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人谈话记录”中的五卅运动 ——“五卅百年”讲堂火热进行中
今年是五卅运动一百周年,由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室、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市静安区图书馆联合承办的“五卅百年”讲堂第三讲日前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专门史2020级博士研究生陆轶隽主讲,其长期致力于1920年代的上海工人运动史等方向的研究。
1950年代,为收集五卅运动、三次武装起义等1920年代上海重大工运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史料,上海总工会下属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曾向100多位亲身经历前述事件的老年工人开展口述访谈、集中座谈等,整理后的文字稿即为“老工人谈话记录”,至今仍保存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该史料至今存世120篇,保留了大量1920年代工人日常生活及参与抗争等片段,描述鲜活、内容生动,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本讲座向参加者介绍五卅运动亲历者的回忆片段,包含对若干重大事件,如顾正红之死、小沙渡的追悼大会及5月30日南京路惨案的口述材料,以沉浸式的叙述引领参加者感受“五卅”之风起云涌,在既有文献史料之外,从亲历者角度再现历史事件发生场景。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们纷纷表示,以前从书本上了解五卅运动,更多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罗列,而这次通过聆听亲历者的回忆片段,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据悉,“五卅百年”讲堂将持续至6月,每月一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讲堂将继续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解读五卅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