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肚子咕咕叫怎么办?安排“校园下午茶”!打造上海地铁“红领巾车站”,沪语学习总动员,加强体态训练让“脊梁”挺直……少先队员们喊出自己的心声。5月26日,少先队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召开,来自全市初中、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和成人代表1600余人相聚于此,共议全市少先队员心声、共商上海少先队发展。
首设代表通道
少代会提案工作是少代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会前,市少工委累计收到1690余份代表提案,附议人数1.6万余人,提案点赞总数超过10万。为发挥少代会“聚童意、集童智、凝童心”作用,引导少先队员积极建言献策,今年少先队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首次开设代表通道。现场,10名队员代表带着各自提案自信地走上代表通道。在学校学习,下午肚子咕咕叫怎么办?长宁区复旦小学的单辰杰带来了关于推行小学生下午能量补给的提案。单辰杰感受到,由于下午的学习任务加重,学校每天的体育锻炼会消耗能量,大多数同学还会参加学校课后辅导和爱心晚托,饥饿感来袭时,只能喝水充饥。“通过调查发现,近70%的学生都曾有过下午肚子咕咕叫的经历,很容易造成无心学习。” 对此,单辰杰提出安排“校园下午茶”,“可以在全市中小学实施下午能量补给行动,学校统一提供符合营养标准和卫生标准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饼干、牛奶、酸奶等,可适当增加餐费,让下午肚子不再咕咕叫,大家都可以专心学习。” 前阵子,电视剧《繁花》热播,掀起了学上海话的热潮,但是少先队员们发现,身边的小伙伴大多听得懂却说不来上海话,会说上海方言的孩子越来越少。《少年日报》少代表、小记者陈奕婷所在的中队进行了“上海小囡说上海话情况”调查后发现此类现象。陈奕婷走上代表通道,用沪语介绍了这份提案报告。报告中提了两个建议:首先,要在学校、社会、家庭中营造更多学习、使用沪语的环境。特别是在学校,可以开展沪语教学,成立沪语社团、沪剧社等,让更多的青少年听懂、会讲沪语。学了就要用,还可以多多开展沪语演讲、沪语竞赛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多开口讲沪语。其次,希望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推出适合青少年、吸引青少年的沪语文艺作品,如沪语剧目、沪语电影电视剧、沪语动画片、沪语文学作品等。同时,倡议广大上海青少年加强海派文化传承意识,将沪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积极参与各类沪语传承及海派文化活动。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的朱逸宸把目光聚焦在宣传国货品牌文化。他提出,老字号国货品牌企业可以设置“儿童开放日”,面向少年儿童推出实地参观、学习交流、试用体验等活动,增进少年儿童对国产品牌的了解和认同。上海世外小学的邹近悦将聚焦点投向了公园。上海有832座公园,其中城市公园477座,但儿童主题公园数量非常少。上海已经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直辖市。“那能否让公园对儿童也友好一些呢?”她提出,可以在新建的城市公园、郊区公园中适当建设少年儿童主题专类公园,在现有公园中设置儿童活动区域,加入玩水、玩沙、轮滑、滑板等场所,也可以融入绿化科普、自然教育和互动体验等。
打造上海地铁“红领巾车站”、开展红领巾“迷你马拉松”……代表通道上分享的其他提案也体现了红领巾小主人的思考与担当。统计显示,此次少代会提案涉及4大主题19类,其中“少年儿童成长发展”提案975份,占比57.5%;“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提案202份,占比11.9%;亲子关系117条,占比6.9%;“社会治理和城市发展”提案400份,占比23.6%。市、区少工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对部分重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积极解决,并及时向代表反馈。据悉,从2024年2月起,全市各初中、小学按照“一校一代表”原则,民主选举产生队员代表。预备会上,全体代表听取了市第九次少代会筹备工作报告,通过了第九届市少工委主任、副主任、委员、顾问建议名单,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市红领巾理事会理事,通过了《少先队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办法》。今年是党领导下的上海少儿运动100周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也是上海建立少代会制度40周年。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希望全体代表珍惜荣誉、积极履职,完成预备会议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少先队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正式会议的召开。赵国强也希望新一代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争做传承红色基因的红孩子、实践科技创新的好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棒孩子。会前,市少工委上线“相约少代会”H5界面,每位代表通过电子平台,关注大会进程,参与理事选举、提案点赞、活动风采、看云队课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本文系上海升学综合采写,图片来源上海市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