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静安区推动馆校结对,红色资源融入中小学课堂
4月18日,“静安区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联盟”成立,静安百所中小学持续与全区10个重点红色场馆、红色主题展以及1个红色文化街区开展结对共建,形成“十馆一路连百校”的联动工作格局,基本实现全区馆校结对全覆盖。
近来,静安区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去年11月,静安区委宣传部联动多部门共同制订发布了《静安区关于开展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发力,推动构建起常态化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当天成立的工作联盟将负责总体统筹、指导、协调,着力构建政府、学校、红色场馆、社会等各方面、各领域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教联体”,把红色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
静安区还充分运用106处红色资源旧址、遗址,深入发挥红色场馆的专业优势与学校大思政课程的教学优势,积极打造“青少年友好”场馆,探索建立馆校合力育人长效机制。当天,静安区发布上线了“静安红课堂”品牌项目。该项目将探索打造富有静安特色的红色“实景课堂”“行走课堂”,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把青少年带到红色资源旧址遗址及纪念场馆,在历史发生地开展专题教学、参观教学、情感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把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体验等实践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实效。
此外,“静安红课堂”品牌项目将探索推动“红色文化大思政课+跨学科”融合,结合红色资源特色,联合物理、历史、美术等学科开展“红色建筑可阅读”“无线电波小实验”等趣味课程,将红色大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美育、知识教育、社会实践等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