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从临街党群服务阵地,再到烟火气的小店、繁忙的快递站、万家灯火的人才公寓驿站…… 一批批党员骨干给静安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但是,变化之中的不变是走百家门、暖百家心,这是新时代“街巷总理”们所执守的不二法宝。
近期,“静邻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在街区当书记】专栏,带大家感受街区党组织书记们在绘就新兴领域党建“同心圆”、朴实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风,奋力一跃成为基层治理“中坚力量”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本篇推文介绍江宁路街道俞怡雯书记,一起来看看吧。
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推进以来,江宁路街道围绕“组织覆盖全域全员、作用发挥长效高效”的工作要求,建立了陕北、常德、昌平、昌化4个街区网格党组织,同时按照“一网格一阵地”的工作要求,优化提升4个街区网格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织密建强了“多格合一”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俞怡雯是新成立的昌化街区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暨“宁聚·暖新驿站”的负责人。在此之前,这个90后的街区“小书记”是一位工作勤恳敬业的社区党群工作者,尽管拥有基层工作经验,但从“围墙”中的传统工作环境到“街面”上的新兴领域全新挑战,她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面对新身份、新领域、新对象,她以铁脚板丈量“新”街区,玲珑心手绘“新”地图,慢慢探索出了“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一步步将新就业群体的街区“愿景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
“望”——融入“新”环境,用“脚”丈量更用“心”记录
“自从当上了街区书记,这两个月,我家里的高跟鞋就闲置了,天天穿着运动鞋在街头CITY WALK”。
江宁路街道昌化街区有7条主干道走走看看、仔仔细细绕完一圈要2个小时。
“刚到街区的时候,这里的情况对我而言是一张白纸,如何能快速地掌握街区情况,首要的还是要底数清、情况明,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6月份以来,俞怡雯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常都在10000+,微信好友已新增100多人。每周二、周四下午,她与街区党务工作者叶颖荫、下沉干部张圣奥一同走街串巷,先后走访了三轮258家企业和商户,不断补充完善街区“小个专”和流动党员的基座和底数。
在用脚步丈量街区的过程中,俞怡雯边走边记录边观察,建立起了翔实的走访记录和电子数据库。街区的整体布局,包括道路、建筑、商铺等核心要素,慢慢清晰地展现在俞怡雯的脑海,也形成了一张详尽的街区网格示意图。这张用心描绘的“手绘地图”,不仅是她工作的“导航仪”,更是她深入了解街区、制定工作方案的“街区宝典”。
“闻”——倾听“新”声音,“走近”他们更“走进”他们
“老板,我是昌化街区党支部书记俞怡雯。你们店铺最近经营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初入街区,这是她每到一家店铺和店铺主的自我介绍和亮明身份,但也常常会遇到商铺经营者的疑惑和不解,甚至是“闭门羹”。面对这些困难,这位90后的姑娘用“联新卡”和“婆婆嘴”一遍遍向店铺主介绍“街区和街区党支部是怎么一回事儿”,但她心里也知道,只有实实在在为街区主体做一些事儿,解决一些问题,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你们是街道的吗?我们店铺门口每天晚上7点左右,就有收废品的物资堆放着,我们一直想联系街道帮我们解决一下,但生意一忙就顾不上了。
在一次走访中,位于昌化路上的一家沿街房产中介向俞怡雯反映了问题。于是在每周一次的新就业群体赋能协调会上,俞怡雯在会上向城运中心下沉街区网格的派驻干部反映了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调整了昌化路安远路区域的垃圾投放点位和收运时间,同时,第一时间向商铺做了反馈。
俞怡雯说,“正是在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小事中,我慢慢得到了一些商铺的信任,我的工作干劲更足了,底气也更足了。”
“问”——建立“新”关系,问“需求”更问“锦囊”
每次遇到快递、外卖小哥,俞怡雯总会和他们聊上几句。小哥群体除了餐饮、交通等诉求外,对社交、健身、健康等需求也很普遍。在每月一次的“小哥议事厅”活动上,小哥提出,希望将看病就医、健康体检等服务内容更多惠及新就业群体。
于是,俞怡雯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在党群服务站开出了小哥健康体检专场活动,同时在蒋家巷居民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了小哥看病配药的“绿色窗口”。在此过程中,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餐点等“金点子”,也在一次次议事活动中应运而生。
