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出镜】“乐器医生”看诊26年,用技术赋予乐器生命
人生病了需要看医生,乐器也一样。在曹家渡,就有一位专治乐器的“疑难杂症”的“医生”。来自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管弦打专家级技师王建春,以其高超的专业技术,赋予乐器生命。近期,他被评选为2024年“静安工匠”。
王建春近照
王建春一毕业便进入雅马哈的杭州萧山工厂工作,参与制造钢琴的工作。由于勤奋好学、踏实肯干,1999年,王建春成为中国第一批被选派前往日本总部进行管乐生产制造培训的技师。
王建春和他的老师们
2004年,因上海总公司缺乏技术人员,王建春从杭州萧山工厂调到上海的客户服务部,从事售后技术工作。期间,他曾多次被派到日本学习维修技术,并在2010年取得日本雅马哈技师级证书,2015年成功获得高级证书。
取得日本雅马哈技师级证书
作为一名“乐器医生”,乐器吹不出声音、部件损坏、磕碰变形了都要找王建春“看诊”。其中,王建春最熟悉的“病人”还是萨克斯,因此被同事们戏称为“萨王”。这是一个“冷门”的职业,王建春坦言:“管乐的结构相对复杂,往往很难一眼发现乐器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寻找,根据多年的经验做出判断。”
工作中的王建春
2014年,日本国宝级古典萨克斯大师须川展也来到中国开巡回音乐会,为音乐家的乐器保驾护航就成了王建春的工作。有一次距离演出开场仅30分钟的时候,须川展也萨克斯的针弹簧在高强度的使用过程中突然断了。对于大师级别的演奏家来说,自己熟悉、顺手的乐器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同型号的乐器,每一颗螺丝、弹簧的使用程度不同,用起来的手感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临时更换乐器对于这样的演出来说是不可行的。
王建春生活照
在这个紧急关头,王建春凭借自己多年来维修管乐的经验,迅速找出了问题所在。手边没有替换材料,王建春便使用一根皮筋暂时代替弹簧,巧妙地让萨克斯重新开始工作,演出得以顺利进行。待演出结束后,王建春又马不停蹄地带着萨克斯提前回到上海,完成维修,保证了后续音乐会的顺利开展。
每年音协的等级考试现场,王建春总能见到许多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孩子,这是他们辛苦学习结出硕果的关键时刻。有一次,王建春在考级现场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一个小男孩突然发现自己的乐器有几个音吹不出声了,考试在即,男孩急得满眼泪花。王建春一边安抚小男孩的情绪,一边开始了乐器的检查。很快,便顺利找到了问题点,将乐器修理完后交给了小男孩。
在音协的等级考试现场工作的王建春
“考试完后他开心地跑来告诉我通过了,并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在继续学习乐器,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但那天带给我的感动会一直记在心里。”
为大师的演出救过急,也助力过小朋友实现音乐梦。通过自己的所学去帮助每一个热爱管乐器的人。是王建春的梦想。但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之间,王建春选择了后者。
王建春参与公益培训
学成回国后,王建春便开始参与技术培训工作。为方便技术人员学习、更快掌握技术,他主导编写了《管乐器技术研修手册》。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精炼、修改,研修手册2.0版本也已投入使用。
王建春主导编写的《管乐器技术研修手册》
近几年,王建春开始为全国的管乐教师团队分享乐团在排练前后乐器的保养知识和定期保养的注意事项,再由老师们把知识传授给乐团成员,让更多人掌握乐器护理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学习和授课中,传承工匠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供稿单位:静安区曹家渡街道)