中”。
暖心“宁”聚,有“服务”更有“治理”
推动“善治江宁”共同体建设
中心以服务促凝聚,将红色阵地的政治引领和党群服务功能有机融合,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多元参与,满足群众共性需求
中心每月开展商业服务进社区和“便民集市日”活动,提供便民理发、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健康理疗等各类生活服务,公益志愿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让居民群众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有“实”感。
双向互动,广泛搭建参与平台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4场,征集新就业群体“微心愿”127条,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开展“午间议事”和“民情夜话”活动,倾听群众心声的同时,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延伸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互联互通,架设服务群众“暖心桥”
依托“宁聚·民情驿站”,配合各条线举办各类协商议事活动225场,在今年的“宁聚·人人”昌平路善治街区建设和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建设过程中,中心搭建的共商共议、双向奔赴的平台,成为推动“金点子”结成“金果子”的关键环节。
善治协同,织密党建治理网格
因地制宜落实“一网格一阵地”布局,建立常德、昌平、昌化三个网格主阵地作为党建枢纽节点,整合“三区”资源,逐步推进实施网格党建治理项目,成为“网格善治”的根据地、供给地和实践地。
接下来,江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还将继续敞开怀抱,引入创新思维,融合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孺子牛”品牌效能,进一步拓展政治功能、治理功能、服务功能,把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阵地建设的落脚点,营造江宁党群服务阵地的稳定“内核”和强大“磁场”。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