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海
  • 静安人大
  • 静安政协
无障碍浏览
繁體版
日本语
Francais
English
  • 首页
  • 静安新闻
  • 信息公开
  • 政民互动
  • 一网通办
  • 公共服务
  • 静安概览

当前位置: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党建信息

静邻党建 | 构建“多格合一”善治网格,共和新路街道引领街区治理新风尚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4-11-04 阅读次数:】 【推荐】 【纠错】 【收藏】 【字号: 大 中 小 】 【我要打印】

共和新路街道位于静安区中部,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型社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领下,以“新善治”党建品牌不断探索和创新街区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多格合一”的善治网格,打造“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主题功能街区,致力于提升全域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善居”街区

 

“新”福为善,居有所安

 

骑上电动自行车,不出几分钟便可抵达的“小哥茶铺”“小哥生活铺”;仅需800元,便可在中心城区拥有的一个“小家”……现在,工作生活在共和新路街道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幸福及便利。

 

今年夏天,顺丰小哥程余乐在静安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同时也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远低于预算的租金、满意的房型、下楼就可以直接上班的距离,让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合同——“在拿到‘新家’钥匙的那刻,心里格外踏实。”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快递员、外卖小哥等人群的幸福感、归属感,街道于2022年设立了“小哥茶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充电的落脚地。同时,为解决该群体就餐时间不固定、饮食开销大等困扰,街道见招拆招,绘制“共和新小哥服务地图”,于2023年9月推出首批24家包含餐饮、理发、修车等业态的“小哥生活铺”,以及独属于小哥们的优惠价格。共和新路街道以独特的党建模式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小哥们奔跑的心,有了温暖的“家”。

 

一直以来,共和新路街道致力于优化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其居住体验,疏通治理“痛点”。针对居民对环境美化的需求,街道通过微更新项目,让辖区多个社区焕发新活力。

 

 

 

为了破解部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难度大、邻里矛盾易发的问题,街道依托“善治街区”吹哨机制,通过有效链接职能部门、共建单位、居民小区等需求和资源,积极推广“申+善治联盟”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打造高效畅通的协商议事、法治共建、互学共促、服务共治平台。

 

“停车难”是众多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为此,街道积极链接“善治朋友圈”资源,与上海交运巴士沪太客站管理公司、上海新慧谷科技产业园、上海国际新媒体产业基地园区开展“错时共享停车”项目,缓解小区夜间停车压力。

 

02

 

“善养”街区

 

一份“老”与“小”的民生情怀

 

共和新路街道辖区内近10万常住人口,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居民人数超四成,老年助餐服务需求强烈。截至目前,街道在原有中山北路805弄长者食堂、柳营路319弄助餐点的基础上,先后拓展了金盛源“智慧食堂”、中山北路长途汽车站“智慧食堂”(升级更新中)、“善和汇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助餐点,6个社区长者食堂及助餐点呈东、西、南、北、中分布,服务范围覆盖全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与“智慧食堂”携手,碰撞出“用餐、助餐地图”新花火——党群服务中心助餐点,可辐射周边永乐、锦佳苑、延长中路727弄等8个居民区,距离最近的永乐居民区永乐苑小区仅40米。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撑起“一老一小”幸福伞才是加快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善养”街区的本质所在。

 

除进一步织密辖区老年“助餐地图”之外,街道还构建以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加1个邻里中心为枢纽,辐射3家养老院、9个乐龄家园、21个居委会老年活动室为载体的一站多点、功能多元的“为老服务生活圈”,以及打造嵌入式“宝宝屋”,不仅解决幼儿临时托育问题,还为老年人“转身”开启兴趣课程的“15分钟社区托育圈”。托起“朝夕美好”,共和新路街道“善养”街区书写好了这份“老”与“小”的民生情怀答卷。

 

03

 

“善业”街区

 

与企为善,向业而行

 

