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海
  • 静安人大
  • 静安政协
无障碍浏览
繁體版
日本语
Francais
English
  • 首页
  • 静安新闻
  • 信息公开
  • 政民互动
  • 一网通办
  • 公共服务
  • 静安概览

当前位置: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党建信息

“零距离”走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3-10-30 阅读次数:】 【推荐】 【纠错】 【收藏】 【字号: 大 中 小 】 【我要打印】


天目西路街道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赋能社区,以“零距离”大走访为基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打通社区脉络的“末梢神经”。街道通过深耕“零距离”大走访工作,以“四步工作法”为抓手,“添睦自治金”为保障,真正深入群众,着眼群众的需求,开展社区“微更新、微改造”项目,办好解民忧暖民心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来,从市委到区委都强调为基层减负增能,在为社区减负的同时,也让社区干部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真正回归自己的“主责主业”——更好地开展“零距离”走访工作。而“社区云”“全要素”等大数据平台的优化使用,也进一步为“零距离”走访工作赋能,台账得到数字化提升,民情掌握更显精准化,形成了联系群众数字化、全覆盖走访智慧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让“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落到实处。


坚持党建引领,打好群众工作的强基础

天目西路街道“零距离”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线,明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梳理“零距离”走访工作各条各块,从楼组这个最小单位开始,借力党员“双报到”制度,打牢走访工作的地基:一是责任到块、责任到人,各居委会对社区合理分块,由“块长”负责块区内居民的走访安排;二是每周定量、确保覆盖,完成一年两轮“全覆盖”走访,也做好块区内特殊人群的高频次走访关怀;三是统筹安排、双人上门,原则上由2人进行走访,工作人员可为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可为楼组长、党员骨干等。


坚持数字赋能,提升联系群众的智慧力

近年来,“社区云”“全要素”等数字平台的上线,“零距离”走访天目西路街道在多渠道收集民意后,通过建立规范化问题处理机制、细化“零距离”工作法案件处理流程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一是坚持使用社区云“走访记录功能”,做到基本状况清、人员情况清、需求问题清,对收集到的诉求进行数字台账的运用和分析。二是建立分类分级处理机制,街道层面能够解决的需求,通过内部快速沟通、协调解决;街道层面不能自行解决的诉求,可通过“三会”制度,多部门联席共同推动解决。

“发现在社区、回应在社区、解决在社区、满意在社区”。


坚持规范流程,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能

天目西路街道在多渠道收集民意后,细化“零距离”走访工作制度,大大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一是建立按需走访制度,分为“三个大类”+“五个必走”“三大类”具体为:A类家庭线上走访;B类家庭入户走访;C类家庭加大走访力度。在走访实际中,逐步形成独居老人、孤老家庭必走;低保困难、重大病家庭必走;失独家庭必走;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必走;新搬入家庭必走的“五个必走”原则。二是做实“六个一”走访任务,即:亮一个身份:“我是居委会干部、我是块长。”;登一个账号:注册“社区云”并关注居委会公众号;知一家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家庭档案”;做一次宣传:联系群众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问一声需求:了解和记录居民需求;挖一批能人:梳理能人贤士扩大志愿者队伍。


天目西路街道“零距离”工作法重心着眼于社区基层,笃行“四百”工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把民情体系建到群众身边、把贴心服务覆盖千家万户,做好基层减负工作“下半篇文章”,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分享到: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验证码:*
    验证码

004009009002 > 首页> 热点专题> 静安党建> 党建信息 >新闻详情

“零距离”走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朗读

区党建中心

来源:

发稿时间:2023-10-30 09:50

阅读次数:

打印
分享到:


天目西路街道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赋能社区,以“零距离”大走访为基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打通社区脉络的“末梢神经”。街道通过深耕“零距离”大走访工作,以“四步工作法”为抓手,“添睦自治金”为保障,真正深入群众,着眼群众的需求,开展社区“微更新、微改造”项目,办好解民忧暖民心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来,从市委到区委都强调为基层减负增能,在为社区减负的同时,也让社区干部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真正回归自己的“主责主业”——更好地开展“零距离”走访工作。而“社区云”“全要素”等大数据平台的优化使用,也进一步为“零距离”走访工作赋能,台账得到数字化提升,民情掌握更显精准化,形成了联系群众数字化、全覆盖走访智慧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让“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落到实处。


坚持党建引领,打好群众工作的强基础

天目西路街道“零距离”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线,明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梳理“零距离”走访工作各条各块,从楼组这个最小单位开始,借力党员“双报到”制度,打牢走访工作的地基:一是责任到块、责任到人,各居委会对社区合理分块,由“块长”负责块区内居民的走访安排;二是每周定量、确保覆盖,完成一年两轮“全覆盖”走访,也做好块区内特殊人群的高频次走访关怀;三是统筹安排、双人上门,原则上由2人进行走访,工作人员可为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可为楼组长、党员骨干等。


坚持数字赋能,提升联系群众的智慧力

近年来,“社区云”“全要素”等数字平台的上线,“零距离”走访天目西路街道在多渠道收集民意后,通过建立规范化问题处理机制、细化“零距离”工作法案件处理流程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一是坚持使用社区云“走访记录功能”,做到基本状况清、人员情况清、需求问题清,对收集到的诉求进行数字台账的运用和分析。二是建立分类分级处理机制,街道层面能够解决的需求,通过内部快速沟通、协调解决;街道层面不能自行解决的诉求,可通过“三会”制度,多部门联席共同推动解决。

“发现在社区、回应在社区、解决在社区、满意在社区”。


坚持规范流程,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能

天目西路街道在多渠道收集民意后,细化“零距离”走访工作制度,大大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能。一是建立按需走访制度,分为“三个大类”+“五个必走”“三大类”具体为:A类家庭线上走访;B类家庭入户走访;C类家庭加大走访力度。在走访实际中,逐步形成独居老人、孤老家庭必走;低保困难、重大病家庭必走;失独家庭必走;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必走;新搬入家庭必走的“五个必走”原则。二是做实“六个一”走访任务,即:亮一个身份:“我是居委会干部、我是块长。”;登一个账号:注册“社区云”并关注居委会公众号;知一家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家庭档案”;做一次宣传:联系群众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问一声需求:了解和记录居民需求;挖一批能人:梳理能人贤士扩大志愿者队伍。


天目西路街道“零距离”工作法重心着眼于社区基层,笃行“四百”工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把民情体系建到群众身边、把贴心服务覆盖千家万户,做好基层减负工作“下半篇文章”,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专业词注释:

返回顶部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
网站地图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