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凯迪克大厦探索楼宇党建新范式:提升组织力 治理新空间
凯迪克大厦,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老牌楼宇,多年来在静安区委、石门二路街道的指导下,在中航国际上海公司的支持助推下探索楼宇党建,从1.0“建组织”到2.0“优服务”,再到3.0“强功能”、4.0“善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现楼宇党建的强大生命力。
凯迪克大厦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凯迪克大厦供图
2005年7月,凯迪克楼宇党支部成立时仅有5名党员。如今的凯迪克大厦党委,共计党员109人。随着4.0“善治理”迭代升级,党建引领下的凯迪克大厦“楼务会”随即诞生。作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楼宇治理组织,“楼务会”负责牵头楼宇治理、密切联系企业、开展协商议事、推进实事项目等工作,承担起大厦治理的“大脑”职责。同时,为了不断给“立体社区”提质增能,中航国际上海公司引入石门二路街道“首席服务团队”,通过多项举措,汇聚民智,以“智慧”促“治理”。
“之前楼内的电梯建于1997年,虽然按时进行维修检查,依然改不了‘年纪大’的事实。”电梯更换成为凯迪克大厦日常事务的“第一位”难题。物业能不能解决?不能,楼宇维修基金还有8%没有到位;业主大会能不能?不能,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认为更换电梯成本过高,不同意。几番商讨下,楼务会接下了这桩“麻烦事”。经过中航国际上海公司联合楼宇党委干部和楼务会工作人员不断地沟通,协调了楼宇几个大业主和物业,经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共商共议,最终通过率100%达成出资更换方案。
电梯更换只是凯迪克楼务会十多年来开展的实事项目中的一项。更多时候,在收到楼内企业反馈的各方面问题时,楼务会都会及时协商研讨,找出解决之策。为保证楼务会的日常运行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成员们在楼内发放了700余份调查问卷,根据反馈情况及楼宇实际,制定了“楼务会”工作职责、运行机制、议事规则等,明确了楼宇包联、议题征集、开放式列席、“四必访”、专项约请等8项制度,形成了全套管理体制机制。
每天下午两点,凯迪克大厦B1层,身着黄色、蓝色外卖服的小哥们正在排队打饭,这里“9.9元吃饱”“12.9元吃好”两种套餐成了他们交口称赞的爱心午餐。由于大厦租赁布局调整,原先在四楼的白领餐厅停业,大家纷纷向楼务会反映非常不方便。多方需求下,中航国际上海公司联合凯迪克大厦党委干部和楼务会工作人员,依托党建引领下的楼务会平台,重新开启白领餐厅。同时经过摸排,也发现许多新就业群体存在着“吃饭难”“吃饭贵”“吃饭晚”等问题,“新就业群体暖心食堂”也由此推出。考虑到“小哥们”的工作特殊性,特别延长了服务时间,并配置专属恒温保温柜,确保第一时间吃上干净又热乎的饭菜。
凯迪克大厦内景。凯迪克大厦供图
多年来,凯迪克大厦始终处于“满租”状态。有的企业想要搬走,员工一致不同意,理由是这里真的很“生活”:楼下有“暖心食堂”、理发店、洗衣房,5楼有上海首家“妈咪小屋”,一旁还有“空中运动场”……超40个服务项目成为凯迪克楼宇党群服务站的服务延伸,化身为大厦强大吸引力,成为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如今,凯迪克大厦楼宇党建工作覆盖宽度在扩展,创新探索的高度也在“节节攀升”。据介绍,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凯迪克大厦一楼被设为南京西路第一街区沿街商铺党群阵地,将楼宇党建方法论运用拓展至商圈和街区,探索试点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商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