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静安寺街道四明居民区党总支以“四百”大走访为抓手,将发扬“四百”精神与推动“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相结合,将传承“民情日记”工作法与办好群众身边小事相结合,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俯身实干,春风化雨润民心
愚园路608弄小区弄内有两处垃圾厢房,分别在不同单元楼的门洞口。因为房屋分布关系,75%的居民习惯使用其中一个垃圾厢房,投放量大,且部分居民未做到定时投放,使得周边环境脏乱,影响毗邻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此居民之间矛盾频发。面对居民群众生活痛点,居民区党总支与物业、社区微网格网格长多次协商探讨解决方案,通过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非投放时间段巡逻值班、执法人员上门教育、引导分流居民使用距离较远的垃圾厢房等方式,妥善化解两方居民长期积压的矛盾纠纷。
破解困局,迎难而上赢民心
愚园路532弄两栋房屋花园的围墙毗邻而建,围墙和围墙之间的夹弄最窄处只有19厘米,给日常清理带来困难,久而久之垃圾堆积、气味难闻,夹弄成了臭水沟,居民苦不堪言。居民区党总支在街道大网格的大力支持、居民区网格的协商沟通、楼组网格的积极配合下,采取暂时拆除围墙清理堆积垃圾,考虑到后续日常保洁,居民区党总支和网格、楼组居民一起探讨最优方案,共同商议决定采用把污水管隐藏在窗台下,夹弄底部垫高,围墙开孔等小妙招来解决日常环境维护问题,昔日的臭水沟变身如今的绿色小窗台,切实把好事实事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多方联动,力克顽疾稳民心
镇宁路404弄小区存在公共空间被占用的问题。居民区党总支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监委会、微网格长、楼组长等多方合力,对于占用楼道区域的现象,建立巡查机制,发现问题提前反馈;联勤机制,助力问题快速处置;评比机制,推动问题长效整改的“三项机制”,打好楼道整治“组合拳”,最终形成“巡逻及时清+物业定期清+评比长效清”楼道整治的常态长治。对于居民在公共通道设摊的行为,居民区党总支通过挖掘驻区单位的可用资源,为摊主寻找到正规合适的摊位,情理并重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在后续工作中,静安寺街道四明居民区党总支将会继续强化组织引领,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构建多元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鼓励多元主体支持配合,主动挖掘并培育更多内生资源和骨干力量,织密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网络体系,有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朗读
来源:
发稿时间:2024-03-20 14:38
阅读次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静安寺街道四明居民区党总支以“四百”大走访为抓手,将发扬“四百”精神与推动“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相结合,将传承“民情日记”工作法与办好群众身边小事相结合,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俯身实干,春风化雨润民心
愚园路608弄小区弄内有两处垃圾厢房,分别在不同单元楼的门洞口。因为房屋分布关系,75%的居民习惯使用其中一个垃圾厢房,投放量大,且部分居民未做到定时投放,使得周边环境脏乱,影响毗邻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此居民之间矛盾频发。面对居民群众生活痛点,居民区党总支与物业、社区微网格网格长多次协商探讨解决方案,通过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非投放时间段巡逻值班、执法人员上门教育、引导分流居民使用距离较远的垃圾厢房等方式,妥善化解两方居民长期积压的矛盾纠纷。
破解困局,迎难而上赢民心
愚园路532弄两栋房屋花园的围墙毗邻而建,围墙和围墙之间的夹弄最窄处只有19厘米,给日常清理带来困难,久而久之垃圾堆积、气味难闻,夹弄成了臭水沟,居民苦不堪言。居民区党总支在街道大网格的大力支持、居民区网格的协商沟通、楼组网格的积极配合下,采取暂时拆除围墙清理堆积垃圾,考虑到后续日常保洁,居民区党总支和网格、楼组居民一起探讨最优方案,共同商议决定采用把污水管隐藏在窗台下,夹弄底部垫高,围墙开孔等小妙招来解决日常环境维护问题,昔日的臭水沟变身如今的绿色小窗台,切实把好事实事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多方联动,力克顽疾稳民心
镇宁路404弄小区存在公共空间被占用的问题。居民区党总支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监委会、微网格长、楼组长等多方合力,对于占用楼道区域的现象,建立巡查机制,发现问题提前反馈;联勤机制,助力问题快速处置;评比机制,推动问题长效整改的“三项机制”,打好楼道整治“组合拳”,最终形成“巡逻及时清+物业定期清+评比长效清”楼道整治的常态长治。对于居民在公共通道设摊的行为,居民区党总支通过挖掘驻区单位的可用资源,为摊主寻找到正规合适的摊位,情理并重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在后续工作中,静安寺街道四明居民区党总支将会继续强化组织引领,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构建多元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鼓励多元主体支持配合,主动挖掘并培育更多内生资源和骨干力量,织密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网络体系,有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