现在,街道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出了“9.9元吃饱”暖新实惠餐和“12.9元吃好”暖新加油餐,并且推出了至下午2时的延时服务。同时,针对小哥提出的“想要多些共享性的运动场地”等建议,街道在更新改造的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划分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大家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运动区域。
俞怡雯说,“小哥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小哥们很珍惜每一次小哥议事厅的活动,小哥们是人民城市的重要力量,小哥金点子是推动街区发展的金钥匙。”
“切”——凝聚“新”力量,让“他们”成为“我们”
昌化街区辖区内集聚了6家快递站点和3个送水站点,有各类骑手小哥142名。俞怡雯在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发挥他们的优势,引导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助力街区发展。
不久前,俞怡雯与快递外卖行业党支部党员一同参观了“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感受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激发快递外卖党员服务城市、贡献社会的热情。
近期,快递外卖行业党支部在支部活动中向支部党员发起了争当街区五大员(交通示范员、文明监督员、平安巡查员、助老服务员、政策宣传员)的号召和倡议。倡议发出后不久,就有快递小哥提出了“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周边环境不是很整洁,停车也不是特别方便,希望街道可以进行修整”的建议。
俞怡雯将收到的意见建议向昌化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提出,经过街道领导和区职能部门的现场勘查和反复论证,目前这块区域已列入明年美丽街区的立项项目。
90后虽然经验和阅历还有短板,但和普遍年轻的新就业群体有天然的沟通优势,下一步,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让支部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有效地将新就业群体的力量转化为街区治理的新动力,为美丽江宁善治共同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4-11-25 14:42
阅读次数:
编者按: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从临街党群服务阵地,再到烟火气的小店、繁忙的快递站、万家灯火的人才公寓驿站…… 一批批党员骨干给静安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但是,变化之中的不变是走百家门、暖百家心,这是新时代“街巷总理”们所执守的不二法宝。
近期,“静邻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在街区当书记】专栏,带大家感受街区党组织书记们在绘就新兴领域党建“同心圆”、朴实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风,奋力一跃成为基层治理“中坚力量”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本篇推文介绍江宁路街道俞怡雯书记,一起来看看吧。
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推进以来,江宁路街道围绕“组织覆盖全域全员、作用发挥长效高效”的工作要求,建立了陕北、常德、昌平、昌化4个街区网格党组织,同时按照“一网格一阵地”的工作要求,优化提升4个街区网格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织密建强了“多格合一”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俞怡雯是新成立的昌化街区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暨“宁聚·暖新驿站”的负责人。在此之前,这个90后的街区“小书记”是一位工作勤恳敬业的社区党群工作者,尽管拥有基层工作经验,但从“围墙”中的传统工作环境到“街面”上的新兴领域全新挑战,她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面对新身份、新领域、新对象,她以铁脚板丈量“新”街区,玲珑心手绘“新”地图,慢慢探索出了“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一步步将新就业群体的街区“愿景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
“望”——融入“新”环境,用“脚”丈量更用“心”记录
“自从当上了街区书记,这两个月,我家里的高跟鞋就闲置了,天天穿着运动鞋在街头CITY WALK”。
江宁路街道昌化街区有7条主干道走走看看、仔仔细细绕完一圈要2个小时。
