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全市开展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以来,静安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扬“事不过夜、以快制快”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面对艰巨任务出实招、出硬招,用实践经验琢磨出管用好用的疫情防控、核酸快速筛查工作机制和方法,用细心、耐心、热心,展现出速度、温度、厚度,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核酸筛查“七个一”上下同心齐“屏牢”
面对疫情大考,静安区北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防疫一线,总结出“七个一”工作法,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一声集结号,果断抓落实。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上级工作指令后,于第一时间召开指挥部工作会议,快速商定工作步骤和具体分工。同时发出倡议,号召全街道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行动筑堡垒、党员带头打硬仗。
一套应急案,全面总动员。改进和优化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点,第一时间调整充实核酸检测服务点。班子成员分工部署,落实工作人员力量分配、场地布置、物资配备、秩序维护等工作。“爱北站”微信公众号和线下张贴通知告示同步进行,第一时间通知居民。
一个小网格,属地责任实。在居民区以微网格为单元,发动党员骨干、志愿者、楼栋长组建群防群控志愿者队伍,与街道机关干部等组成网格工作队,负责排查、封控、保障等工作,“绑定”开展疫情排查和小区封控等各项工作。
一件工具包,提高战斗力。预先准备好封控居民区的工具包,包括5套防疫服、鞋套、10副手套,15个口罩,以及二维码、告知书等,方便每个组拿起即可直接使用。
一本花名册,人员底数清。在准备开展采样的过程中,为应对线上系统暂时打不开、无法上网登记的可能情况,各点位及时准备居民花名册,提前打印以备不时之需,为顺利推进核酸检测工作进度打下良好基础。
一组微信群,信息及时到。按照居民人数及分布情况,组建分楼层的微信群。街镇建立工作人员微信群,及时沟通信息,点位之间灵活协调,对工作量相对较重的居委调派增加人手,确保整体工作进度顺利推进。
一张流程图,数据都上云。街道准备核酸检测工作流程图,并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把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对年老、孕期、重病等特殊人员因地制宜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居民便捷、快速、安全完成检测。
党旗永飘扬,抗疫“孺子牛”
“争分夺秒”是近期每天的工作常态,江宁路街道党员干部发扬“孺子牛”精神,不舍昼夜、连续作战,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街道还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疫情封控“3+3”工作法 。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压实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责任预案。在居民区党总支领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整小区封闭管理和密接筛查封控三套实战预案,“三驾马车”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居委会摸清每小区、每楼幢详细底数;物业负责小区进出口常态化疫情防控、人员分工和物质储备,核酸采样点选择和设置;业委会负责楼组长动员和志愿者招募,向业主宣传告知和解释等。
封控管理期间街道、派出所和医务人员三方第一时间响应,形成合力。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激活街道和居民区两级相关封控预案,由街道带块领导现场指挥,派出所值班所长和卫生中心负责人3方同时到现场。带块领导指导居民区激活防控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做好张贴公告、核实底数、安抚解释等工作,同时,调配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和应急物质;派出所负责指挥民警和物业保安,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做好安保守护、劝散围观群众等;卫生中心负责核酸采样点位设置、医务人员和设施设备调度等,最快时间开展第一次核酸采样。
牢牢坚守“四个特别”处处可见党员身影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彭浦新村街道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四个特别”精神,开展“三亮三包三送”行动,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践行初心“摸得着”,化身把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有力岗哨,成为社区居民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力量,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三亮”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背贴“静·绣彭程”党员突击队鲜红标签,党员“大白”活跃在社区;发布倡议书,1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主动加入。亮形象,社区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穿红马甲,将党旗、党员志愿服务队旗插在疫情防控一线,让封控小区居民群众倍感信任。亮承诺,党员突击队明确“展现责任担当”“筑牢阵地防线”“争当先锋模范”承诺,全面主动学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知识,当好群众的“宣传员”和“解惑者”。
