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零距离】书记手记 ‖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从2005年开始,我们已经在社区中开展为老助餐工作。今年大调研时,我来到了一些社区供餐点,听到了不少老人的心声和呼声。有的老人说,这一顿饭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中午解决以后,再带一点,晚饭只要热一热就解决了。但也有老人说,刚开始有一顿饭吃吃感觉蛮好,可是一个礼拜、一个月天天吃,吃来吃去就这么几个菜,口味好像有点单调。也有供餐单位来跟我们反映,为老人供餐的价格比较低廉,许多老人已经形成思维定势,“这个不能涨的”,“菜要好一点,但是价格最好不要动”......看来,解决好老人的“一顿饭”不简单!
目前,我区已建成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64家。今年1-8月已为2.2万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8月份月供数量30万客,占全市当月助餐供应量的12.5%。中心厨房的建设、社区单位的助力、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的拓展、餐饮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多元化供给,为社区老人提供了“就近便捷、新鲜热炒”的服务。同时,一些街道以老人需求为导向,推出为老人量身定制的健康营养套餐、方便老人按需取用的自助餐以及365天全年无休的助餐服务深得老人的欢喜。虽然我区为老助餐服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但对接区内老年人的客观需求和更高标准、更好服务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进一步改进之处。比如——
根据调研情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挖掘资源扩大服务供给,个性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入手,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助老餐,实现更多老年人从“有的吃”到“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方便”。
针对老人日益增长的助餐服务需求,通过增点、扩厨、设桌、提量等方法,挖掘整合各方资源,织密助餐网络,不断加大助餐服务的供给量。探索白领餐厅为老助餐的新模式,尝试专业餐饮企业设置为老助餐桌等新做法,力争到今年底全区月供餐总量达到33万客。同时进一步拓展个性服务,鼓励供餐单位不断改善供餐方式,丰富老年人餐饮选择,持续提升助餐服务水准,让老年人能够满意地吃上助老餐。规范助餐服务标准,听取街道社区、老年人、助餐单位等各方意见,系统分析评判现有供餐的品种结构及顿餐标准,推出符合更广泛老年人愿望的助老餐品种结构要求及顿餐价格标准。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多样、更安全”的社区助餐服务。让静安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