“刚到街区的时候,这里的情况对我而言是一张白纸,如何能快速地掌握街区情况,首要的还是要底数清、情况明,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6月份以来,俞怡雯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常都在10000+,微信好友已新增100多人。每周二、周四下午,她与街区党务工作者叶颖荫、下沉干部张圣奥一同走街串巷,先后走访了三轮258家企业和商户,不断补充完善街区“小个专”和流动党员的基座和底数。
在用脚步丈量街区的过程中,俞怡雯边走边记录边观察,建立起了翔实的走访记录和电子数据库。街区的整体布局,包括道路、建筑、商铺等核心要素,慢慢清晰地展现在俞怡雯的脑海,也形成了一张详尽的街区网格示意图。这张用心描绘的“手绘地图”,不仅是她工作的“导航仪”,更是她深入了解街区、制定工作方案的“街区宝典”。
“闻”——倾听“新”声音,“走近”他们更“走进”他们
“老板,我是昌化街区党支部书记俞怡雯。你们店铺最近经营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初入街区,这是她每到一家店铺和店铺主的自我介绍和亮明身份,但也常常会遇到商铺经营者的疑惑和不解,甚至是“闭门羹”。面对这些困难,这位90后的姑娘用“联新卡”和“婆婆嘴”一遍遍向店铺主介绍“街区和街区党支部是怎么一回事儿”,但她心里也知道,只有实实在在为街区主体做一些事儿,解决一些问题,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你们是街道的吗?我们店铺门口每天晚上7点左右,就有收废品的物资堆放着,我们一直想联系街道帮我们解决一下,但生意一忙就顾不上了。
在一次走访中,位于昌化路上的一家沿街房产中介向俞怡雯反映了问题。于是在每周一次的新就业群体赋能协调会上,俞怡雯在会上向城运中心下沉街区网格的派驻干部反映了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调整了昌化路安远路区域的垃圾投放点位和收运时间,同时,第一时间向商铺做了反馈。
俞怡雯说,“正是在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小事中,我慢慢得到了一些商铺的信任,我的工作干劲更足了,底气也更足了。”
“问”——建立“新”关系,问“需求”更问“锦囊”
每次遇到快递、外卖小哥,俞怡雯总会和他们聊上几句。小哥群体除了餐饮、交通等诉求外,对社交、健身、健康等需求也很普遍。在每月一次的“小哥议事厅”活动上,小哥提出,希望将看病就医、健康体检等服务内容更多惠及新就业群体。
于是,俞怡雯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在党群服务站开出了小哥健康体检专场活动,同时在蒋家巷居民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了小哥看病配药的“绿色窗口”。在此过程中,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餐点等“金点子”,也在一次次议事活动中应运而生。
现在,街道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出了“9.9元吃饱”暖新实惠餐和“12.9元吃好”暖新加油餐,并且推出了至下午2时的延时服务。同时,针对小哥提出的“想要多些共享性的运动场地”等建议,街道在更新改造的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划分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大家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运动区域。
俞怡雯说,“小哥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小哥们很珍惜每一次小哥议事厅的活动,小哥们是人民城市的重要力量,小哥金点子是推动街区发展的金钥匙。”
“切”——凝聚“新”力量,让“他们”成为“我们”
昌化街区辖区内集聚了6家快递站点和3个送水站点,有各类骑手小哥142名。俞怡雯在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发挥他们的优势,引导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助力街区发展。
不久前,俞怡雯与快递外卖行业党支部党员一同参观了“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感受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激发快递外卖党员服务城市、贡献社会的热情。
近期,快递外卖行业党支部在支部活动中向支部党员发起了争当街区五大员(交通示范员、文明监督员、平安巡查员、助老服务员、政策宣传员)的号召和倡议。倡议发出后不久,就有快递小哥提出了“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周边环境不是很整洁,停车也不是特别方便,希望街道可以进行修整”的建议。
俞怡雯将收到的意见建议向昌化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提出,经过街道领导和区职能部门的现场勘查和反复论证,目前这块区域已列入明年美丽街区的立项项目。
90后虽然经验和阅历还有短板,但和普遍年轻的新就业群体有天然的沟通优势,下一步,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让支部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有效地将新就业群体的力量转化为街区治理的新动力,为美丽江宁善治共同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