党员“三包”行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包区域,在核酸检测区、验码区、等候区设立党员责任岗,由党员牵头开展“三段式”服务,做好不同楼栋检测时间衔接,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包楼栋,党员以楼栋为单位,收集摸排楼栋居民信息、健康状况、特殊需求等,提醒群众按时做核酸检测。包重点户,对空巢、独居、残疾人家庭,由党员对口联系每天电话巡访,协助解决生活问题。
党员“三送”行动解决后顾之忧。送物资,主动为封控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外卖等上门配送服务,对不会使用线上平台进行购物的老人提供代买代送服务,解决生活难题。送关爱,主动在业主群内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安抚居民情绪,为隔离群众送上爱心、暖心、贴心的线上生活服务。送健康,封控小区内“简易门诊”正式开诊,由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坐诊,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慢性病常规配药的医疗服务,确保居民慢性病用药不间断。
党建引领“三线并进”筑牢抗疫建管防线
区建管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线并进’”防控体系,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工地抗疫战线:守土尽责。按照市区两级统一部署,区建管中心第一时间向各建筑工地宣贯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对进行“封闭式”管理的在建工地进行“四不两直”防疫检查,并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一周七天不间断排查,确保区内在建工地疫情防控检查全覆盖。
志愿抗疫战线:青春担当。疫情当前,区建管中心3名85后青年积极响应区建管党工委号召,投身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配合防疫工作者积极做好小区管控值班值守、防疫物资搬运发放,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充分彰显了“青春力量”。
网络抗疫战线:无处不在。区建管中心部分党员群众被安排居民隔离,但在家中的他们也丝毫没有松懈,主动承担起“网络抗疫”的工作。通过电脑网络,他们及时传达市区防疫要求到工地,答复有关工地防疫的问询,统计务工人员核酸测试情况,协调购货渠道帮助工地购买防疫物资等,静安建管抗疫的各个角落不曾缺失他们的奋斗身影。
朗读
来源:区委组织部
发稿时间:2022-03-24 16:05
阅读次数:
上海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全市开展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以来,静安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扬“事不过夜、以快制快”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面对艰巨任务出实招、出硬招,用实践经验琢磨出管用好用的疫情防控、核酸快速筛查工作机制和方法,用细心、耐心、热心,展现出速度、温度、厚度,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核酸筛查“七个一”上下同心齐“屏牢”
面对疫情大考,静安区北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防疫一线,总结出“七个一”工作法,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一声集结号,果断抓落实。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上级工作指令后,于第一时间召开指挥部工作会议,快速商定工作步骤和具体分工。同时发出倡议,号召全街道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行动筑堡垒、党员带头打硬仗。
一套应急案,全面总动员。改进和优化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点,第一时间调整充实核酸检测服务点。班子成员分工部署,落实工作人员力量分配、场地布置、物资配备、秩序维护等工作。“爱北站”微信公众号和线下张贴通知告示同步进行,第一时间通知居民。
一个小网格,属地责任实。在居民区以微网格为单元,发动党员骨干、志愿者、楼栋长组建群防群控志愿者队伍,与街道机关干部等组成网格工作队,负责排查、封控、保障等工作,“绑定”开展疫情排查和小区封控等各项工作。
一件工具包,提高战斗力。预先准备好封控居民区的工具包,包括5套防疫服、鞋套、10副手套,15个口罩,以及二维码、告知书等,方便每个组拿起即可直接使用。
一本花名册,人员底数清。在准备开展采样的过程中,为应对线上系统暂时打不开、无法上网登记的可能情况,各点位及时准备居民花名册,提前打印以备不时之需,为顺利推进核酸检测工作进度打下良好基础。
一组微信群,信息及时到。按照居民人数及分布情况,组建分楼层的微信群。街镇建立工作人员微信群,及时沟通信息,点位之间灵活协调,对工作量相对较重的居委调派增加人手,确保整体工作进度顺利推进。
一张流程图,数据都上云。街道准备核酸检测工作流程图,并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把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对年老、孕期、重病等特殊人员因地制宜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居民便捷、快速、安全完成检测。
党旗永飘扬,抗疫“孺子牛”