今年2月,共和新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面焕新升级。在改造过程中,街道精心打造“‘共和新与我’瀑布电子屏”。通过照片、剪报、微信推文等“流动”的形式,展现街道近30年的各类大事记,形成了一部生动的社区发展史。这一创意展示的背后,得益于辖区内科技力量——上海奥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企业方面表示,多年来,街道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所以,在得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焕新升级的消息后,公司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的优势,希望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共和新路街道坚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实践,以科技力量为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围绕“新善治”党建品牌,街道将辖区划分为4个善治网格,并组建4个网格党委和网格事务委员会,推动善治网格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通过“1+1+15员”的模式,整合街道、职能部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百名青年党员赋能网格”下沉干部、街区共建员等力量,形成强大服务合力。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凝聚,街道制作覆盖所有“两企三新”企业的“党群联新卡”。该卡不仅明示了街区党支部联系人、联系方式,还提供了“阵地资源码”和“困难需求及商户入驻码”,企业只需扫码,即可获知辖区资源分布、提交困难需求或进行新入驻报到。

 

此外,街道还注重解决企业在开店办证注册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党群联新卡”和定期上门走访,收集企业需求,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周期,致力于提升辖区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共和新路街道“善业”街区与企为善,向业而行。

 

04

 

“善学”街区

 

以学为善,促学涵育

 

在“善学”街区建设方面,街道注重丰富辖区内各年龄段的学习资源,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街道依托“4+4+26”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就近、便利学习、活动的场所,并链接街区资源,邀请“善治朋友圈”共同参与,把学习阵地扩展到辖区单位、企业、园区等处。

 

为加强党员的学习和教育,街道注重发挥“两企三新”党组织的作用。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推进过程中,街道、市场所与大宁国际茶城携手走访市场内的商户和店铺,让8名“两企三新”党员就近找到组织。为进一步打破地域和企业之间的界限,街道成立静安区茶叶行业党建联盟和静安区茶叶行业工会联合会,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茶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街道聚焦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法治服务中心纪法教育点;借助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与辖区司法机关共同推进“银发盾牌”“小巷里的乔法官”“蓝精灵志愿服务”等项目,以“破圈融合”赋能基层善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针对辖区幼儿园和小学生校外实践学习活动的需求,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知新”社区图书馆儿童馆、歌唱室、舞蹈房等场地,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校外实践资源。

 

此外,街道还与区教育局联动,开展“善学大思政”党建项目,探索“大思政课”学校—社区有效衔接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共和新路街道“善学”街区以学为善,促学涵育。

 

通过构建善治网格模式,共和新路街道在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努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在街区治理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验证码:*
    验证码

004009009002 > 首页>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党建信息 >新闻详情

静邻党建 | 构建“多格合一”善治网格,共和新路街道引领街区治理新风尚

朗读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4-11-04 14:42

阅读次数:

打印
分享到:

共和新路街道位于静安区中部,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型社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领下,以“新善治”党建品牌不断探索和创新街区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多格合一”的善治网格,打造“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主题功能街区,致力于提升全域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善居”街区

 

“新”福为善,居有所安

 

骑上电动自行车,不出几分钟便可抵达的“小哥茶铺”“小哥生活铺”;仅需800元,便可在中心城区拥有的一个“小家”……现在,工作生活在共和新路街道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幸福及便利。

 

今年夏天,顺丰小哥程余乐在静安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同时也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联寓公寓,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远低于预算的租金、满意的房型、下楼就可以直接上班的距离,让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合同——“在拿到‘新家’钥匙的那刻,心里格外踏实。”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快递员、外卖小哥等人群的幸福感、归属感,街道于2022年设立了“小哥茶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充电的落脚地。同时,为解决该群体就餐时间不固定、饮食开销大等困扰,街道见招拆招,绘制“共和新小哥服务地图”,于2023年9月推出首批24家包含餐饮、理发、修车等业态的“小哥生活铺”,以及独属于小哥们的优惠价格。共和新路街道以独特的党建模式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小哥们奔跑的心,有了温暖的“家”。

 

一直以来,共和新路街道致力于优化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其居住体验,疏通治理“痛点”。针对居民对环境美化的需求,街道通过微更新项目,让辖区多个社区焕发新活力。

 

 

 

为了破解部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难度大、邻里矛盾易发的问题,街道依托“善治街区”吹哨机制,通过有效链接职能部门、共建单位、居民小区等需求和资源,积极推广“申+善治联盟”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打造高效畅通的协商议事、法治共建、互学共促、服务共治平台。

 

