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全覆盖攻坚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在市委、区委统一部署和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提高政治站位,以上率下、动员组织全街道力量实施推进这一重大任务。
机制抓实、责任落地
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通过“两张网”夯实工作基础。
以数据网络摸清底座
形成“1名街道数据官+4个网格数据站+5类数据专员+27名数据块长+32名‘轮值路长’担任街面数据员”的“三角体”班底,做好日常走访和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目前数据库已纳入新兴领域主体3634家,其中沿街商铺企业1146家;“两企三新”党员1029人。
以工作网络形成长效
在统一“多格合一”设置基础上,成立4个网格党委,分别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挂帅,赋能4个街区党支部,由1名机关青年骨干任街区党支部书记,协调公安、市场、城管、城运以及下沉百名青年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15员”力量,通过“圆桌议事机制、项目化认领机制”等7项运行机制和“约请调度权”等3项权力支撑,构建需求项目闭环、问题处置闭环,初步形成“街区吹哨、网格协调、各方报到”的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格局。
四轴驱动、统筹推进
街道在全覆盖工作中围绕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建设、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同步形成“四轴驱动”运转模式。在滚动推进过程中新建8个新兴领域党支部,覆盖党员96名。
通过制作“党群联新卡”明示党组织和阵地资源,定制党组织和党员应知应会“知新包”,梳理社区党校、静安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学院“新光”分院课程,开展“新领域新力量”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做实“三张清单”,优化形成43项资源项目。
在此基础上,梳理“双向赋能清单”,吸纳“两企三新”加入“街区合伙人”、打造“善治朋友圈”,结合“15分钟生活圈”形成“善治街区资源地图”,将新兴领域深度融入街区善治,抬升网格治理效能。
同时,以网格党委与街区党支部作为“关键齿轮”,充分调度行政力量与社会资源,借助“圆桌议事会”等平台,形成一般问题前置化解、复杂问题网格联动、重大问题上报街道处置的工作闭环。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街道在多年探索“善治街区”治理板块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单位和“两企三新”特点正式形成“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主题,整合打造不同风格的服务阵地与资源要素。
如在“联寓公寓”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群服务站作为第三网格主阵地,入驻“善居街区”党支部,指导成立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支部,形成“双支部一阵地”紧密联动、共建共管共学的格局。
第二网格主阵地设立“冯书记下午茶”“业委会工作站”等特色功能,为“善学街区”党支部和周边“两企三新”、居民区提供有力支持,在处置基层治理共性矛盾、跨条块问题和12345疑难工单等方面主动跨前,参与形成65个“潮汐式”共享停车位等治理成果。
同时,各街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兜底覆盖和党员教育管理示范作用,各主阵地与69个“两企三新”党组织就近建立包联保障关系;积极挖掘属地红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公园情景党课”“曲艺党课”等,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基地”,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下阶段,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持续促进全覆盖形态多样化,以最直接的路径、最有效的方式将党的组织力量和服务网络送到各类新兴领域群体身边,确保全覆盖工作与服务发展、改善治理的目标同向同频;结合居民区站点规范化建设打造“4个主阵地+4个特色阵地+27个居民区阵地”的党群服务阵地矩阵,进一步推进街道更多特色阵地功能铺设,实现党群服务阵地扩容提质。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4-10-22 15:32
阅读次数:
新兴领域全覆盖攻坚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在市委、区委统一部署和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提高政治站位,以上率下、动员组织全街道力量实施推进这一重大任务。
机制抓实、责任落地
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通过“两张网”夯实工作基础。
以数据网络摸清底座
形成“1名街道数据官+4个网格数据站+5类数据专员+27名数据块长+32名‘轮值路长’担任街面数据员”的“三角体”班底,做好日常走访和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目前数据库已纳入新兴领域主体3634家,其中沿街商铺企业1146家;“两企三新”党员1029人。
以工作网络形成长效
在统一“多格合一”设置基础上,成立4个网格党委,分别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挂帅,赋能4个街区党支部,由1名机关青年骨干任街区党支部书记,协调公安、市场、城管、城运以及下沉百名青年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15员”力量,通过“圆桌议事机制、项目化认领机制”等7项运行机制和“约请调度权”等3项权力支撑,构建需求项目闭环、问题处置闭环,初步形成“街区吹哨、网格协调、各方报到”的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格局。
四轴驱动、统筹推进
街道在全覆盖工作中围绕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建设、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同步形成“四轴驱动”运转模式。在滚动推进过程中新建8个新兴领域党支部,覆盖党员96名。
通过制作“党群联新卡”明示党组织和阵地资源,定制党组织和党员应知应会“知新包”,梳理社区党校、静安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学院“新光”分院课程,开展“新领域新力量”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做实“三张清单”,优化形成43项资源项目。
在此基础上,梳理“双向赋能清单”,吸纳“两企三新”加入“街区合伙人”、打造“善治朋友圈”,结合“15分钟生活圈”形成“善治街区资源地图”,将新兴领域深度融入街区善治,抬升网格治理效能。
同时,以网格党委与街区党支部作为“关键齿轮”,充分调度行政力量与社会资源,借助“圆桌议事会”等平台,形成一般问题前置化解、复杂问题网格联动、重大问题上报街道处置的工作闭环。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街道在多年探索“善治街区”治理板块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单位和“两企三新”特点正式形成“善业”“善学”“善居”“善养”四大主题,整合打造不同风格的服务阵地与资源要素。
如在“联寓公寓”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群服务站作为第三网格主阵地,入驻“善居街区”党支部,指导成立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支部,形成“双支部一阵地”紧密联动、共建共管共学的格局。
第二网格主阵地设立“冯书记下午茶”“业委会工作站”等特色功能,为“善学街区”党支部和周边“两企三新”、居民区提供有力支持,在处置基层治理共性矛盾、跨条块问题和12345疑难工单等方面主动跨前,参与形成65个“潮汐式”共享停车位等治理成果。
同时,各街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兜底覆盖和党员教育管理示范作用,各主阵地与69个“两企三新”党组织就近建立包联保障关系;积极挖掘属地红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公园情景党课”“曲艺党课”等,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基地”,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下阶段,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持续促进全覆盖形态多样化,以最直接的路径、最有效的方式将党的组织力量和服务网络送到各类新兴领域群体身边,确保全覆盖工作与服务发展、改善治理的目标同向同频;结合居民区站点规范化建设打造“4个主阵地+4个特色阵地+27个居民区阵地”的党群服务阵地矩阵,进一步推进街道更多特色阵地功能铺设,实现党群服务阵地扩容提质。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