“争分夺秒”是近期每天的工作常态,江宁路街道党员干部发扬“孺子牛”精神,不舍昼夜、连续作战,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街道还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疫情封控“3+3”工作法 。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压实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责任预案。在居民区党总支领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整小区封闭管理和密接筛查封控三套实战预案,“三驾马车”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居委会摸清每小区、每楼幢详细底数;物业负责小区进出口常态化疫情防控、人员分工和物质储备,核酸采样点选择和设置;业委会负责楼组长动员和志愿者招募,向业主宣传告知和解释等。
封控管理期间街道、派出所和医务人员三方第一时间响应,形成合力。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激活街道和居民区两级相关封控预案,由街道带块领导现场指挥,派出所值班所长和卫生中心负责人3方同时到现场。带块领导指导居民区激活防控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做好张贴公告、核实底数、安抚解释等工作,同时,调配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和应急物质;派出所负责指挥民警和物业保安,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做好安保守护、劝散围观群众等;卫生中心负责核酸采样点位设置、医务人员和设施设备调度等,最快时间开展第一次核酸采样。
牢牢坚守“四个特别”处处可见党员身影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彭浦新村街道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四个特别”精神,开展“三亮三包三送”行动,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践行初心“摸得着”,化身把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有力岗哨,成为社区居民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力量,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三亮”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背贴“静·绣彭程”党员突击队鲜红标签,党员“大白”活跃在社区;发布倡议书,1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主动加入。亮形象,社区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穿红马甲,将党旗、党员志愿服务队旗插在疫情防控一线,让封控小区居民群众倍感信任。亮承诺,党员突击队明确“展现责任担当”“筑牢阵地防线”“争当先锋模范”承诺,全面主动学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知识,当好群众的“宣传员”和“解惑者”。
党员“三包”行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包区域,在核酸检测区、验码区、等候区设立党员责任岗,由党员牵头开展“三段式”服务,做好不同楼栋检测时间衔接,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包楼栋,党员以楼栋为单位,收集摸排楼栋居民信息、健康状况、特殊需求等,提醒群众按时做核酸检测。包重点户,对空巢、独居、残疾人家庭,由党员对口联系每天电话巡访,协助解决生活问题。
党员“三送”行动解决后顾之忧。送物资,主动为封控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外卖等上门配送服务,对不会使用线上平台进行购物的老人提供代买代送服务,解决生活难题。送关爱,主动在业主群内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安抚居民情绪,为隔离群众送上爱心、暖心、贴心的线上生活服务。送健康,封控小区内“简易门诊”正式开诊,由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坐诊,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慢性病常规配药的医疗服务,确保居民慢性病用药不间断。
党建引领“三线并进”筑牢抗疫建管防线
区建管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三线并进’”防控体系,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工地抗疫战线:守土尽责。按照市区两级统一部署,区建管中心第一时间向各建筑工地宣贯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对进行“封闭式”管理的在建工地进行“四不两直”防疫检查,并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一周七天不间断排查,确保区内在建工地疫情防控检查全覆盖。
志愿抗疫战线:青春担当。疫情当前,区建管中心3名85后青年积极响应区建管党工委号召,投身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配合防疫工作者积极做好小区管控值班值守、防疫物资搬运发放,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充分彰显了“青春力量”。
网络抗疫战线:无处不在。区建管中心部分党员群众被安排居民隔离,但在家中的他们也丝毫没有松懈,主动承担起“网络抗疫”的工作。通过电脑网络,他们及时传达市区防疫要求到工地,答复有关工地防疫的问询,统计务工人员核酸测试情况,协调购货渠道帮助工地购买防疫物资等,静安建管抗疫的各个角落不曾缺失他们的奋斗身影。
返回顶部
浏览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30)
办公地点:常德路370号联系电话:62472188
网站标识码:3101060005沪ICP备05004121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