“停车难”是众多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为此,街道积极链接“善治朋友圈”资源,与上海交运巴士沪太客站管理公司、上海新慧谷科技产业园、上海国际新媒体产业基地园区开展“错时共享停车”项目,缓解小区夜间停车压力。

 

02

 

“善养”街区

 

一份“老”与“小”的民生情怀

 

共和新路街道辖区内近10万常住人口,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居民人数超四成,老年助餐服务需求强烈。截至目前,街道在原有中山北路805弄长者食堂、柳营路319弄助餐点的基础上,先后拓展了金盛源“智慧食堂”、中山北路长途汽车站“智慧食堂”(升级更新中)、“善和汇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助餐点,6个社区长者食堂及助餐点呈东、西、南、北、中分布,服务范围覆盖全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与“智慧食堂”携手,碰撞出“用餐、助餐地图”新花火——党群服务中心助餐点,可辐射周边永乐、锦佳苑、延长中路727弄等8个居民区,距离最近的永乐居民区永乐苑小区仅40米。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撑起“一老一小”幸福伞才是加快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善养”街区的本质所在。

 

除进一步织密辖区老年“助餐地图”之外,街道还构建以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加1个邻里中心为枢纽,辐射3家养老院、9个乐龄家园、21个居委会老年活动室为载体的一站多点、功能多元的“为老服务生活圈”,以及打造嵌入式“宝宝屋”,不仅解决幼儿临时托育问题,还为老年人“转身”开启兴趣课程的“15分钟社区托育圈”。托起“朝夕美好”,共和新路街道“善养”街区书写好了这份“老”与“小”的民生情怀答卷。

 

03

 

“善业”街区

 

与企为善,向业而行

 

今年2月,共和新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面焕新升级。在改造过程中,街道精心打造“‘共和新与我’瀑布电子屏”。通过照片、剪报、微信推文等“流动”的形式,展现街道近30年的各类大事记,形成了一部生动的社区发展史。这一创意展示的背后,得益于辖区内科技力量——上海奥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企业方面表示,多年来,街道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所以,在得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焕新升级的消息后,公司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的优势,希望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共和新路街道坚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实践,以科技力量为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围绕“新善治”党建品牌,街道将辖区划分为4个善治网格,并组建4个网格党委和网格事务委员会,推动善治网格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通过“1+1+15员”的模式,整合街道、职能部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百名青年党员赋能网格”下沉干部、街区共建员等力量,形成强大服务合力。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凝聚,街道制作覆盖所有“两企三新”企业的“党群联新卡”。该卡不仅明示了街区党支部联系人、联系方式,还提供了“阵地资源码”和“困难需求及商户入驻码”,企业只需扫码,即可获知辖区资源分布、提交困难需求或进行新入驻报到。

 

此外,街道还注重解决企业在开店办证注册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党群联新卡”和定期上门走访,收集企业需求,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周期,致力于提升辖区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共和新路街道“善业”街区与企为善,向业而行。

 

04

 

“善学”街区

 

以学为善,促学涵育

 

在“善学”街区建设方面,街道注重丰富辖区内各年龄段的学习资源,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街道依托“4+4+26”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就近、便利学习、活动的场所,并链接街区资源,邀请“善治朋友圈”共同参与,把学习阵地扩展到辖区单位、企业、园区等处。

 

为加强党员的学习和教育,街道注重发挥“两企三新”党组织的作用。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推进过程中,街道、市场所与大宁国际茶城携手走访市场内的商户和店铺,让8名“两企三新”党员就近找到组织。为进一步打破地域和企业之间的界限,街道成立静安区茶叶行业党建联盟和静安区茶叶行业工会联合会,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茶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街道聚焦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法治服务中心纪法教育点;借助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与辖区司法机关共同推进“银发盾牌”“小巷里的乔法官”“蓝精灵志愿服务”等项目,以“破圈融合”赋能基层善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针对辖区幼儿园和小学生校外实践学习活动的需求,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知新”社区图书馆儿童馆、歌唱室、舞蹈房等场地,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校外实践资源。

 

此外,街道还与区教育局联动,开展“善学大思政”党建项目,探索“大思政课”学校—社区有效衔接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共和新路街道“善学”街区以学为善,促学涵育。

 

通过构建善治网格模式,共和新路街道在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努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在街区治理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专业词注释:

返回顶部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
网站地图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